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石昌林:【走进天宝】(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走进天宝
文/石昌林
天宝,一个美好的名字,注定要属于一个美好的地方!2021年4月24日早上八点钟,因为朋友的邀请,我和家人迎着谷雨时节的淅沥春雨,驱车前往位于陕西省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的天宝梯彩农园景区,参观“三苦精神”教育基地,接受“三苦精神”教育。
车辆在十天高速往白河方向行驶一个小时后,从双丰出口下高速,沿水泥砂石铺成的蜿蜒曲折的村镇公路,经西营过仓上,顶风冒雨,一路攀爬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快吃中午饭的时间了。一路上,我们的大脑不断地发挥着想象——天宝,物华天宝,该是怎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啊!一路上,虽然道路积水,车辆颠簸,但车窗外的美景却让我们目不暇接,心情愉悦,兴趣盎然。
随着车辆颠簸着向前疾驰,各种景物突兀呈现眼前。它们或突然向你倾轧过来,紧接着又飞速离去,让你虚惊一身冷汗;或飘飘然由远及近,用恬淡优雅的目光注视着你,从你身旁慢悠悠向后方遁去。它们一会儿是一幢两幢矗立在公路边的独立建筑;一会儿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座座白墙灰瓦的小洋楼。独立建筑虽形单影只,却也高大挺拔,气度不凡;小洋楼背倚青山,面向绿水,在斜风细雨中,它们是秦观笔下的“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是辛弃疾的“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随着独立建筑逐渐增多连片,不一会儿功夫,一个热闹的村镇就会出现在你眼前——成群连片的高大建筑迎宾似地整齐排列着站立在街道两旁,频频向着远道而来的客人点头致意。街道上人流车流,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尽显喧闹与繁华。
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些古梯田了。在人声鼎沸的村镇与村镇之间,在恬静优雅的小洋楼与小洋楼周围,古梯田这里一块儿,那里一堆儿。它们或巍然屹立于重峦叠嶂与河谷纵横之中,须我们仰视可见;或掘地而起在青山绿水之间,使瘦硬的地表呈现出丰满的姿态,贫瘠的山坡有了肥沃的土壤;它们大都模样近似,呈半圆弧形,底大口小,一层层石头堆砌,一排排拾级而上,用亘古不变的坚毅表情,给予匍匐脚下的耕耘者以收获幸福的勇气和信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谷雨时节的绵绵细雨飘落在古梯田里,古梯田一片青翠欲滴。茶园里,头道茶刚刚采摘过,二道茶迎着春雨正铆足了劲儿生长;坎边的桑树也不甘落后,它们扭动腰肢,让嫩绿的叶仰起头,大口吸吮着这天赐琼浆;烟草、黄姜等低矮植物簇拥在地里,静静地享受着春雨的滋润;桃、李、木瓜、板栗等各种果树成群结伴,在春雨的合唱声中开枝散叶,果实累累。
好一处秦楚边城,好一个水色白河!目光所及,江山如画;车行一路,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不光是喜悦的光彩,还有满满的感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身心早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们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在一处山势巍峨、云雾缭绕的地方,汽车马达的轰鸣声骤然停歇,天地瞬间安静,天宝村到了!我们打开车门,一眼就望见了早已等候在一幢仿古建筑门前的朋友们。此刻,一行人站立在云端,远眺白云深处人家,有炊烟袅袅升起;俯瞰脚下绿色深渊,郁郁葱葱的古梯田一层层、一摞摞叠加而上,仿佛正努力着伸长臂膀要与我们握手拥抱……
“哥,你一个人站在那儿看啥呀?大家都在等着你呢。”是妹夫的声音。我一回头就看见一位戴着耳麦的小姑娘笑盈盈地站在门口,其他人都已经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那座仿古建筑。这是一幢二层半的仿古四合院,作为“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展馆。展馆共分为五大展区,以“三苦精神”的形成、发展及取得的成果为展示线索,实景还原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白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以及从1972年开始修田造地直到2003年“三苦精神”确立过程……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地解说开始,展馆里所有的神情全都变得庄重严肃起来,大家全都忘记了饥肠辘辘。
白河本不是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这里山大沟深,自然环境险恶。这里平均坡度为28度以上,仅有的29万亩耕地分布在25块的沟壑里和山坡上,平均每一块不到1.2亩,多数土层只有30厘米厚,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8%,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白河人均耕地面积0.06亩……
“人均耕地面积0.06亩?!人们靠什么生存?和原始人一样狩猎和采食野果吗?”我的突然提问让年轻的解说员一下子愣住了,也让站在身旁的白河县林业局副局长薛满笑了:“当年的白河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啊!由于乱砍乱伐,白河的森林覆盖率一度只有18.4%,那时候的白河,一片荒山野岭,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哪有猎物可狩,更别说采食野果了。如果不是国家的返销救济粮,白河人的生存状况可能连原始人都不如呢。当年的白河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季粮食三季糠,树皮野菜当主粮,观音泥土也垫肚,年年都吃返销粮’。
为了彻底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白河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利用当地特有的优势,栽桑养蚕,荒山建园。种植油桐、板栗、杜培、干鲜果、龙须草等林特产品,形成了以’姜烟桑果畜’为主导的五大产业。随着大量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牧,到了一九九三年,白河的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到42%,如今已经达到63.45%。白河已然成为’中国黄姜之乡’,'木瓜之乡’”。薛副局长不愧是林业干部,土生土长的他对于家乡所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
昔日的白河有俗语说:“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这是秦巴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
为了有效治理这种地质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地缘缺陷,造福后代子孙,白河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学大寨,修梯田;石坎坎,金碗碗,质量标准第一关。等高石坎,水平连片;坎子坚固,地面平整;深翻尺五,活土盖面……”。白河人民用双手、用双肩、用双脚不断延伸着石坎坎。从1972年~1993年21年间,白河人民累积投劳5000万个,移动土石方14000万立方米。二十余年的修田造地运动中,白河人抱定愚公移山的气魄,“家家门上锁,户户无闲人”,“锅灶地头架,干粮树上挂,两头不见天,中午不回家”,硬是用石头垒出了共计3.5万公里,相当于7个万里长城长的石坎坎,造出了水平梯田23万余亩。彻底改变了昔日“雨涝三天光石板,天干三天地冒烟”的生存困窘。最终让“石坎坎”变成了“金碗碗”。
二十余年的修田造地,不亚于一场战争,有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李群欣,陕西大荔人,于1971年2月从陕西省政府机关调白河任县委副书记、书记,他是石砍梯田的奠基人,也是“三苦精神”的缔造者,终因积劳成疾于1981年病逝,年仅50岁;王大友,天宝村农民,在一次修地放炮时,奋力推开了同伴杨聋子,同伴得救了,自己却被炸上了天,献出了22岁的宝贵生命……据统计,白河人先后有561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2700余人致残受伤。白河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浇铸的生命之坎,将永远载入“三苦精神”的丰碑!
走进“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展馆,你会瞬间沉浸在白河人民几十年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从解决吃饭问题到实现温饱,从以粮为主到综合创新发展,一个个再现历史真实的震撼场面,一幕幕打动人心的历史画卷,一件件催人奋进的感人事迹,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无不彰显出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心声与情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神州大地,几千年历史风云变幻,唯有中国共产党,她一经诞生,即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如今的“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展馆,就是对党领导下的白河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做出的最科学的诠释。什么是“三苦”精神?就是“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精神!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三苦精神”作为一座伟大的史诗级丰碑,必将激励后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石昌林,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初中教师,工作之余,酷爱读书写作,作品见于《中国乡村》《陕西诗歌》《瀛湖》《三秦文学》《陕西农村报》《安康日报》等。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因作者原因要求删除已发作品的,需向平台支付费用,每删一篇200元。
7、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