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思维,畅享开阔人生!

欢迎阅读大鹏第148篇原创文章

昨天我在刘润读书会共读1班说到,今年截至目前在读书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价值投资”和“系统思维”有了一些基本概念。
最近连续阅读了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和刘润的《商业洞察力》,给我的大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思维”视角,确实有种开挂看世界的感觉。
我认为只要能深入学习系统思考的方法,我们的思维将会与众不同,进入一个新天地,畅享开阔人生。
—— 1 ——
系统概念基础认知
要学会系统思维方式,首先要学习该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结构特征等等。基础打得牢,架构才会稳。
同时,当我们带着问题学习的时候,理解和记忆才会更加深刻。关于系统和系统理论,有几个问题必须要弄懂。
第一问,什么是系统?
德内拉在《系统之美》的第一章说道:“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
由该定义可知,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个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举个例子,比如学校就是一个系统,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楼、运动场等等都是其中的要素,它们之间通过学校纪律、教学制度、教师授课、学生考试、双方之间的交流等产生连接,而学校的整体目标可能是教出好学生、提高升学率、打开知名度等等。
从现实角度看,要素就是一个个变量,改变了要素就会改变连接关系,从而改变了整个系统。
第二问,有没有不是系统的东西或事物?
有,严格上说没有任何内在连接或功能的随机组合体就不是一个系统
比如凋落的树叶,离开了树木有机体,它就失去了与系统之间的联系,而不能自成系统。
再如路边散落的一堆沙子,它们没有稳定的内在连接,也没有特定的功能,即使任意取走或添加一些沙子,也不会是系统。
第三问,世界的系统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可以做怎样的归类?
系统动力学界的泰斗罗素·艾柯夫在1957年出版的书籍中,结合系统有无意识、变量有无意识将世界划分为四类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机械系统。
社会系统,比如家族、公司、国家等,不仅整体有意识,而且系统中的个体也有强烈的意识。
生物系统,例如人体、猫狗等生物体,身体局部受大脑意识的指挥,因此变量无意识、系统有意识。
生态系统,包括城市、自然、宇宙等等,总体上系统是无意识的,但其中的变量即自然生物体是有意识的,会出现各种竞争和合作。
机械系统,有如手表、汽车、飞机,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不存在自主意识。
第四问,复杂的系统有哪些特点?
系统主要有三大特征,包括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
所谓“适应力”就是指快速修复、保持自身运作的能力。比如人体本身就有很强的适应力,能适应不同的温度、差异很大的食物,内部的免疫系统能抗衡成千上万种病毒和细菌的入侵,调整自身状态。
因为要适应变化,那么系统会随时自发地学习、进化和演变,这种使自身结构更为复杂化的能力就叫“自组织”。自组织会让系统变得不可预测,还可能演化出全新的结构,发展出新的行为模式。
在新结构不断产生、复杂性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自组织系统会生成一定的层级或层次性。比如人是一个系统,在其之上的系统可能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家公司,而人体之下又可细分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等,这就是系统的多层次。
由此可见,一个能适应变化和意外、自我学习和改变,并且组织分明、层次有序的系统,才是成熟、健康的系统。
—— 2 ——
系统结构与模块
前面知道了关于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况,现在来更深入地学习一下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模块,它们是建立系统思维的重要部分。如果缺乏了解,想要理解复杂的世界就非常难。
我将结合刘润老师归类总结的系统基本结构模块模型,来具体一个个地介绍。
系统构造的关键是要素和连接关系,由于系统是动态变化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连接也会随时变动,由此而演化出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
变量包含存量和流量,前者是指在任何时刻都能观察、感知、计数和测量的系统要素,它可能是储存量、信息在短时间内的积累量;后者就是一段时间内改变的状况,包括流入量和流出量。
在存量与流量之间会有一定的关系,它们之间会相互联系和串联,因此彼此存在因果链。例如国家近期开放了三胎政策,其目的就是刺激出生率,当出生人数增加时也会正向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这就是一条因果链。
当多个变量相互串联组成多条因果链,就会形成反馈回路,包括“调节回路”和“增强回路”。

调节回路具有保持存量稳定、趋向一个目标进行调节和校正的作用,而增强回路则不断放大、增强原有的发展态势,可自我复制、像“滚雪球”一样。
用刘润老师的话说,增强回路是一种“因增强果、果增强因”的循环,例如城市人口的增加,能创造更多财富、促进经济繁荣,由此会吸引更多的城市移民,反过来增加了城市人口;
调节回路则是“因增强果、果抑制因”,例如城市人口过多导致密度加大、越加拥挤,从而有利疾病的蔓延,但是疾病又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反过来抑制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除此之外,一个更复杂的连接关系就是“滞后效应”,即是说在行为和结果响应之间经常会有时间延迟。
比如从感染狂犬病毒到发病,这期间存在长达20年的潜伏期,且最初发病症状和普通病症相似,令人难以追溯病因。
再如一个小孩从三四岁接受学前教育到其上大学、出社会工作,跨越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很难说得清孩子的优秀是否源于小学时给他报了英语班。数十年的时间延迟,期间有太多的变量会让孩子长成为不一样的人。
因此,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这5个基本的结构模块,组合构建了一切我们能见到和感知的复杂系统。
在那些复杂系统中,还存在一些常见的“基模”(基础模型),反映了多种常见问题行为模式的系统结构,比如像政策阻力、公地悲剧、目标侵蚀、竞争升级、竞争排斥、转嫁负担、规避规则、目标错位等等,被德内拉称为八大“陷阱”。
碍于文章篇幅和内容之复杂,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
最后的话
从系统的结构和特征可以看出,任何系统都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当一件事情发生,千万不要沉迷于表象。
如果说系统是一个黑箱子,那么事件只是这个黑箱子的产出。我们需要穿透黑箱,拆解背后的行为,来源和去向、产生了哪种反馈回路,从而看到结构的变化和整体的演变。
并且现实世界常常是非线性、不规则的,我们不能以线性、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一分耕耘并不一定就会有一分收获,有时候是颗粒无收,而有时候却是连续倍增。
所以,请不要简单分别“对、错、好、坏”,抛弃绝对化、扁平化的观念认知,渐渐成长为复杂、成熟的大人,理性、客观、尽可能全面地看待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