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10月19日)于右任和刘亮程

1.

于右任在张掖

有资料记载,于右任于1941年、1946年两次来到张掖。尤以1941年的张掖之行留下了许多墨宝和文字。1941年9月于右任先生来西北考察,随同他前来的还考古学家王聚贤、西北监察使高一涵等人。他们到兰州稍事逗留后便进入河西走廊。于右任一行于9月中旬到张掖后,深入民间,了解民众生产和生活情况,搜集民间传说,游览名胜古迹,考察文物遗址,尤其是对黑水国产生了极大兴趣。他们一行对黑水国一带的古墓、城堡、遗址了详细的考察,并在黑水国见到了当地老百姓所说的“长人骨”,写下了《咏黑水国》,如下:

甘州西黑水河岸古址,占地十余里,土人称为黑水国,掘者发现中原灶具甚多,遗骸胫骨皆长。余捡得大吉砖,并发现草隶数字。

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国史无传?

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

2.

于右任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他的母亲是甘肃静宁人,因此他与甘肃有着很深的感情,甘肃许多地方都存有于右任的书法作品。于右任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1906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回国后创办《神州日报》、《民主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民国时,历任交通部长、国民军驻陕西总司令监察院长等职。

3

关于长人骨

黑水国有长人骨,是什么人的骨头,现在通过基因测定应该能推测出人种。不只黑水国有长人骨,前一阵在铁城村考察时,村民说在地上也挖出过坟墓,墓里葬的人腿子的骨头很长,估计身高应该在2 米以上,是不是可以推测是当时铁勒人的坟墓,长人是不是就是铁勒人。

4

菜籽沟艺术家村落

刘亮程因为写系列散文《一个人的村庄》而成名,这几年他又把新疆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一个空壳村打造成了“文化艺术村落",吸引在新疆乃至全国有知名度的作家、画家和摄影家来此建立“书院"、“画室"和"工作室"等。设立“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每年一百万奖励一个艺术家,奖励的方面是对中国乡村文学、乡村绘画、乡村音乐和乡村设计做出杰出贡献者。第一届奖乡村文学,奖给了贾平凹先生。第二届奖励乡村绘画,奖给了大地艺术画家王刚先生,王刚才在菜籽沟住了几年,在租来的一块山坡地上,做大地艺术,做人头画。每一个头像都有上百亩地,算是中国最大的头像了。由此带动了木垒旅游业的发展。正如刘亮程先生所说:村庄尽管衰败,尽管有一半人已经离开去了他乡,但村庄的根基还在,文化习俗尚完整。因为有作家和艺术家的进入,有文学艺术的召唤,我想那些走远的人会回来。

由此想到,我们当地的一些空壳村,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画艺术家来免费入驻,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记得刘亮程还有一篇文章写过,新疆大盘鸡的做法是他发明并命名的。

菜籽沟村山坡上种出的大地艺术

4

刘亮程是金塔人

看刘亮程的一个演讲稿《土地上的睡着和醒来》,才知道他金塔人。刘亮程写到:那是母亲逃荒到新疆四十年后,我带着她第一次回甘肃金塔县山下村。村庄尽管经过了新农村建设改造,但还保持了传统建筑样式,家家都是四合院。我带母亲找到叔叔刘四德家。院门进去,一方照壁,照壁后面是堂屋,那是一间供奉祖宗的屋子。我就是在这个堂屋中看到了我们家的家谱,从四百年前记起,我的刘姓祖先一个一个排列下来,排列到我父亲时候停下来。那个家谱写在一张大白布上,名字排列的形状就像一棵大树,先由一个祖先开始,逐渐地开叶展枝,家族的阵容越来越大。看到白布下面的空白时,我突然停住了。我想多少年后,我的名字会跟在父亲名字的后面,写在这个家谱中,我的牌位也一样会插在父亲牌位的前面。当这个叫刘亮程的人,有一天突然断了呼吸,成为一个名字,所有的喊声到达不了他那里,他也再不回应人们对他的呼喊,那时候,这个名字就归到刘姓祖先的序列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