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教父王中军》 (胡志刚)

华谊兄弟&王中军

●感慨●

我一直认为,华谊兄弟是一家堪称伟大的中国影视企业。这个公司与中国的影视行业共同成长,可以说,这个行业能够发展到如今这个规模,华谊兄弟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功不可没。

虽然这家公司流传出很多让人难辨真假的故事和传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的威信。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很多优秀的影片和电视剧也确实出自这里。华谊兄弟的商业片很现实,艺术片同样大胆,我觉得这才是一家影视行业应该有的样子。该赚钱时赚钱,认赔时也有自己的心理准备,这样很好。

如今,华谊兄弟经营遭遇重挫,但是我相信这家公司值得大家继续期待。

●摘抄●

  1. 自从“华谊兄弟”成功登录创业板,这家依靠影视明星成功的企业也随即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明星——上市首日147%的涨幅让“华谊兄弟”赚足了眼球。其实,红得发紫的“华谊兄弟”并非影视业的“上市第一股”,早在2008年,橙天娱乐已经通过资本运作在香港借壳上市。同时,中影集团长达五年悬而未决的上市计划也有了新进展,其CFO姜涛表示,股份公司有望在2010年年中在A股上市。除此之外,被称作“中国最大民营娱乐传媒公司”的光线传媒也紧随“华谊兄弟”之后,拟登陆创业板;“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保利博纳拟登陆纽交所,弃电视而转电影的欢乐传媒也在筹划借壳上市。一时间,有关影视公司的新闻全部转移到了资本市场,全行业掀起了上市热潮。

2. 在华谊兄弟上市之前,王中军的融资模式被简单归结为依靠个人人脉资源的“傍大款”,无论是最初太合地产的王伟,还是后来TOM集团的王兟,再到后来的马云、江南春,王中军的股东几乎全是自己在企业家圈子中结识的“大款”朋友。

3. 王中军总结的影视剧投资法则是:有意思的题材+好导演。聚人肯定是华谊兄弟成功的基础,但没有资本,万事难成。他曾开玩笑地说过,没有1亿,养不了冯小刚这样的大鱼;没有5000万,也拢不住张纪中。

4. 境外红筹上市的基本操作是这样的:国内企业的原有股东或绝对控股股东首先在海外注册成立一家或数家公司,由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种种优惠政策,不少企业会选择在当地注册成立BVI公司;此后,国内企业的原股东或控股股东再以BVI公司的名义将一笔外汇汇到国内,收购国内企业的全部股份或控股股份,使之变更为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并实现国内企业在被收购前后的会计报表的合并计算,从而轻易满足海外上市中公司需连续三年或两年盈利的条件;由于BVI公司无法在香港上市,此时,原股东或控股股东又须在香港、百慕大或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通过换股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控制国内企业,并将该控股公司在香港或海外其他证券市场上市。

5. “不是资本喜欢王中军,是投资人喜欢王中军,或者说我本人喜欢王中军。”马云如此回答“为什么资本喜欢王中军?”这个问题。

6. 资本之于投资机构与企业,意义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资本永远只是一个助推器,而非企业根本,任何企业,都必须立足实业,不能为资本而资本,更不能把资本当作救命稻草。天助者,人助之,这句话更像是说明资本与实业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华谊几次引入资本的过程中,都是企业迅猛发展,出现了资金需求,而不是企业遭遇危机,需要资本救急,资本是从来不会江湖救急的,纵使真有救急,也需要“把灵魂典当给魔鬼”,以失去企业控制权而告终。

7. “说实话,当年如果留在美国,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走进美国的上层圈子,也不太可能和明星、政经界的人士有什么交流,但这些回国后我做到了。当时梦想的车子、房子、公司、名气,现在我也都有了。而做到这些,很难说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发挥了什么作用,其实在美国我最大的收获是吃苦这个过程本身,那种拼命赚钱的日子,让我时时刻刻能够体会到国内的幸福,直到现在还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做得更好。但是说来奇怪,现在回想起当年的苦日子心里头还是会有一些暖暖的怀念。怀念我们那个小圈子里的留学生,周末聚在一起,凑一点儿钱,就已经吃得心满意足;怀念我们埋怨生活的无奈,憧憬未来的激情;甚至怀念为生活忙碌,四处奔走的劳累。或许是因为那种日子累,却简单,做好今天的自己,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而那种忙里偷闲的简单快乐,更是现在体会不到的。”(王中军)

8. “在中国做生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认真地执行'拿来主义’,然后依照中国的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可以了。做冒险家都比较简单,碰到事情不用去做过多的分析,也许一分析就不会做了。”王中军表示,能够看到这块市场空白,得益于自己在美国的经历。

9. 华谊兄弟在国内影视业叱咤风云之后,关于“王中军在何时如何向这个新行业迈出第一步”这个问题,自然也为业界所热情追溯。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王中军毫无故事性的回答多少让人有些失望:1998年某天,王中军偶遇一位广告界老朋友,对方告诉他,现在拍电视剧很挣钱,他于是决定一试。王中军开始进入电影业。“我当时就是为名”,王中军解释自己毫不犹豫投入电影界的原因说,“我当时不认为电影能赚那么多钱,赚了点名以后觉得受益匪浅,对我其他的行业带动非常大。”

10. 姜文是王中军非常喜欢的演员。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问世当年,引发了潮水一般的观影人群,其中就有王中军。能够投资姜文的电影,是王中军内心非常骄傲的事情。于是,华谊兄弟影视公司、华亿影视公司、中博时代影视公司联合投资制作打造姜文的《鬼子来了》。投了100多万美元的王中军给公司定下的目标是认赔20%。结果,因为没有通过审查,《鬼子来了》在国内无法公映。尽管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评审团大奖,但是海外发行并不理想。幸好,王中军投资前签过一份保证不赔本的合同,钱最终是收回来了,王中军不赔不赚,朋友也没得罪。

11. 华谊兄弟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共同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合拍了为国庆50周年献礼的影片《我的1919》。该片获得了当年的华表奖,但是王中军还是没有赚倒钱,华谊出资600万元左右,最后在票房上损失了大约100万。不过,王中军一点没失望,反倒感觉很高兴,“我觉得这很正常,能和韩三平、陈道明、许晴、黄健中这些人物建立联系,赔点钱也很值得”。

12. 在回顾1998年时,王中磊很有感触地说,“于我而言,这一年有两件大事,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我在这一年结识了冯小刚。”

13. 哥伦比亚在亚洲进行投资时,很多时候都会选择王中军,除了华谊兄弟在资金和管理方面具有的优势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华谊兄弟的人才优势。

14. “京花是很好的经纪人,当时她的离开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合约到期,另一方面也有我的原因,我在沟通上没到位。”说到这里,王中军的语速稍微放慢了一些,“也怪我当时没有和她好好谈谈,我这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如果别人提出离开,我完全没有想过挽留,我不喜欢挽留人。但是到今天为止,京花给我打电话,还是称呼我'老板’。我想这可能就是华谊的一种文化,不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

15. 2007年3月,陈好透过其经纪人向媒体正式确认与橙天解约。就在陈好离开橙天的同时,橙天娱乐旗下又多了一家经纪公司——橙天拾玖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一个集团下面,同时运行两家业务相同的经纪公司,似乎有些奇怪。最初的说法是,橙天拾玖的主要业务方向是运作新人,但实际上,橙天拾玖的前身是香港导演王晶创立的北京星味道演艺经纪公司,公司的签约艺人当中,除了“金马影后”李丽珍之外,其他五位都是新人。橙天拾玖最初的负责人徐丽曾经创建过慈文东方演艺经纪公司,不过在加盟橙天之后不久,她就先行离开,橙天拾玖的日常业务由橙天拾捌的总经理王京花代理负责。

16. 地方政府参与商业电影的拍摄并非第一次。杭州和三亚都曾为冯小刚的上一部电影《非诚勿扰》注资,并在影片中得到了宣传城市的回报。这种投入基本以赞助或植入广告的方式实现。但以政府投资为主,捆绑商业资金和团队,《唐山大地震》则开了一个先例。

17. 在电影行业的价值链中,一般情况下,制片方能够从票房中分到40%的收益,其余为发行方和院线所得。也就是说,只有当票房为投资的2.5倍以上时,制片方才能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18. 在整个拍摄(《唐山大地震》)过程中,冯小刚曾有一次想增加预算,那是在开机大约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我们每个晚上都会通电话,了解拍戏的进展。”据王中磊回忆,“那一次他很有压力。拍了两个星期的地震镜头,感觉不太好。他问我还有没有钱,他想要重拍,而且换一种方式也不一定会成功。我说,你可以重拍,但是不会再追加预算了。不过我知道,不管有没有钱,他一定会重拍的。” 在电影制作完成的最后一天,22点要出拷贝,18点的时候冯小刚给王中磊打了一个电话。因为他刚刚听到了王菲唱的《心经》,感觉特别符合最后电影的画面,“这首歌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有超度逝者的意思。我当时就明白,《唐山大地震》差的就是这样一首歌。”听完冯小刚的话,王中磊在电话里对冯小刚说:“你今天就要交片子了,如果你交不了片子,影片发行就完不成,所有工作都要耽误。”可冯小刚却舍不得放弃由王菲演唱片尾曲的想法。于是,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王中磊不得不在24小时内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各种关系疯狂地找人,先找到王菲的经纪人,然后又辗转找到王菲本人,王菲很爽快地答应了。可王菲表示,这首歌的版权属于陕西法门寺,如果要用作电影的片尾曲,必须获得法门寺的同意。于是,我又把电话打到了法门寺……”一切竟然出乎意料地顺利。当晚,王菲就来到冯小刚的录音棚,亲自演唱了这首《心经》。影片拍摄完成后,河北省委、唐山市委曾拿着影片去中南海试映。在《唐山大地震》放映过程中,看影片的人都很受感动,有一部分中央老同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表示,此影片是近年来少有的力作,对此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的老同志给出了人性化的建议,在电影公映的时候一定要多准备纸巾,供人们使用。

19. 每当他手拿遥控器,把电视里30多个台翻个遍,总能看到自己公司的二三部戏在播放;每到年底的时候,电影院总有自己的电影在上映时,王中军就觉得这就是他的成就。他很希望成为中国最好的制片人,或者说希望拍的每一部戏都受到人们的关注。

20. 2010年,内陆电影票房有望突破100亿元,“中国电影黄金十年”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1. 2006年的时候,王中军给出一个10年的期限。“我就是想打造一个中国未来的时代华纳,中国10多亿人口一定可以培养出这样的本土传媒集团,将来和国外传媒集团竞争的一定是中国公司。”

22. 在华谊兄弟之前,没有人知道电影开映前的贴片广告该怎么卖,该怎么放,是华谊兄弟走出了第一步。现在,“电影放映前贴片广告不超过八条”等业内并无明文规定却被大家都遵守的条款,就是华谊兄弟最先提出的,很多影片的招商模板也都出自华谊兄弟之手。

23. 在王中军的眼中,影视产业是充满商机的,投资这个产业也是其乐无穷的,但不能保证这种投资没有风险。“电影不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如果只投资一部电影,那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可如果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每年像流水线一样地拍电影、电视剧,在规范的操作当中风险都是可以规避的。”

24. 2008年华谊兄弟参与并制作了耗资7000万美金的《功夫之王》。《功夫之王》的演员和幕后阵容是中国功夫片的“梦之队”:李连杰和成龙对打,袁和平指导动作,鲍德熹指导摄影。这部合拍片是中国首部与好莱坞紧密联手运作的影片,自打资金筹备和项目运作阶段开始,就与国际接轨,华谊兄弟也成为首个参与好莱坞电影投资与发行的中国公司。在这次与好莱坞最叫座电影公司——狮门的并肩合作中,华谊兄弟第一次拿到合作片的投资权和发行权,并第一次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发行,这也意味着其中的分账和记账的比例和程序也是第一次;该片在开拍前就已分割完世界发行,其各地区的保底预卖早已回收,影片上映后的发行是面对影院而不是区域经销商。事实证明,这部契合全球化主题并由中国公司亲自策划与参与的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5. 从2000年到2008年,可以说是华谊兄弟规模迅速扩大,实力迅速增强的时期。在这八年里,在与海外电影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华谊兄弟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学得制片经验,从寰亚和英皇学得发行经验。在王中军看来,对华谊来说,“八年的合作有学习阶段、有融资阶段、有对市场的把握阶段。”等到了2008年,华谊兄弟参与并制作了耗资7000万美元的《功夫之王》,在华谊兄弟历史上具有多个首创意义,这也意味着华谊兄弟的海外电影之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6.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与商业的互动已开始催生出了某种内在的市场变革。中国文化娱乐产业这张牌从纯粹在“文化人”手里,慢慢转到同时具备艺术眼光和市场意识的“商人”手中。在现代商业理念和新技术的推动下,一种新的流行文化的生产机制正在形成。

27. 2003年,是内陆电影体制改革深入的一年,国家允许民间制作机构与国外的公司共同投资拍电影。《可可西里》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得到了华谊兄弟和哥伦比亚亚洲公司的支持,资金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28. 2009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年份:国产电影出现“井喷”,无论公映数量还是生产总量均超越往年。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幅42.96%,电影的类型、规模、市场、投资等均大步前进。

29.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提出了另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建电影院,发展院线。他认为院线公司和电影院等于石油行业的加油站。它是中期投资;会形成网络;能带来充沛的现金流。现金流是企业运行的血液,院线和电影院的网络会支撑你生产制片,形成良性循环。

30.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全国1/3左右的电影企业亏损,1988年有45%的影片发行不足60个拷贝。198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第一次出现亏损。198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借贷。进入90年代,1993年,国产影片的生产产量和人次降到了令人揪心的谷底。电影《甲方乙方》中表现的“演员没有戏演,导演、道具、编剧赋闲在家待业”,正是当时中国电影业的真实写照。

31. 由28位作家组成了海马影视创作室,时任昆仑饭店总经理的海岩经常要为作家朋友们签单。后来的海马内部给每个人做出了精准的定位:精神支柱史铁生、狂人王朔、见缝插针刘震云、首富马未都、封建迷信莫言、主旋律刘恒,其他人则是影视痞子。

(0)

相关推荐

  • 深扒华谊兄弟:是如何从“行业大哥”陷入困境的?

    [作者:叶公子] 10月27日晚,华谊兄弟发布了本公司的第三季财务报告,相比前三季,这一季因为有<八佰>的热映,总算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华谊兄弟作为行业大哥,曾手握上百位明星的命运,但却 ...

  • 俞敏洪对话王中军谈华谊危机: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打。

    嗨,这里是HR新逻辑! 前天<酌见>更到最新一期,俞敏洪访谈了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中军.   两人在小酌一杯的短暂时光中,谈了这几年华谊集团的发展和困境,小逻辑看了以后,有很 ...

  • 盛极一时的华谊兄弟影业走向衰落了?

    华谊兄弟也走上面临退市的风口浪尖. 事件缘起,2015年,华谊兄弟10亿收购冯小刚公司东阳美拉,并提出类似"对赌协议"的业绩要求.根据协议,东阳美拉2016年的考核是1亿元的税后净 ...

  • 曾豪掷3.77亿天价购画的“娱乐一哥”,如今却沦落至被限制高消费?

     "老炮儿"也敌不过时代的变化!   2015年,一部由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火遍了大江南北,不仅获得了近9亿的票房,还斩获了包括金马.百花.金鸡等一系列行业大奖!   ...

  • 2019华谊兄弟成难兄难弟

    网视导读:2019年华谊兄弟影业主投项目一片空白,被寄予厚望的<如果芸知道>反响平平,指望翻身的<八佰>没能上映,<小小的愿望>命途多舛.这一年,华谊兄弟影业可真难 ...

  • 华谊兄弟市值蒸发3亿,4年11部电影,仅有2部大卖盈利

    6月10日,有网友发现王中磊夫妇疑似"清空"了社交平台,打开之后发现内容全部消失. 这难免让人联系到华谊兄弟受电影市场寒冬影响,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王中军近日卖掉位于香港的2. ...

  • 王忠军归来:华谊兄弟36亿元股权融资的反作用力

    导 读 成也股权融资,败也股权融资,成和败只有一线之隔. 作者丨浣溪沙 5月6日,<融资中国>记者通过华谊兄弟获悉:王忠军已经回归华谊兄弟上班,王忠军全程参与华谊兄弟投资的所有电影项目. ...

  • “教父”王小波死前煎熬又痛苦?他的弟弟更惨,43岁被黑人割颈

    1997年4月11日,年仅44岁的王小波因心脏病而猝死于家中.彻底结束之前,他曾遭受没日没夜的痛苦,尽管是最喜爱的写作也无法消除身体之痛. 当时,他还只是文坛中的边缘人物,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作品,甚至去 ...

  • 本市热点:画家胡志刚作品欣赏

    画家胡志刚作品欣赏 胡志刚,字古月,祖籍河北.师从于中央美院教授刘凌沧.荣宝斋著名画家郭慕熙.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得到了中央美院教授唐勇力.张立晨.刘金贵.天津美院教授霍春阳等名家的指导.现为中央国家 ...

  • 这里有近代史上的传奇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遵义|贵州|遵义|胡志刚

    原标题:这里有近代史上的传奇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遵义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中国新时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胡志刚

    个人简历: 胡志刚,号燕谷布衣,国家一级美术师.        自幼承家训,酷喜书画,参加工作期间受教于多名书画老师.其中以田助仁老师对我影响颇深.回北京后为了加深艺术追求,曾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 ...

  • 本市热点:辞旧迎新——画家胡志刚作品欣赏

    辞旧迎新--画家胡志刚作品欣赏 本市热点讯: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 ...

  • 【收藏】PPP教父王守清研判2018年PPP发展七大趋势

    人生经历就是一个轮回接着一个轮回,事物发展也是一个周期迭代一个周期,当我们洞悉这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时,面对各种起伏跌宕的局势,就会更为坦然.同样地,在PPP领域,项目增多了又减少.模式复杂 ...

  • 教父和美国往事‖文/马刚

    教父和美国往事 <教父>是传奇无法逾越的高山<美国往事>是平民人生豪侠仗义爱恨情仇 电影<教父>非常经典无需赘述. 其中的名言如"我花了一辈子,就学会了小 ...

  • 胡志刚 :青涩时节 母校情深

    作者:胡志刚 远离故土30载.岁月流转,忽一日传来母校60周年校庆喜讯.静夜遐思,长路迢迢,回首间,高中就读的母校--孝义中学,那少年时日夜苦读的地方,那一言难尽的成长记录,那极少提起却深埋心底的绵绵 ...

  • 【特稿】我的大伯是烈士 ‖ 胡志刚

    197653名烈士,我们从未忘记! 我的大伯是烈士 胡志刚 编者按 今日(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交接仪式,中韩双方将交接10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