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关于学习的书,爱了爱了

全文1166字,阅读约需2分钟;

“中国大学生读书特点是上课随便听、考前疯狂记、半年忘光光。”这是秋叶大叔在给《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作序的一段话。

讲学习的书,除了之前的那一本《考试脑科学》让人眼前一亮之外,这本《如何高效学习》又引起了我的兴趣。

它的作者斯科特·杨是一位学习达人,他在大学的专业是商业学,业余时间自学编程,参加各种演讲,开设自己的博客,写了几本颇有影响力的电子书,之后,他完成了10天拿下线性代数,一年自学完成4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33门课程的壮举。

斯科特·杨将他的学习诀窍全部写在这本书中,书中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整体性学习。

整体性学习的方法就是要从多方面来看待知识,这想必大家早有耳闻,不过这本书将这个核心写得更加深入,并不像网上流传的那样简单化。

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这个领域努力只是想达到一个最终目标——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也是任何一种学习方法的使命。

中国式教育更强调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很难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学会整体性学习,掌握系统的思考模式,你就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

译者说:“要想走得更远,你就需要从学科内部跳出来,站在外面看学科。”这个道理自古以来我们就明白了,那就是比喻,它不仅仅是文学领域的修辞手法,还是一种“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的思考方式,是帮助我们理解的工具。

类比思维在整个科学界都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许多牛人都将其奉为圭臬,开普勒说:“我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

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瓦赫罗夫说:“类比像闪电一样,可以照亮学生所学学科的黑暗角落。”

斯科特·杨不仅是比喻和类比的高手,而且善于吸收其他各种学习方法的可取之处,他创造性地将信息分为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译者说:“读完这本书,学习者应该由学习战术家转变为学习战略家。”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学会把知识联系起来,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观点,这样你能记得更多,学得更好。
学习需要方法,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处理、有机地整合知识、充分地运用所学,已经成为学习的关键。

本书从“整体性学习”的策略着手,配合读者逐步练就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仅讲到了各种学习工具——“术”,也讲明白了“术”背后的“道”。

这本书不会只讲理论吧?并不是,整体性的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实操性,可以有效避免学习中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如果你只用一种方式了解某样事物,你就不会真正了解它。了解事物真正含义的秘密取决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其他事物相联系。”

搭建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的能力,是我们未来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联想,从各个角度看问题,这才是整体性学习的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