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爱丘山”:秋日小院
小院阴凉,宜兰宜竹宜芭蕉。
坐在院子里看书不是个好主意--常常就走神了,秋天可是上海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啊,树叶飘落下来,地上,芭蕉叶和竹枝上,杯子里,离开一会儿,回来时椅子上茶几上就掉了好多长短粗细不同的叶子,甚至还有小树枝小果子,抬头可以从枝桠分割的天空中看到下午1:43分的太阳透过老槐树轻摇的枝叶洒下一点点略刺眼的光来,人类把时间切割到分秒,大自然可不管这些,哪一棵树哪一朵花会去在乎现在是一天中的哪个时辰?地球曾经只有6个时辰,地轴倾斜后开始有四季,从此一天有24个时辰......
点根艾条,空气中有好闻的中药混合柴火的香气,大地深处的香味......抬头看天,看树叶间的天空中流云奔涌,看枝叶风中起舞,看鸟儿来去,我可以看一下午,不觉烦闷。
有时候正看书,一颗果子掉下来碎了一地,啪地一声吓我一大跳,看那一地四散开来或褐黄或暗黑的果瓣,像许多展翅的小虫子瞬间集体阵亡,“惊心动魄”得很呢。
每天有各种小鸟来光顾,小喜鹊小麻雀最多,它们是绝世高手,轻功一流,永远是凌波微步,轻轻落在地上,蹦蹦跳跳,不多停留,倏忽一下又展翅飞走了,也有一下来两只,彼此顾盼有情,唧唧喳喳,最有趣的是它站在墙上,沿着墙头横向跳跃,好像“四只小天鹅”中间溜出来一只,除了没有柴可夫斯基的配乐而已,它跳一跳,停下来扭头看看,自顾飞走,大自然不呱噪,真真是“天地不言”。
以前觉得动物比植物占了便宜,可以到处走,如今倒觉得植物很好,哪里也不去,安安静静定定心心,风雨阴晴,不忧不惧,守住脚下一方尘土,开枝散叶,自有鸟儿风儿来陪伴。
我也喜欢这老房子的墙,年深月久水汽漫漶,都是岁月的包浆,雨水顺流下来直直的灰黑水痕,像一笔中锋,是《笔阵图》卫夫人教王羲之书法的那一竖,“万年枯藤”。
竹子占尽小院风流,晴天看它们在墙上的倒影,雨天看水珠在叶尖滚动,就是一副郑板桥的墨竹,黄昏的时候,夜色如墨一点点加深,于是一面墙都渐渐被竹影染绿,却是潇湘馆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芭蕉是一棵“开花的树”,定期从花蕊中伸出一根细细的筷子出来,就是古人说的“绿蜡”吧(唐.钱珝《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一两天后慢慢打开,宽阔舒展,开成一瓣硕大的“绿色的花”摇曳生姿,下雨天,它是这小院中的“花魁”。
刚过了中秋,夜里一地清辉如水清莹,一轮圆月明晃晃照得坦荡,何处无月,何年无夜,人生如寄,只少闲人如我,“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月色中站一会儿,舍不得进屋,深呼吸,听晚风摇动树枝,树叶轻碰树叶,簌簌作响,一切都笼在月华如水中,它们默契地静悄悄完成一首诗,这样的月亮真是可以“晒”的,此时会明白为何古人爱吟诗抚琴了,尤其月夜,“花叶分列,林竹翳如”,“料得年年断魂处,明月夜,短松岗,无处话凄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简直是现成的句子......
终南山太远,隐居是个悠长的梦,拥有一颗隐士的心比较容易吧。
附: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丙申年九月二十日三山于上海
-完-
用等待一朵花开的缓慢耐心管理财富。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