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志如心痛
王阳明《传习录》中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十几年前,看了那部电影《走出非洲》,又偶然认识了几个做志愿者的朋友,遂蠢蠢欲动想去非洲做国际志愿者,跑去云南一家NGO机构了解,我在办公室等着机构负责人接见,旁边有人在敲电脑,无聊的我便搭讪,没想到俩人都喜欢纪录片,聊到南极,帝企鹅,正谈得欢畅,此人忽看手表,正色道:“我们刚才聊天已有5分钟,我今天的闲谈时间已到,该工作了。”说完便“整顿衣裳起敛容”转身回到电脑前继续干活,完全不理原地愕然呆掉的我。
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果然江湖传言不虚,这些名校毕业的学霸放着好工作不干跑来拿400元/月生活费的志愿者都是怪人,但这份特别却让我暗自惭愧,并对她心生好感。
这位朋友的理想是进联合国帮助全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这些年来我看着她在公益事业理想的路上稳步前进,无一刻浪费:从赞比亚帮助黑人朋友打井解决用水问题的志愿者,到挪威的志愿者培训学校校长,又回国进了一家亚洲公益基金,刚为人母的她马不停蹄,人过中年重进课堂,现在加拿大拼命三郎地继续进修相关专业知识,她的朋友圈基本就是两个内容:压力山大地完成教授们布置的海量报告,甜蜜地带刚出生的宝宝各种出行。
一位终南山修行的广灵师父,为求正法远去缅甸,学成归来后一心想要在国内弘法,一个人在废弃的古庙里开荒、授课,渐渐有了全国各地的弟子,后来古庙被拆,师父只好退回山上,各处化缘募捐。
我在法门寺参观时,墙上的资料介绍说:一位僧人为了化缘重修寺庙,竟用铁链穿过身体,以如此苦刑募捐,积数十年之功,终成。
而广灵师父,凭一己之力,她心念的终南山上第一座内观禅院——望仙坪玉佛寺内观禅院终于在去年完工,我真为她高兴,更为她感动和骄傲。她曾在漏水的茅棚里、在清晨的白桦林里跟我反复描绘的佛陀时代的丛林禅修已不再是传说和故事,而是清晰可见,“就在今生,证得涅槃”是她坚定的心志,为此,这些年,她竟无一日虚度,无一刻停止修行。
女人丈夫早逝,五官秀丽高挑苗条的她跟亡夫感情很好,青春守寡,在农村,寡妇门前是非多,从此她心中坚如磐石的心志便是要把儿女抚养成人,还要让人看得起,要争气。在穷苦的岁月里,她一人带大4个孩子,一个儿子当了村长,带了全村劳力出去广州打工,挣钱后回来盖房修路,一个儿子读研究生,如今在政府任职,女儿和儿子都过得不错,这样的女人,在过去大概是要立贞节牌坊的吧?
她终于让全村人都看得起,都敬重,全村人没事都来她家坐坐,给她送吃的,一把青菜啊,几个鸡蛋啊,东西虽小,难得的是心意,她说起这些难免喜悦,而最高兴的事就是村中祠堂新修好,她想着自己的后事可以在祠堂中兴办,便是心愿已足。据说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祠堂中办葬礼的,必须是族中德高望重,品行高洁、家庭兴旺、邻里和睦、怜老惜贫,受到大家一致爱戴才行的啊。
她带我们去新落成的祠堂烧香
她一生勤劳节俭,人穷志不穷,我们当地俗语叫“争饿气”,当然现在早已不穷了,儿孙满堂,她感性、爱哭,待客热情,母亲唤她“秋桂姐”,她家最好认,门口有棵大柏树,经风历雨不减苍劲,我想连这树也有志气,有灵气,知道为主人家争气。
持志如心痛,持志如怀炭,这痛,这烫人的炭,便是一生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最稳固支撑,是“颠沛流离”不改初心的强大动力,反之,喜欢扯闲话,管闲事,中年后便坠了,油腻了,或年老后便放纵了,言而无信了,凡事不再孜孜以求,浮皮潦草,马虎应付,过早放弃自我,大概是少了这如心痛的志?
人世间,上坡路永远是最艰难的。
朋友来访,谈及我的书,我说今年可能还要再出两本,他打趣说我如今著作等身,感慨说你也算有个传世的东西了,我只好笑说畅销书和长销书只需要时间来检验,岂是我们自己可以说得的?其实朋友是大领导秘书出身,以前也是才子一枚,古文功底很好,我笑问他为何不写了?他萧然说,写啥?没内容可写。我默然,我愿意写也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写得好,而是真的喜欢,自小学时就立志要当作家,如今虽未成“家”,也许终此一生也成不了,不过是个喜欢写字的,我只是知道我的路,知道我要往哪里去,知道笔在手,便在天堂。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烦不过一些过分热心无聊喜欢串门说闲话管闲事的人,我曾在日记里写:我真愿意人们都去做他们自己爱做的事,只要他们别来管我做我的事。
人生苦短,当你说闲话,管闲事,觉察一下,你是否不再持志?或者,你有志吗?这个志能支撑你走多少年?
有没有志的人,一开口便知道。
三山于戊戌年二月廿八
雨夜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