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 狼】四、和珅特别版
狼·和珅
PS:改成这样再不让发,我就放弃这段了。【】里的内容对应谐音。
-------------------分割线------------------
武将,一直是皇帝们又爱又恨的阶层,一个好的武将能为皇帝开疆拓土、平定叛乱。不过,武将也能成为皇帝最大的威胁。
自古以来,一个成名武将能在功成名就时死掉,倒是可以彪炳千古。如若不然,功劳越大,越难以善终。
皇帝处理有功的武将也为难,要说杀了吧,史书得说皇帝刻薄寡恩杀功臣。要说不杀吧,就看着武将一天天做大?万一做大到赵匡胤那样,江山就没了。所以啊,皇帝对武将就得时不时的小惩大诫一下。当然这个事也得看皇帝营造的形象,像乾隆帝这样标榜自己宽仁的皇帝,实在是不好意思总找茬。
这样呢,和珅同学的作用就显出来了。他不属于文官集团,也不属于武将集团,没有任何根基,还是粘杆处出身。
所以,乾隆朝后期专业跟武将们做对的,就是和珅。比如那些曾经叱咤疆场的阿桂、福康安、海兰察等,和珅都曾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作为粘杆处出身的专业人士,和珅在罗织罪名方面那可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呢,武将跟文官还不一样。武将的把柄比较好拿捏,尤其是乾隆朝的武将,多少都有贪墨军饷、【走思维尽品】的机会和经历。就算没有,和珅编也能编出罪名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和珅就是清代的江充、来俊臣。也就是说,和珅就是个酷吏。
和珅整武将比在四库馆整文人干的出色,乾隆就想进一步树立和珅的权威,让和珅有点军功。这不,机会来了。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撒拉族的苏四十三反清。这个事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前因后果都别问,具体为啥我不讲。总之这个事一出,声势浩大,反清势力最盛时多达十多万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未来同治年间西北大事件的预演。
不过乾隆帝还是不把这种叛乱放在眼里,毕竟这不是秦朝,不太方便以揭竿而起的方式就摧毁一个王朝的根基。在这个冷热兵器过度的时期,朝廷和叛军之间存在着武器的代差。没有大炮的叛军,只能当流寇,不能攻城略地。
所以乾隆帝下旨让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固守兰州待援,另调大军平叛。王廷赞到是凭城用炮不断激化矛盾,但陕甘总督勒尔谨处置失当,造成了起义军在甘肃指哪打哪,虽然打不下来,但曾一度兵围兰州。
从朝廷的角度看,这么一个小规模的叛乱,居然渐渐形成的燎原之势,必须马上调集数倍于对方的军队围剿。而这次平叛的先头部队,就是钦差大臣和珅带着悍将海兰察调集了十几万大军直抵甘肃。这其中,还有刚被罢官的原云贵总督李侍尧。海兰察、巴彦岱先到了兰州,撤了总督勒尔锦的职,然后部署作战。
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按道理讲,如果和珅人缘好,这次出征可以一鼓而平。而且在和珅本人到达前线时,海兰察部已经击败了起义军,剩下的就是合围追击了。和珅迅速下令,命四路清军齐出,打赢最后一仗。
但是别忘了,和珅与武将集团大多数人都有仇。这要是打赢了,卖命出力的是底下人,功劳是和珅的。况且打赢之后,谁是立功的将领,得和珅说了算。和珅的标准一直没变,根据银子来判断功劳。
所以在具体行动方面,海兰察和图钦保按照指令出兵,其余将领按兵不动,不执行和珅的命令。由于大军出动不协同,所以海兰察和图钦保遭到了起义军的伏击而没有得到救援。海兰察业务精湛,反应迅速,歼灭了伏兵。图钦保措手不及,被围在山里待援。援军不至,图钦保奋力突围,结果坠马而亡。
和珅作为前线最高统帅,出现这样的大败,自然难辞其咎。乾隆帝紧急启用罪臣李侍尧任陕甘总督稳住局势,坐等其他援军。李侍尧以四万清兵击败了十几万起义军,坐稳了总督的位置。这时候,另一位钦差阿桂带着十几万人到了兰州。
阿桂跟和珅的仇大了去了,这些年和珅总在找他茬。不过阿桂本人为官谨慎,和珅不能得手。但在阿桂看来,和珅就是故意对他吹毛求疵。这回和珅吃了败仗,同为钦差的阿桂可算是逮着机会报仇了。阿桂比较讲理,上来就先问和珅:“为何战败?”
和珅也很委屈,说:“诸将不听命令。”
阿桂说:“那该杀!”
那么,谁该杀?阿桂没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确,说的是不听命令的将军们该杀。关于这个结论,和珅当然是认同的。
那么阿桂就这么好说话?肯定不能够。阿桂下达军令,让诸军迅速集结,来钦差账下听令。各路清军将领得到阿桂的将令,迅速来报道。
这回阿桂又有话说了:“看来诸将并非不听命令,那么,谁该杀?”
和珅听明白了,阿桂这是想杀他。毕竟他俩的仇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现在不在京城,和珅也不敢跟阿桂硬顶。所以和珅只好乖乖交出大军的指挥权,坐看阿桂从容用兵,平定了叛乱。
平叛结束后,阿桂、海兰察等三十余将上书乾隆皇帝,上奏千万别再让和珅带兵了,和珅瞎指挥导致了总兵图钦保战死。这回乾隆皇帝也不好再包庇和珅,于是下旨和珅革职留任。
为什么还要留任和珅呢?那是因为清军俘虏了五万叛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要说放了?那不可能,这些人犯了当时的国法,放了的话影响太坏。要说杀了?不符合乾隆帝塑造的宽仁形象。再说了,杀五万战俘,这也太残暴。要说关起来?那不就等于得把这五万人养起来么。而且,这五万人分分钟还能再反,关起来也不安全,万一监狱暴动呢?
所以这个事,就得用到有深刻酷吏气质的和珅了。你看当初汉唐时代的酷吏,以嗜杀而著称。和珅不一样,当年他也是读书人,属于酷吏的升级版。不知道和珅是不是熟读《商君书》,他用出来的手段可比一味杀人高明多了。
和珅把五万战俘编入四个大牢,每十个人编成一组,让他们【牢洞改灶】,去修复遭遇战争重创的甘肃。那么这五万劳工造反怎么办?不怕。一来战俘们被分开,二来和珅下令,同组犯人要相互监视,凡是有告发同组人造反的,可以减刑。不告,全组受罚。
事实上有人告密,告密者也不会被实质性减刑,这本身就是一场骗局。而被告的无论真假,没人审问,而是直接活活打死。人类遇到这种情况,恐惧感就会蔓延全身,本能的就要去告别人而自保。
一旦到了这个局面,至于谁真反,谁假反,谁诬告,谁真告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五万战俘不可能团结了,只能是窝里斗。哪怕这五万人有【棕较信养】,也不敌【郜蜜法泽】。
和珅此举有没有违反【仁到】,是不是违反《大清律》都不是乾隆帝关心的,重要的是和珅不仅解决了五万战俘的反心,也解决了甘肃善后的劳动力问题,还不用给工钱。
这件事即便是在当时的价值观下,也是没人性的。所以这件事乾隆帝就假装不知道,让和珅放开手脚去干。这项残酷的制度,一直到和珅被处决时才作废,前后持续了十七年。
这么一来,和珅的战败不仅没有罪,而且还有了功。并且从这场战争之后,和珅与武将集团彻底决裂,从此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武将的黑材料,而且和珅专门瞄着福康安、阿桂这个级别的武将,因为只有对准这些人,整一个才能带出一片。并且和珅很有耐心,大有“和珅报仇十年不晚”的决心和毅力。
不过,在甘肃平叛之后,很快阿桂就又得罪了和珅。首先声明,这不是阿桂对和珅的打击报复。乾隆四十六年,阿桂查到山东巡抚国泰目无法纪,长期搜刮地方,怨声载道。于是,阿桂上书乾隆帝,说国泰性情乖张,多有违令,应该查一查。
这是件很正常的事,弹劾山东巡抚违法,也是军机大臣阿桂的职责。但是,国泰是和珅的人。国泰靠真金白银给和珅送着,几年时间内就从初出茅庐做到了山东巡抚,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国泰拿巡抚当买卖干,上边有和珅保着,他肆无忌惮的搜刮,把国库的钱也往家里搬。而且他借鉴和珅的经验,在山东大肆卖官。谁给钱多,谁当大官。我们之前讲李侍尧案的时候说过,清朝的监察制度很奇葩,巡抚兼任都察院右都御使,自己监管自己,那还有个好?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结果阿桂这么一弹劾,就是不给和珅面子。于是和珅百般袒护国泰,替国泰开脱。乾隆帝也是奇葩,他居然召见山东布政使于易简,问他对国泰是什么意见。于易简本身就是国泰的人,他能有什么意见?再说了,都当了布政使了,银子肯定没少花。但又不能说阿桂诬告,所以最后于易简的意见很简单,说国泰是个好官,就因为人太好,对下属可能宽松了一点点,导致有哪些觉悟不高的小地方官,可能备不住保不齐有那么一点点违纪。
乾隆帝觉得真相大白,下旨批评国泰驭下不严,回去好好管管底下人。
哪说理去?大清朝总是越往上越伟大,都是底下人坏事。可是这样的结果,并不能服众。这边恼起了一个耿直的大臣,此人我们在讲李侍尧案时提到过,他就是御史钱沣,乾隆朝专业查贪污案的高人。不过也分时候,比如查李侍尧案的时候,钱沣就一度一筹莫展。
乾隆四十七年,钱沣经过调查,有证据指向国泰贪污国库的银子,还根据下属送礼多少定下属升迁,至于渎职什么的都不愿意提了。而且,齐鲁地区的很多府衙都快被国泰掏空了。于是钱沣把证据打包,上书弹劾国泰。
乾隆帝不开心了,当巡抚搞点钱不是不可以,为啥要把国库掏空?朕花钱还得巧立名目,都不愿意轻易动国库的钱。于是,乾隆帝派户部尚书和珅、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墉、监察御史钱沣、工部侍郎郎诺穆组成钦差小组,前去彻查国泰。
和珅肯定还是要包庇国泰,让他去查肯定查不出什么。不仅如此,和珅给国泰通风报信,让他早做准备,教他如何应付调查。
沣决心一定要查出国泰的罪证。钦差小组到了山东之后,和珅发现不妙,钱沣丢了。这个场景多么的熟悉,当年和珅就是这样查的李侍尧案。这次钱沣明显是用和珅当年的办法,于是和珅赶紧写信给国泰,告诉他提高警惕。在刘墉的暗中做手脚下,钱沣截获了和珅与国泰的密信。但是和珅与国泰的密信被钦差小组截获都没用,信上都是密码,根本看不懂。
不过钱沣在民间打听到了一些消息,胸有成竹的现身了。在清查国库这个环节,国泰按照和珅的指示办理,经过钦差带人核算,国库存银的数量没毛病,一分不少,证明国泰没有贪污。
钱沣对这个结果不符,他说这里肯定有毛病,而且毛病大了。国库存银数量对,但成色不对。而且国库存银应该是官银,为啥还有这么多碎银子?很明显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国泰这孙子借了民间银子糊弄钦差。于是钱沣贴出告示,是谁的钱谁领走,否则就当是朝廷的钱没收。民间的商贾们害怕了,纷纷现身取回自己的银子,国泰贪污的行迹暴露。
这个时候,和珅立马下令逮捕国泰,并亲自审问。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在和珅的亲自审问之后,国泰一口咬定自己贪污八万两,与别人无关。
但是这个案子好歹也是有那么一丝亮点,在乾隆帝最终的裁决中,山东省最大的官国泰和第二大官布政使于易简赐死,好歹没说是官府临时找了一个国库看大门的监守自盗。国泰贪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了,既然落实的八万两,乾隆帝下旨把这八万两赈济山东百姓,结案。
结案,和珅是满意的,但钱沣不满意。钱沣把国泰给和珅的密信交给乾隆帝当证据,弹劾和珅。由于信件内容无法破译,所以和珅拒不承认与国泰勾结。乾隆帝包庇和珅,此案不了了之。
这是乾隆朝很著名的一个案子,由于故事性强,案件的情节总被后世的文学家们引用。就连钱沣微服查案,也被说成了刘墉微服查案,后来演变为《刘公案》的故事。国泰糊弄钦差审查的桥段,也被文学作品广泛应用。
其实这是清代贪墨案的冰山一角,国泰的手法也并不高明。高明的是和珅,不仅在此案全身而退,还成了反贪的清官。由此可见,乾隆朝的吏治易经败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那么乾隆朝吏治为什么败坏?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贪腐难度小而且风险低。国泰搞定了和珅,就可以肆无忌惮。民间都知道国泰的伎俩,但要不是钱沣微服查案,钦差来了也得无功而返。
乾隆四十六年、四十七年这两年的时间,和珅与武将集团和御史集团彻底决裂。再算上和珅之前得罪的文人清流党,这官可怎么当?看上去仿佛和珅是个奇葩,实际上这在历史上并非个案,而且很普遍。
汉朝的酷吏不仅仅是谁都得罪的问题,出手就是指向亲贵皇族,像郅都、江充这样的,都敢搞死太子。按这个标准看,和珅算收敛的。
不过在和珅看来,文人集团就会骂街,手段不行,不足虑。御史集团虽然厉害,但是御史集团的老大刘墉不敢得罪自己,区区钱沣不足挂齿。最值得自己警惕的还是以阿桂为首的武将集团。
从镇压起义到国泰案,阿桂总是占据上风。和珅想要报仇,就得多积攒报仇的资本。
不过和珅报仇最大的资本不是他当多大官,有多少武将的黑材料,而在于和珅自己在乾隆帝那怎么显得更有价值。
和珅的短板是非常的明显的,四库全书项目和西北平叛两个大活让他干的一塌糊涂。这都不是他的专业领域,正经和珅价值的体现,还得是下面这件事。这也是和珅未来绝地反击的重要事件。到底是什么事让和珅攒足了资本呢?我们下次再讲。
西山十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