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人物:导演姜文

一个导演,无论他如何标榜自己,

其实就干了一件事:

他就是拍了一部他自己想看的电影。

——姜文

虽然姜文导演新片《邪不压正》让我非常失望,但还是想写写他——他值得写,像远去的旧爱,惋惜和遗憾中,絮絮念叨他曾经的荣耀,带给你的快乐,对你的好。

本文仅从九型人格的角度探讨,当然也会被我的思绪干扰,如果不及平常的文字理性,请见谅——写姜文,很难理性。

第一次接触九型人格的朋友先了解一下:

8号人格属于本能组里的过度表现,一生都需要学习跟本能欲望——体内的洪荒之力如何和谐相处,基本欲望是控制,基本恐惧是失控。翼型分别是7号享乐者和9号和平者,健康状态走向2号付出爱人者,压力状态呈现5号理智者/观察者人格特征。

姜文迄今为止的人生,基本呈现翼型偏7号的8号人格特征。

青少年时期的姜文,更多是在活自己的翼型7号:享乐者(调皮鬼),军人父亲和音乐教师母亲分别在他的性格中植入了力量、挑战、粗旷的男性荷尔蒙气息和优美、细腻、深沉完整的艺术素养,而严格的家教往往培养出两种孩子:逆来顺受的乖乖宝(窝囊废)和天生反骨的离经叛道者,姜文属于后者,因为才华横溢,倍受大众喜欢而越来越任性。

1963年,姜文出生在河北唐山的姥姥家,父亲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军人,母亲是名小学音乐教师。母亲的家教甚严,小时候,姜文一不听话,她母亲就向他瞪眼:

我要有枪就把你崩喽!

母亲的影响太大了,后来姜文无论是作为演员出演《寻枪》,还是作为导演创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直至最近上映的新作《邪不压正》,几乎都有枪。

枪,在这里代表了姜文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在他自己创作出来的理想世界里,有枪,有侠义,有江湖,有数不清的冲突,随时展示力量,各种阴谋和阳谋,那里的人们一言不合就开枪射击,但无论是哪一部作品,无论是请人出演或自己亲自上场扮演少年人、土匪、隐形上级等等各种不同的角色,那个掌控一切制定所有规则高高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始终不变,都必须是姜文自己。

在他的电影世界里,他是唯一的王,没人可以挑战和颠覆他——即使他已渐露老态。8号一般都死撑,撑得很辛苦。

写姜文,常常会想起美国作家——海明威,那个只肯写出冰山之上八分之一,最后用枪崩了自己的家伙。

“我为观众提供的绝不是白开水,

我要造酒,然后

与大家在影院同醉。”

——姜文

1、

8号过度表现的本能,具体在生活中就是野心勃勃,喜欢冲突,如果没有冲突就制造冲突,在冲突中展示力量,享受掌控一切的感觉。

所以藐视规则和权威的嘲弄寻衅、掐架复仇、锄奸、杀富济贫、主持公道等等这些快意恩仇的主题往往为8号人格的姜文所喜欢反复使用,永不厌倦。

跟基本欲望掌控如影随形的是8号的勃勃野心。8号不大可能做学霸,他们野心勃勃又缺乏耐心,长时间伏案或安静地做一件事情不太适合欲望满满的他们。当然,野心还是因为希望掌控。

关键词:野心  冲突  力量  掌控

高考,姜文落榜。他对母亲说:

“妈,我想考中戏。”

姜文是个好演员。

从第一部作品开始,他就被大导演谢晋看上,跟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刘晓庆合作,这时他充分活出了7号享乐者多才多艺的特质,以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资质几近完美地演出了一个中年知识分子的喜怒哀乐,毫不逊色于当时已经演技成熟的女演员,既充分证明了导演谢晋选演员的一流眼光和调教演员的本事,也让所有人瞩目这个年轻男孩子的优异禀赋——天生是吃电影这碗饭的。

但做一个好演员,从来就不是8号姜文的终极梦想,因为那不足以施展他的掌控一切的欲望,这种欲望只有做导演才能满足,甚至做导演还不够,姜文从第一部导演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就开始编剧,后来一直延续了这种创作风格,直到新片《邪不压正》,编剧、导演、主演、剪辑一手抓,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牢牢控制之下,他终于让自己作品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独属于姜文的气味:浓墨重彩的叙事,干脆利落的台词风格,处处抖落的小聪明小机灵幽默,不按牌理出牌的逆向思维......

这一切,在他愿意沉下心来耐心打磨作品的时候,常常带给我们惊喜,魂飞魄散,而当他只是一昧插入和堆砌各种史实素材表现他尚未完成的思考和碎片化浅尝辄止的诘问时,就让人莫名其妙和失望了。

8号人物自己藐视权威和规则,却丝毫听不得批评和不同意见——不要试图批评8号,尤其是在公开场合,除非他发出邀请,你也需要谨慎表达:真诚但要节制。8号痛恨虚伪,讨厌啰嗦和铺垫,8号大多是视觉型的。

所以姜文在新片《邪不压正》中史无前例地创作了一个低级搞笑的三流影评人形象——没看过电影就只会写5个字影评的潘公公,还是个不完整的人,算是真实表达了8号人物对于批评的态度——在8号人物看来,批评等于冒犯和挑战虽然8号自己常干这种事情,但他们绝对不允许别人对他们干这种事情。

我猜他在写到这种角色,尤其是最后让这个角色被两枪刺杀身亡的时候,内心一定充满了快感。这里的表现形式是7号的搞怪调皮,内核却是8号的不容冒犯。

周韵说姜文“从来不会为了演电影考虑体重减肥——太爱喝酒了”,他每次亲自出演也许有成本考虑,但这应该是很小的因素,而更大的原因是他喜欢自己亲自出场感受那真正充满了冲突的世界——那个跟现实世界迥然不同的世界,大多数8号会对充满规则和现代文明的世界不太满意或适应不良。

许多8号小时候都有打架经历,成年以后他们只能换一个战场,要么在各种体育或网络游戏中享受血腥厮杀战胜对方登上掌控一切的宝座,要么在商场上不惜一切代价围剿绝杀竞争对手,毫不手软,从不留情。

我认识的一个8号朋友,年轻做上老总,西装领带人模狗样,但他的大吉普车后备箱里随时有板砖,跟人一言不合就去开后备箱拿砖头,他的助理经常去派出所捞他。十几年前他也就三十出头吧,如今早已断了联系,不知道咋样了。

2、

必须要提到翼型偏7号的8号人物姜文的音乐才华。

关键词:多才多艺  自由搞怪

7号被称为多面手,无论玩什么都能玩成骨灰级,姜文每部作品的配乐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有不少人仅仅因为他为电影配乐的品味而愿意给他的作品打高分。

姜文本人在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扮演的大提琴手能被他演绎得深入人心,除了演技,他本人深厚的音乐素养也为他出演这个音乐人的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股子艺术家的腔调绝对不是仅靠留长头发和忧郁眼神就能混过去的,扮演音乐人,他真的有音乐护体。

张麻子:这是穆扎的曲子。他们叫穆扎,我们这里叫莫扎特。

老六:你还能听出是穆扎来?

张麻子:也分时候。

老六:什么时候?

张麻子:唱片上写着他名字的时候。

——《让子弹飞》

自然,还有7号的无拘无束和热爱自由——喜欢自己掌控人生当老大的8号同样也不喜欢被人管束。

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

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

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袭浓烈的红色披风宛如巨大的翅膀,

在屋顶光着身子奔跑的李天然,

让8号人物姜文回到男孩时光,

做回天神,

屋顶是他为自己造的梦,

是他的人间天上,

是他的高居云端的宫殿,

是他无忧无虑的游乐场,

也是他自由自在的伊甸园。

朱潜龙:

你为什么要把根本桑的印,盖在我老婆的屁股上!

——《邪不压正》

全片最佳笑点,莫过于被盖在了许晴屁股上的戳——对于廖凡饰演的朱潜龙来说,盖在媳妇的屁股上,就如同盖在自己的脸上。

撕下体面人的面子,这是7号总是能匪夷所思的调皮捣蛋,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这么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捣蛋鬼吧,姜文,就是那个长大了的捣蛋鬼,这份调皮完整用在他电影语言的幽默中。

“电影的功能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要看电影啊?因为中国人生活在这个正在发展中的社会里,常常都要被格式化。但人的心灵是不应该被格式化的。看电影应该是对人的心灵的缅怀。我觉得被格式化的现代人,都需要找到内心奔涌的东西。”

——姜文

3、

本能组的8号要做生命强者,保护欲望强烈,健康状态下呈现出2号付出爱人者的特质,往往恩怨分明,仗义疏财,对于自己人非常保护,尤其是自己的女人。

姜文困难时,刘晓庆帮过他,刘晓庆税案坐牢,姜文联系北京四位著名律师,翻阅了所有和刘晓庆偷税相关的文件,2003年新年前夕,姜文托律师给刘晓庆捎去一条丝巾,上面绣着翱翔的苍鹰:你一定会回归自由的天空。

努力了一年多,终于把刘晓庆取保候审。

2003年8月,刘晓庆戴着姜文送给她的那条丝巾,走出监狱门,第一个见到的人,是姜文。

后来刘晓庆去横店,从女皇降为群众演员,一天五十元,姜文每个月都会给刘晓庆打电话,帮刘晓庆找导演,希望刘晓庆能够早日还完债务,重出江湖。

对刘晓庆,有情有义。

但刘晓庆也是8号人格,两个8号在一起都要掌控,导致冲突太多,很难平衡,这点以后有机会再写。

姜文法国前妻桑德琳的研究文集没地方出版,姜文私下联系出版社,还把钱付了。

4、

压力下的8号呈现思维组5号观察者特质,理智冷漠疏离,深度思考,关注真相。

姜文除了野心,也是个爱琢磨的人,姜氏电影里有许多历史和人生的隐喻,通过人物火花四射的台词随时迸溅,惹人发笑又发人深省,他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冷静地解剖人性,思考国民性,尤其是在《鬼子来了》中,他想好好地思考我们怎么就被鬼子给侵略了给欺负了,对于这段历史,他想认真地反思我们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然后私自送出去参展,才华横溢的作品自然是获奖,却因这种目无组织纪律的行为国内被禁5年,影片迄今不能公映,他自己5年不能执导电影,只好去做演员,被压制被管束,这对8号姜文是很大的挫折。

“一言以蔽之,我拍的就是寻找真相的电影,不断在寻找什么是真相。当然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设一些骗局,如果大家戳穿骗局的能力越来越强,不但在电影里能找到真相,在现实中我们也能找到真相。人的这种怨,贪、嗔、痴是吧。尤其是怨,是人们去寻找真相的阻碍。一怨,就容易在原地晃或者往回走,或者横向乱倒,这样的话我觉得就是在浪费生命。”

——姜文

5、

复出后的姜文仿佛失去了创作的野心,活向另外一个翼型9号和平者,随波逐流,对规则和市场妥协。这些妥协在他近年来拍摄的商业大片里处处可见。他放弃了自己的强项和优势,不再是那个霸气外露却又元气淋漓的健康8号,他活得越来越小,失控的作品中弥漫着碎片化的机灵、失去合理存在的各种情节支线,毫无节制的滥用场景,生怕观众不明白的脑残话唠台词,随意尴尬的爱情发展......

“我们所接触到的好的艺术家,都是在讲自己。也许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但我能感受到这话是不是他想说的,那是不是他心里的东西。你不尊重这个,根本就什么也没有。”

——姜文

姜文的这种迷失,除了人格因素,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活着》后张艺谋的迷茫,是《荆轲刺秦王》后陈凯歌的迷茫,《蓝风筝》后田壮壮的迷茫......

总结一下,8号人格野心勃勃,直接、不喜欢废话和啰嗦,自我中心,掌控一切,要做生命强者,关注公平,真相,保护自己的人,藐视一切规则和权威,难以接受批评和建议。

姜文说:“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的基础上的。”

好吧,只要姜文导演的电影上映,我还是会买票去看——像看着爱人如何一点点老去,带着心痛。

2018年7月17日三山于上海

参考文章:

《从〈邪不压正〉谈起:看音乐世界中的“姜湖”》《喝醉了,我谁都不服,就服姜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