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RO上市企业收入榜!药明康德夺冠,泰格医药增幅最大,亚太药业业绩爆雷

据有关数据统计及预测:

  • 2019年中国CRO、化学药物CDMO/CMO、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CMO行业规模约201亿美元,预计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432亿美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21.1%左右(全球复合增长率11.0%左右)。

  • 2010年,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回报率为10.1%,2019年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回报率下降至1.8%;

  • 2019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约为39.5%,2023年,这一比例预计将提升至49.3%

一、行业背景

近年来,各种数据均表示医药研发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CRO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对比世界,如今中国的CRO市场增长速度远超世界是有目共睹的,在整个2019年里,大量新兴生物科技公司诞生、政府针对研发的各种优惠政策、大量生物制剂专利到期、跨境机会增加以及更严格的监管制度都使得整个CRO行业发展迅速。

但就整个CRO市场顶端而言,CRO上市企业2019年收入如何?谁的收入最高?谁的发展最好啦?

二、 榜单亮点

1. 药明康德龙头地位依旧,全产业链覆盖成效满满

2019年,药明康德营业收入128.72亿,位于榜单榜首,同比增长33.89%;实现归母净利18.54亿,同比下降17.96%;其中公司总体净利润同比下滑17.96%却引起广泛关注,根据药明康德在年报中表示的内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19年公司投资标的公允价值相比去年变动较大(2018年投资收益+6.16亿,2019年-1.8亿),扣非增速为22.82%。也就是说从财务数据上看来,药明康德主要业务能力依旧稳健。

图片来源:万联证券企业分析

同时药明康德还在年报中提到,2019年公司新增客户超1200家,活跃客户超过3900家,原有客户保持较高黏性,贡献收入占比91.2%。32.3%的客户使用公司多个业务部门的服务,占收入比重的87.4%。而通过此处我们可以看出,相对原有客户而言,2019年新增客户的贡献收入占比程度并不高,或许也意味着新客户开拓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侧面也表明“药明康德”一直所强调的“长尾战略”显现成效,重点“一体化、端到端”的全产业链”的平台优势显著。

从业务板块看来:中国区实验室业务实现收入64.7亿,同比增长26.59%,作为公司传统的主要业务板块,实验室业务一方面在高基数基础上仍保持稳健增长,同时为下游业务板块积极引流:CMO/CDMO业务营收增长39.02%、临床CRO业务营收增长81.8%,北美区实验室业务增长30%;新兴业务保持较快增速从而有力支撑了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及中长期发展空间。

最后,强大的化学药研发团队、高占比的技术高新人才、独到而实用的核心竞争能力、良好的客户粘连度以及整体大环境的强有力支持,五大方面奠定了如今药明康德CRO行业龙头地位,成为了世界医药企业的最佳选择,也成为了诸多新型CRO公司效仿的榜样。

2. 泰格医药奋起直追,海外布局进步斐然

泰格医药2019年全年营收28.03亿元(+21.9%),归母净利润8.42亿元(+78.2%),扣非归母净利润5.58亿元(+56.3%)。收入端增速受到出售子公司影响,扣非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19年四季度单季增速虽略有下滑,却源于2018年Q4基数较高及部分业务收入确认递延到2020年的影响。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企业分析

创新药临床试验业务驱动境内收入稳健增长。公司2019年境内业务收入16.00亿元,占比57.08%,同比增长29.63%。境外业务收入12.03亿元,占比42.92%,同比增长12.84%。境内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创新药临床试验业务占比增加所致。境外业务中子公司方达医药北美区收入贡献0.7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持续高速增长。

在年报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据公告表示2019年公司深化全球布局与助力国内创新药研发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前者,截至年末公司已有123个国内服务,覆盖全国800多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19年5月子公司方达控股在香港上市,11月与Accerise株式会社成立合资公司,12月购买了日本CRO领军企业EPS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通过整合并购持续深化全球布局。

后者,公司2019年新增合同金额4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9%,截至2019年底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为50.11亿元,同比增长36.1%,在手订单充沛,未来收入增长有保障。同时在整个2019年获批的13个中国I类新药中,有7个由公司或其子公司助力研发,占比超过50%。

最后作为CRO行业核心竞争力,公司2019年研发投入大幅提高,研发人员同比稳增增强服务能力,新增研发人员42人,公司整体研发人员提升至468人。2019年研发投入金额达1.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91%。

3. 亚太药业“CRO”业务失控,年亏损近20亿

2019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95.57%。如此大的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度,在医药类上市公司当中实属少见。而这一切均源于公告中所称“失去对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控制,本期未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015年亚太药业斥资9亿元收购了上海新高峰,布局CRO行业。当时对赌协议承诺上海新高峰2015~2018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85亿元、1.06亿元、1.33亿元和1.66亿元,而之后的业绩承诺完成率依次为117.38%、101.49%、109.16%、87.86%。

而在2016年至2018年间,上海新高峰分别实现净利润1.08亿元、1.45亿元、1.46亿元,在亚太药业当年净利润中占比分别为91.61%、74.91%、73.38%。成功完成对赌协议,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亚太药业的业绩“奶牛”。

但在去年10月28日,亚太药业却突然发布公告称,上海新生源未经正常的审批决策程序,擅自为他人提供担保,对外担保余额累计超1亿元。亚太药业在应对举措方面表示:“公司将对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公章、合同章、财务专用章、银行预留印鉴、各银行网银U盾等加强管控。”笔者通过电脑屏幕都能感受到“亚太药业”与“上海新高峰”之间摩擦曝出的火花。

而在11月25日,亚太药业正式派工作组进驻上海新高峰,但管控工作却受阻严重,上海新高峰也因此无法正常运营,亚太药业正式对子公司失去控制。

而针对以上情况,审计机构对亚太药业2019年财务报表也出具了保留意见,包括三个方面:

  • 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任军进行立案调查。

  • 亚太药业对子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开发支出、其他非流动资产合计计提减值,未能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 失控子公司上海新高峰的报表合并范围无法确定。

最终亚太药业股价急速下跌,从2月11日至4月3日期间,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

4. 成都先导科创板上市,目标“药明康德”

4月16日,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上市仪式,正式宣布登陆科创板。这也是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成都先导成立于2012年,作为上市CRO行业中最年轻的一员,主要从事药物发现工作,依靠其核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的设计、合成及筛选,为客户提供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研究服务。

据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超过4000亿种化合物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与辉瑞、强生、默沙东、赛诺菲等多家跨国药物公司及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商业合作关系。公司所在园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目前已引进项目139个,累计协议总投资超1100亿元,聚集诺奖团队5个、国家级院士团队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51个,引进和培育新药品种72个、临床阶段品种18个,1类新药28个、临床阶段7个。

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成都先导营业收入分别为5321.87万元、1.51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08.07万元、4496.05万元、12026.61万元,其中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86.84%、40.92%、34.62%。

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DEL技术布局,作为近年来药物发现领域出现的一项新技术,的确可以有效通过建立起规模巨大的小分子化合物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筛选,从而得到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分子。但是,目前除药明康德外,国内CRO公司康龙化成、药石科技和美迪西也陆续有布局DEL技术。成都先导上市后,如何规避因业务单一而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或将成为重要看点。

三、 疫情对CRO行业的影响及风险

近来,众多行业均在考校疫情其的影响,针对CRO行业而言,个人觉得总体影响仍旧有限,虽说疫情期间多数医院暂停临床监察访问和患者入组的确对临床CRO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各大公司通过有序安排各研发和生产基地复工,已经将疫情所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而如今,国内稳定,国外严重的状况,或许还存在有海外CDMO订单转移给国内CRO企业,当然具体转移多少还需针对每个公司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四、 结语

其实,如今每个具备一定行业地位的CRO公司已具备了自己的特色,核心竞争力明显,领域细分至极,彼此间也不会随意跨领域。

因此有人认为对已形成特定细分优势的CRO公司,最大的影响因素不是竞争,而是所在细分领域的兴衰。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随着国内CRO行业水平的上升,存在竞争的地方也会不断增多,整体大环境越好,眼红之人也就越多,竞争企业也就越多,企业如果一味坚持自己的行业地位,忽视专业方面的钻研与进步,被人替代也并非不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