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阻击战:“万岁军”险些团灭,96小时后却喊美军:快来收尸

1951年的汉江阻击战,可以说是抗美援朝战争以来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较之于此前朝鲜战场上其它各种惨烈的战斗所不同的是,汉江阻击战的最大特征是整场战斗几乎都是掏出了部队骨干的老底儿来跟敌人血拼,三十八军的骨干在这场战斗中很多血染沙场,以至于三十八军全体上下都对彭德怀的安排极度不满。

我们都知道一支军队只要骨干力量在,即便部队在战斗中减员严重也不会影响整个部队日后的满血复活,军事骨干的作用是锻造一支部队的灵魂骨架,没有了坚强的骨干作支撑,部队就失去了灵魂,想要恢复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彭德怀作为戎马一生的赫赫名将,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么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那么,明明知道这样做的危害性,彭德怀为什么还要以消耗军队骨干的方式来跟敌人死耗呢?其实,彭德怀有着非常不得已的苦衷,而这一切还得从当年的客观历史背景讲起。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后,志愿军打破敌人的封锁,越过三八线,攻入汉城。当时伴随着志愿军的战线拉长,美军对我方后勤给养运输队的疯狂破坏,志愿军的军需给养处境已经非常堪忧了。

多年以后彭德怀心有余悸地回忆说:

“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当志愿军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的时候,我环顾前后左右,确实非常害怕。空中有敌人飞机炸,地面对着美军的坦克大炮,左右沿海是美军的舰队,敌人不下船就可以把炮弹打过来。加之时值寒冬腊月,到处冰天雪地,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非战斗减员日益增多。在这种严重的情况下,志愿军随时都有遭厄运的可能。”

不光是军需给养的短缺和非战斗性减员的增多,更要命的是,国内原定补充六个军的四万老兵、八万新兵迟迟没有抵达朝鲜战场,缺人、缺物、缺给养随时都会有让志愿军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中。

然而,让志愿军雪上加霜的是,彭德怀原本准备休整一番,静待国内援兵赶来增援时,美国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却并不打算给志愿军喘口气。在第三次战役刚刚结束的两个星期后,李奇微就指挥美军第1、第9、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1、第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自西线的水原,至东线的原州发起了一场力度空前的“霹雳行动”。

整个“霹雳行动”中,李奇微将美军的主攻方向放在了西线的水原、汉江一带,而东线的原州则由南朝鲜第1、第3军团负责。

针对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彭德怀、韩先楚、洪学智充分研究了敌我态势后认为美军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在西线的汉江和汉城一带,东线的南朝鲜军是他们的“软肋”。

洪学智笑着说:“这家伙是想先让美军进攻,再把南朝鲜伪军带起来”
韩先楚也笑起来:“这就是李奇微的破绽啊!”
彭德怀一拍桌子:“西顶东放!韩先楚再去西线组织指挥所,统一指挥三十八、五十军和人民军一军团,在汉江南岸阻住李奇微主要攻击集团的突击。邓华去东线指挥三十九、四十二、四十、六十六共四个军,诱敌深入,把伪军放进来后再反击!争取歼敌一个至两个师,再向敌人纵深发起突击,从东面威胁西线敌主力侧翼,以此动摇李奇微战役布局,制止其进攻!”

就这样,志愿军第四次战役打响了。而从彭德怀的部署来看,汉江以南的阵地无疑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美军当时在汉江以南的西线战场上投入了4个师、3个旅、大量炮兵、航空兵和坦克群,而我志愿军汉江南岸的阵地向北纵深不过二十多公里,名将邓华提出了“运动防御”,即固守一地一两天后,立即转换阵地防守,以此来规避炮兵对志愿军的伤害。

但问题是,汉江南岸的阵地纵深只有二十多公里,再后退就退到汉江边上了,“运动防御”在汉江阻击战中压根儿就不可行,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以血肉之躯死守阵地了。

而前面也说过,志愿军除了缺补给,更缺援兵。当时首批入朝的六个军已是兵疲马乏,伤亡巨大。一线部队不能打,后续入朝的部队暂时又上不来。十九兵团尚在东北换装苏式装备,三兵团还在出川途中,东线宋时轮九兵团冻伤减员太大,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气来,尚在元山、咸兴一带休整,两个月内休想投入作战。

在这种恶劣的态势下,彭德怀不得不冒着拼光三十八军、五十军等部队骨干的风险与美军血战汉江。

事实的情况也确实如彭德怀所预料的那样,汉江阻击战非常惨烈。据参战的老兵回忆:

(美军)他们实在不明白汽油弹烧过、炮弹犁过的中国军队阵地上怎么还会有人在抵抗。在空中无数敌机向阵地上仍下成千上万吨的高爆弹、燃烧弹、照明灯......地面上美军万炮齐发日夜不停地倾泻装满烈性炸药的弹丸....炮火犁松了高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防御阵地的山头普遍被削低了一米,而美军以为不可能还有任何人生存的废墟上,却奇迹般的又站起来一群中国士兵继续顽强地阻击着......

汉江阻击战打了大半个月后,汉江的江面开始解冻,倘若西线志愿军的主力不及时撤离到汉江北岸,一旦阵地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汉江阻击战的参战部队五十军和人民军第一军的主力奉命北撤,而留在汉江以南的三十八军就不得不独自独当一面承受住美军的所有火力打击了。

在敌人丧心病狂的饱和式火力覆盖下,三十八军不少阵地上全员战死,而后方又毫无补充兵员,更要命的是,美军二十四师十九团居然夜间穿插到了三十八军一一三师指挥所的侧后方,三十八军即将要被美军“团灭”!

三十八军急红了眼,要是真被美军穿插团灭了,整个三十八军不光全军覆没不说,就连素来以迂回穿插见长的三十八军也得被人笑掉大牙。

让三十八军扬名立万的是他的雅号“万岁军”,而“万岁军”的光荣称号则源自于三十八军极其擅长的迂回穿插。

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以14小时急行军70余公里的狂飙,迂回穿插到了全机械化的美军前,一举切断了美第8集团军南撤退路,使得两支美军仅仅相距不到1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师,扭转了整个战场即将战败的态势,激动不已的志愿军司令彭德怀遂在嘉奖电的最后亲笔写下“第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名扬四海。

这下,擅长迂回穿插的“万岁军”却反被美军给“包了饺子”,打掉这股来犯之敌就成了他们誓死也得完成的任务。

于是,三三八团两千多条好汉连夜奔袭反穿插,将这股敌军反包围,突进的美军无处可退,只有血战到底一条路。两天两夜96个小时后,美军两个营被歼,三三八团的遗体也铺满了那一带的山谷丘陵......

在这场战斗中,敌我之间的殊死较量非常惨烈,以至于尸山血海、流血漂杵,两天两夜96个小时的战斗后,志愿军用电台呼叫美军前来收尸。

美国空军果然依约而来,直升机来来回回运了一个上午尸体,美国空军也罕见地没有对中国军队收尸人员进行攻击。

此战后,“万岁军”的伤亡更加严重了,为此,他们开始怒吼:“还要不要三十八军啦?一定要把四野的这支王牌主力同敌人拼光吗?要是林总指挥,怎么舍得这样用三十八军,骨干全打没了!”

而当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得知后,眼含热泪地动情劝慰道:“我的同志哥啊!要是有兵源补充,我怎么会舍得把队伍里的骨干拉到前线啊!”,军事干部们再也没了脾气,此时的一刻,每个人眼含泪水默默离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