专注与心流

专注,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它是提升效率的唯一办法。许多时候人无法做到专注,大部分原因是人的惰性所致。玩乐一直是人类本性的追求,即时的快乐是最好的体验,所谓拿到手的才是真正的获得。

工作与学习的快乐总是让人觉得遥远,因为辛苦的付出不能立刻获得回报。游戏能让人上瘾也是这个道理:迅速获取快乐。比起眼前的东西,预期总是漂浮不定的,那么抓取眼前就是成了最明智的选择,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人类本性的两点促使我们选择玩乐:一:人类喜欢即时的回报,二:人类喜欢确定性。

许多人都想获得专注,不断地看着各种文章期望获得改变。其实那并没有太大用处,看过算过是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为什么呢?人的改变有外因与内因的综合结果,如果非要说重要性,那就是内因比较重要。一个人获得了内因,那么克服外因的动力会大很多,但如果只有外因促进,他很快就会投降,内因不足无法支撑他走完整个过程。所以内因更重要。

换个说法,所谓的内因就是一个目标和意志力的叠加。一个有意志力的人,会盯着这个目标挺进;而没有意志力的人即便有目标也容易放弃。可这也并不是说有意志力就可以了,目标是一个导航,为了这个目标,意志力会发挥巨大的能力,而没有目标的,意志力充其量是白花力气,还很快就泄气,有什么用?

所以获得专注的唯一途径是制定一个目标并做一个有意志力的人。我们在看待“有意志”这件事上,往往认为它是一件非常违背人性的事情,很多时候都要逼自己去做。这是有偏颇的。

世间万物讲求平衡循环,意志力同样如此。消耗了就需要补充回来,世界上没有永动机,意志力自然也不会平白就出现。掌握意志力的平衡循环才能持续它的作用。可惜绝大部分人在这上面吃了亏,一旦用起意志力就一味强用,直到精疲力尽,最后发现全线奔溃,再也不想动弹,什么目标,统统靠边站吧。

培养意志力是一件持续积累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从一个小目标开始往大目标靠近。比如你想一年中多读几本书,可实际上看了几页就不想看了。这时候怎么办?如果是学习工作已经让大脑过负荷了,那么现在需要的是休息。如果只是想去刷个游戏什么的,那么给自己一个目标:先看十分钟。

如果十分钟后你还想继续看下去,那么就再看十五分钟。等时间一到,你就会发现已经看了二十五分钟的书了。慢慢可以增加看书的次数,直到固定每天去看书X分钟,固定时刻固定次数,一旦形成习惯,你意志力的花费会减少。

如果十分钟后不想看呢?那么可以去刷个游戏,但是给自己一个界限规则:刷多久?奖惩如何?设定奖惩机制,是什么情景都可以应用的,比如完成看书目标就可以奖励自己一点东西。如果你问我游戏不断刷,最后不想看书了,怎么办?那么摸着你的良心问一下:你当初为什么想看书?

归根结底,一件事能不能做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个选择在内心中,而人往往喜欢蒙蔽自己。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就是不行;唉,我没办法呀;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就是懒……总之,他们还没做就给自己打退堂鼓,给了自己一个不做的理由,挺心安理得的。这有问题吗?没问题,他们的思维模式大部分停留在固定型思维上,认为一切都是确定的,无法打破的。所以建议他们首先阅读的书一定是这本《终身成长》,然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

当然如果对以上建议不感冒,那么可以停止阅读了,或者其实一开始就没有阅读的必要,也没所谓。自己的人生自己管,别人没资格多说一句。毕竟别人的人生只和他自己有关系,和作者我没关系,和其他读者也没关系。

心流体验是一种专注时自然而然的高峰体验。在这个时刻,一切都是和谐美好的。时间的流逝不易被察觉,恍然回顾时才惊觉做一件事情做了这么久。专注的回报就是心流体验,更进一步说工作学习的即时回报就是心流体验,而最终的成果——无论是项目成功或是考试合格——是原本刻苦努力所期望的回报。某种意义上,心流体验是额外奖励,所谓特别奖励。

你看,工作学习其实是另一种游戏,长程的游戏,有奖励有成果,这么想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玖阁之中,有九格,一格之中,有一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