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杨丽娟:【窑洞情】(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窑 洞 情

 文/杨丽娟

昨夜在睡梦中猛然被奶奶的音容笑貌所惊醒,她老人家离我们远去已近三载了,但我昨晚仍真真切切地又看到她了。她端着鸡蛋篮子笑吟吟地坐在窑洞的炕头上数着光溜溜的鸡蛋,嘴里念叨着“一个、两个、三个……够给娃买双雨鞋了。”那干净宽敞的院子里的一孔孔窑洞,那摆放整齐的柴火堆,以及那宽大的暖炕又真真实实,历历在目。

对于生活在渭北高原上的人来说,窑洞承载了他们的一生,因黄土高原的土质具有坚硬直立不塌的特点,所以人们便依山进行凿洞而居,创造了颇具特色的绿色建筑——窑洞,这一黄土高原的产物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照耀着黄土高原的儿女们,他们的祖祖辈辈们在窑洞里繁衍生息,他们的人生也围绕着窑洞而展开,在窑洞里出生,在窑洞里成长,再凿几孔窑洞进行结婚生子,最后将劳碌了一辈子的身子躺在窑洞的大土炕上,永远的闭上他们沧桑一生的双眼,一辈子也就此了结了。祖祖辈辈们在窑洞里演绎着他们一辈子的爱恨情仇,争名夺利,斤斤计较。

窑洞作为农耕时代黄土高原特有的住宅方式,它集合了零能耗、零排放、零支出、低碳环保的特点,只需几个壮劳力再花些时间、力气在靠山处凿穿修整,一抹泥巴,开窗安门,盘炕垒灶建造完成他们最理想的住宅,再在里面摆放几件普通的家具,这样一个冬暖夏凉的家就此而成。窑洞一般靠山而建,一孔孔窑洞依次摆开,排列有序,一大家子常住在一个大院子里,长辈住在又高又大的正窑,子孙们按照长幼次序进行居住,邻居们一家紧靠着一家,沿着沟圈一家、两家、三家、五家一排排摆开,所以一个院子里常常是锅碗瓢盆声、鸡犬声、小孩叫喊叫声哭闹声此起彼伏,另一个院子同样上演一样的情节。

大土炕是窑洞的标配。一家少则三四口人,多则七八口人,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在一个大炕上安度夜晚的时光。夏季当人们干完农活劳累不堪时,走在窑门口一股凉爽迎面扑来,躺在平整的大土炕上伸展腰身,一身的疲乏顿时烟消云散;冬天外面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炕烧的暖暖的,一家人坐在炕上聊着家长里短,好不热闹。烧土炕可是个技术活,如果不太会烧炕,那么半夜就常有被冻醒的危险,每当落日余晖洒向窑洞时,奶奶就提上柴火,头顶绿方巾,用灰耙(一种烧炕用的工具),将柴火点着了送进土炕的每个角落里,顿时窑背上卷起一缕缕青烟。遇到刮风下雨天时,因烟囱排烟不畅,浓烟沿着炕洞口调皮的涌出来,使整个窑洞里烟雾缭绕,犹如进入了仙境,浓烟常会将烧炕的奶奶和坐在大火炕上的我们熏得泪流满面,吭吭的咳。土炕不仅承载着一家人的休息,更是妇女们为一家老小做衣纳鞋地方,只要一有空奶奶就会坐在靠窗的炕头拿起针线缝衣解决一家人的穿戴问题。

窑洞顶部的用处可就更大了,大多数人家将窑洞顶部作为晒麦子碾场的地方,我们将此称作为大场。有句话叫“车马常从屋顶过,只闻鸡犬不见人。”说的就是窑洞的大场。所以每到农作物快成熟时,人们就会拉着石碾子将窑洞顶压的平整坚硬,随着农作物的成熟,大场也开始忙碌起来,碾麦子、晾谷物、晒玉米一直到秋天的最后一粒谷物入仓,大场里总是热闹非凡,人们赶着牲口拉着石碾碾麦子,或用拖拉机在大场里碾场,也丝毫不影响窑洞里安睡的幼儿。

近几十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惠农政策的落实,窑洞这一带有历史印记的原始住宅早已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家家在平地上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平房或楼房,窑洞这一曾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住宅方式,已被人们慢慢的抛弃。现在的窑洞,几乎全都废弃了,有的被复垦种田,有的则被闲置荒芜,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我们常常能看到那一排排曾经满载辉煌的窑洞孤独的,坚强地挺立着。
爷爷奶奶人生的最后十几年光阴则是在平房里度过的。他们用攒了一辈子的钱,在大场里盖起了四间平房,住在宽敞明亮的平房里,他们时常感念党的领导好,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享受这么好的条件。但我常看到他们过几天就得去曾住过的窑洞里转转,我知道在他们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片为窑洞而留的地方,他们割舍不下祖祖辈辈用力气换来的窑洞,割舍不下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在爷爷奶奶病重时,他们总念叨着想在曾经住过的窑洞里渡过最后的时光,而魂归窑洞,但由于家里的窑洞多年未住人,而早已破败不堪,故此他们即使在弥留时也未能如愿,而今我在梦里看到他们能回到曾经住过的窑洞里,安享自己简单、原始的生活,于我而言已是莫大的安慰了。

作者简介

杨丽娟,女,陕西省彬州市人,80后青年女教师,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书写平淡人生,散文常见于报刊、公众平台。

本期责任编辑:方天

【三秦文学】漓涌沣洋:【秋风,殇恋】(诗歌)

【三秦文学】吴风平:【颂竹】(诗歌)

【三秦文学】明白:【有种脸色是教养】(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 学 总 顾 问:鹏 鸣

平 台 总 顾 问:边士刚

平台 法律 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 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 主 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莲 生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喜欢
分享
or
(0)

相关推荐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ll总第149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土炕 文/马宝平(山西) 我的潜意识里,家乡就是那衢衢的街巷,家乡就是那袅袅的炊烟,家乡就是那暖暖的土炕.说得透彻一点--只有坐在了家乡的土炕上,才感觉到真正回到了家. 土炕,才是我 ...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呼琴琴 丨散文/热炕头

    作者简介 呼琴琴,笔名:麦子,山西省石楼人,现就职于石楼县南城初中.喜欢文学,喜欢用文字来记录人情冷暖,为世界留下我们来过的痕迹. 热炕头 作者:呼琴琴    小时候的冬天,最享受的就是盘坐在后炕上玩 ...

  • 【张晓霞原创】那座窑洞院落

    那座窑洞院落 文|张晓霞 走在乡间这条泥土小路上,听不到往日街道的喧闹声和汽车刺耳的喇鸣声,四周静悄悄的,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条路是我童年曾踏过无数次的小路. 路边的桃花开 ...

  • 狄树强丨热炕

    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冬季的寒冷悄然离去,收纳电褥子时,不由想起家乡的温暖的土炕. 现在老家还有一些农户使用土炕.主要是在山岭乡村居民家中,少数老年人还是比较喜欢用的.多数是闲置荒废在老房子里的,一年里 ...

  • 儿时的记忆——土窑洞

    儿时的记忆        --土窑洞 作者 | 大树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 ...

  • 有人问东北一家人睡一个炕不尴尬吗看看睡过炕的人怎么说

    火炕也被称为土炕,不光东北有,在华北和西北也有. 作为一个睡土炕长大的西北人,我来谈一谈土炕上的那点事.一家人睡一个土炕,在西北一带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情. 虽然我不是东北人,但炕上的那点事情还是一 ...

  • 【山西】史光荣丨散文/老家的土炕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老家的土炕 史光荣 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亳清河畔的老家亳城村,住的是窑洞,睡的是土炕.     在低矮灰暗的窑洞里,土炕就是聚焦点,是整个窑洞的心脏,不仅是家里最大的物件,也是家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难忘土炕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难忘土炕    山东  张景木  麦收时节,我陪着母亲在老家住了五天.晚上,躺在老家的土炕上,感觉踏实而酣畅,一天的 ...

  • 裴雪杰/人生的第一次大事记(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人生的第一次大事记 裴雪杰 慌乱的早上 ❤ ❤ ❤ ❤ 今天早上,天还没有大亮,我妈妈就喊我起床,一边喊一边嚷嚷,"快点,再不抓紧时间,就赶不上去白鹿 ...

  • 【散文】赵会宁/土里长出的家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赵会宁 四堵墙围成框,挡住了风,一架"人&quo ...

  • 【大荔文学·散文·雷小萍】土炕的味道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1 土炕的味道 原创/雷小萍 儿时,我在老家长大,在陕西省大荔县高明乡那金水沟畔的一个不小的村庄,留着我们这代人深深的足迹.有人说喜欢回忆过去是老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