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台湾文化空间与美学的推动人薛良凯
花博会现场图
近期,我们走进台湾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有幸采访到台湾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森林展区总策展人薛良凯。薛良凯生于中国台湾,是教育家、创意工作者,也是位作家。曾担任过台湾诚品书店事业处营运长,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担任顾问。自2005年创办了台湾普拉爵文创团队,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设计与文创教育。
薛良凯认为,文化空间的推动需要从根本的素质教育开始,包括创意、人文、文化与空间美学。然而学生阶段,尤其是大学生的这一个时期,是最好、最容易培养人文素质的接段。而对于正在职场的设计师、规划者,他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以下是我们的专访:
问:你现在在内陆有很多创意课程,这跟文化空间与美学有什么关系吗?
薛良凯:我喜欢教育,最喜欢教学生如何更有创意,但是创意的根本是做到差异化、独特性。我对教育特别感兴趣是从05年开始,2005-2007年,我先在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图文传播学系担任兼任讲师,那时后发现大学生是最容易养成与培养人文素质的阶段。所以09年获选担任台湾社团法人台湾社会向上发展协会理事长后,我就以社团法人形式,设计训练青少年、社会职场、高阶经理人等各种课程,目的都是在训练大家更有创意。
2010-2016年间,与国立台湾大学 EMBA当时执行长曹承础老师一起设「创意与创造」课,并担任兼任讲师,主要教的就是创意。
国内设计长期以来不断的复制图腾或是抄别人意象的作法,仅在概念、视觉上就没有新意,更谈不上美感。如果我们要作出有「中国人样子」的设计,第一就是要勇于突破!创意本身可能跟文化空间与美学关联较少,但是我认为若是没有创意,就会走进老套路、死循环。文化空间与美学需要大胆的挑战,将中国元素提升与改良。因此,先求心态上的改变,再慢慢落实到工作、生活与设计上,是我设计这些创意课程的初衷。
问:你对中国文化似乎特别有情怀,为什么呢?
薛良凯:我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是因为从小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影响,我觉得那种文化的DNA实在太美了,也惋惜我们这一代为文化传承似乎做得太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担任顾问期间,近距离接触富春山居图、散氏盘、翠玉白菜、清明上河图等等真迹,深深被这些文化工艺震摄与吸引。总觉得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对国家、民族做一些文化传承工作。后来台湾历史博物馆刚好需要一些审查工作,于是16-2018年,亦不容辞就协助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担任审查委员。
我在2003-2019年担任过多次顾问,其中最久就是担任台湾“文化部”人文出版司与文化创意司外聘委员与外聘顾问,审查书展、出版补贴、独立书店政策等等。2014-2018年,接受台湾“文化部” 外聘文博会顾问以及所属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在山东、厦门、北京、天津文博会台湾馆外聘顾问,期间还担任了由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举办的「台湾优良工艺品」审查委员。
问:之前空间多是文化类的,为什么你这次会担任花卉博览会的总策展人?
薛良凯:我会参加台湾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Taichung World Flora Expo),那是受了「台湾生态家园运动推动者」刘德辅先生的介绍与推荐。刘先生的自然生态理念、永续观念比我先进,原本他才是这个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因为他想专心把里面的一个项目「四口之家」做好,才把整个担子给我。关于这种执着的信念与大度,我是很佩服他的。
花博会现场图
对我来说,无论什么展览,大原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要做到整合专业、大胆创新、内容丰富这几项。花卉博览会重点是整合,所以在规划、设计上并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我们受台湾山水景观公司的委托后,马上邀请优人神鼓执行长王腾崇一起担任策展人,新一代创意人陈筱蓉担任花博森林展区执行长、桂庆璇担任花博森林展区营运长,规划了由多位设计师、建筑师组成的团队。比方光线、照明的部分,邀请了知名的华人照明先驱周炼老师加入,他从事照明设计顾问40年,曾参与自由女神像、纽约中央公园等地的照明设计工作。因此这次会有好的成绩,实在是团队合作的成果。
图说:花博会现场图
问:能不能谈谈之前你接触过哪些空间规划与设计呢?
除了在18-19年担任台湾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 森林展区总策展人之外,直接、间接策展很多,印象里最早在2005-2006年台北国际书展时(第14届、第15届),就替书展基金会担任数位出版展区策展人;接着2008-2012年,担任台湾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协同主持人,那期间有很多规模有大有小的各种展览。
直到2016年,台北世界设计之都计划(World Design Capital)的时候,因为跟教育相关,我欣然接受了城市教育协同主持人的工作,规划了软性的K12设计思维教育与设计展,培训了在K12岗位上的好多青年老师。如果算上那些商业设计,软性、硬性、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园区就更多了,遍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四川、安徽、台北、宜兰、花莲以及桃园等地方,如果以总规划面积算,应该早就超过3平方公里。
我觉得,不管是什么设计,只要是我参与的,必会替这些展览挖掘出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标签。有了这种差异、特色,游客才会愿意去欣赏、去看,这就是我说得「替游客创造非来不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