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看完你就懂了
文丨 优宝
作为一个老母亲,你是否期盼过自己的孩子只要再懂事一点就好,一点点就好。 你又是否用过羡慕的眼神看着那些让你觉得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如果自家孩子也能那样就好了,自己能省多少心啊,他们的父母每天一定过得很Happy吧? 孩子懂事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我想把它留给妈妈吃 一次, 央视记者去到河南一所希望小学采访。 午餐时间,一个小女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吃得津津有味,却一直不碰碗里的大虾。 记者挺纳闷的,今天的饭菜做得有问题?还是说这里的学生也会挑食吗?
他问小女孩:“午餐好吃吗?” 女孩咬着筷子,眼睛都笑弯了:“好吃!” 记者:“那些虾你怎么都不吃呢?” 女孩:“我一会儿吃。” 记者:“为什么要一会儿吃呢?” 女孩依旧笑着,但那双大眼睛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好像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女孩瞟了瞟四周没有回答。
后来校长告诉记者,女孩的妈妈春节前刚做了手术。 从那之后,学校发的牛奶、水果、虾,小女孩虽然自己很想吃,却都会留下来,带给妈妈。 她家里条件比较艰苦,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们都在外面一边读书一边打工,父亲更是常年务工在外。 家里就只剩下她和母亲互相照顾,但女孩并不觉得辛苦,因为她的家里也充满着爱。 这从女孩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出,那里面一直闪烁着光芒。 在后续的采访中,女孩开心地表示: “我长大了想当医生,救治更多的病人,因为俺妈身体不好。”
孩子懵懂而真心的温柔,似乎总能击中成年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么懂事的孩子,多好啊! 的确,但…… 内心好像总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咱家这次花了多少钱
这个9岁的小男孩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他差点失去了一条腿。 但幸运的是,男孩得到了及时救治,家人也都没有什么大碍。 医院里,男孩从麻醉中悠悠醒转,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问身边一直守着他的妈妈:“花了几万了?”
这孩子,病糊涂了吧?妈妈用轻快的语气笑着对孩子说:“咱家有钱,妈妈平时就是让你节约一点,咱们还有房子呢,还开车子呢!” 可男孩的态度却很坚决,他一个劲问妈妈,一定要弄清自己这场手术花了多少钱。 妈妈不得已开始骗他,那演技简直没有一丝破绽,男孩也终于放下了心理包袱,闭上眼睛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那一刻,不知道母亲感受到的是“孩子终于长大了”的欣慰?还是为孩子如此懂事的心酸。 同样我们也不知道,男孩心里是清楚妈妈在骗他,还是他宁愿相信妈妈说的都是真话。 毕竟,那些早早懂事的孩子都不好骗。相信男孩的父母也都希望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不让孩子担心生活的艰难。 这和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懂得赚钱的不易并不冲突。
但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常人更为敏感,他们会自己和父母打听,家里有多少存款?爸妈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每当此时,不少父母都选择顾左右而言他,用各种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避免正面回答这些“尴尬”的问题。 而大部分孩子最终也只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我家和有钱的同学家里没办法比,但应该是一个正常的普通家庭。可大部分家庭也难免商量家里的事情,说一些生活的琐碎,这些都会刻意避开孩子,直到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自行发现一些端倪。 家里简单的装修,多年未换的家具,逢年过节爸爸妈妈给一些尚未还清债务的叔叔阿姨家里送去的年货…… 周围种种都在逐渐强化甚至误导着孩子对金钱的认知,但他们知道父母不希望他们操心这些,所以孩子也就不再去过问。
在父母眼中,似乎就是突然某一天,感觉孩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有人称其为人生必经的成长,也有人称其为早熟,总之都是让父母感到开心、欣慰的。 可对于那些孩子而言,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别担心我,我可以的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这位妈妈没法赶在孩子放学前回到家里。 于是她在家里装了一个摄像头,并把儿子放学的时间设置成了闹钟。 这样一来当儿子出现在摄像头里的时候,手机上就会收到提示,她可以等儿子放学回家的第一时间跟他打招呼。 但是那天,她的手机刚好没电了,等到她再次打开摄像头查看录像时却发现——
男孩像往常一样冲进家门,对着角落里的监控摄像头兴奋地喊着:“妈妈,我考了97分!”他的兴奋并不是想对妈妈提出什么奖励要求,他只是想在第一时间和妈妈分享他的喜悦。 但是,本就空荡荡的家里今天却没有传出任何回应的声音,摄像头毫无反应。 男孩呆呆地站了一会,又压低声音说了一遍:“妈妈,我考了97分。”
然后,他坐在桌旁一个人默默看了好一会儿自己的卷子。 最后,打开书包,自觉地写起了作业。 妈妈感到很难过,手机充好电后她通过摄像头抱歉地对儿子说清了原因,但儿子却安慰她: “妈妈,不用担心我啦,我会乖乖写作业的。”
你在心疼孩子,其实孩子也在为了不让你心疼而心疼着你。 只是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与情绪总要有人去背负,太过懂事的孩子总会选择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强颜欢笑,明明是个孩子却成熟得像个大人,这无疑也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我到底该怎么对待他
写到此,自觉对懂事孩子的同情已经够多了,我反而开始同情他们的父母,或许因为我也是一个从小被人夸奖“懂事”的孩子。 这让我不由得开始感慨,做父母也挺难的,不做不行,做太好了也不行,做不够也不行。 但我想这就像那句话,一人难趁百人心。 如果说怎么做都会有问题,那么就不再去思考“我该如何”,而是去看看孩子希望如何,好好正视一下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人。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过不同的孩子需要不一样的教养方式: 对于不自信的孩子,他最需要的是在生活点滴中发现他的进步,并用语言说出来,及时给与鼓励和肯定; 对于过于自大的孩子,他最需要的不是打击,而是放大他的梦想,拓宽他的眼界; 对于那些对自己要求过高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让他认识到,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从而学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的不完美,甚至可以做到享受自己的不完美。 多和孩子聊聊天,多去了解下他的想法,自然就明白了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