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黄庭坚: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
人生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相遇,或擦肩而过,或倾盖如故。陈师道与黄庭坚的相逢,则更是一场不可预期的人生际会,芸芸众生里的二人终惺惺相惜。“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是黄庭坚多陈师道不渝世俗浮沉的赞论;“君如双井茶,众口愿其尝”,是陈师道终其一生对黄庭坚的推崇与敬仰。他们恰是相逢甚喜,一见如故,却又相隔千里,书信为桥。他们志同道合,彼此欣赏,相酬为乐。共处时他们相谈甚欢,分别后他们彼此惦念。那么,当黄庭坚遭遇贬黜之时,陈师道将如何帮助他度过人生低谷?流年似水,岁月蹉跎,当记忆散落成一地斑驳之时,黄庭坚又将怎样面对这生离死别的分离时刻?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这是一首诗歌的前一半,作者是陈师道,这首诗歌写什么?简单来说就一个字穷。我们以前读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文字,形容一个人家里很穷,往往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叫家徒四壁,穷得只有四面墙壁,也就是家里空空如也。陈师道形容他的穷比这更厉害,家徒四壁你还有四堵墙,但陈师道在这首诗里面,他四堵墙都不完整,所以我们一开始看到“断墙着雨”,至少有一面墙是塌了的,所以刮风下雨的时候雨就刮进来了,所以这应该是一件老屋,而且不是一般的老,老到了破的地步。读到这里,对陈师道也很佩服,他能把自己的贫穷描写到这种难以置信的地步,连家徒四壁他都做不到,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他的心情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下面两句就是“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我也有一点点想跟着大家去走进这个春天,与大家打成一片,享受这个春天,但是我总担心我出去回来了以后满脸满头都是灰尘。
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找了一个借口,陈师道住在哪里呢?住在徐州,徐州又不是一个黄山漫天的地带,偶尔出去一下怎么可能灰尘弄得自己满头满脸都是呢?所以我们就知道陈师道是在找借口,是他不想出去,因为生活的清贫让他失去了对快乐的追求。
这一年陈师道四十八岁,我们知道对于“穷”这个字很多人承受不住,那么当然也有人能承受住。如果能够承受住极端的贫困,那当然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陈师道就是一个生活于极端贫困当中,但是又能安然地面对贫困的这么一个人。我说这句话有没有例子来支撑呢?当然是有的。
陈师道为何不愿意穿从赵挺之家中借来的棉衣?
两年以后,也就是陈师道五十岁,就在这一年,朝廷要在南郊进行祭祀的典礼。我们知道祭祀的典礼第一要在郊外,第二是在半夜,这意味着这个祭祀的时间会非常冷。那么陈师道家里穷,他没有棉衣,他的太太就担心会冷,给他借了一件棉衣让他穿。陈师道一看太甜借来了棉衣,他就知道家里是没有的,那就问她这个棉衣是从哪里借来的?他的太太也就没有隐瞒他,说这个是从赵挺之家里借来的。陈师道一听说是从赵挺之家里借的棉,那我宁可冻死,我也不会穿,所以他就坚决不穿这件棉衣。那接踵而至的后果是什么呢?他感冒了,拖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去世了。
大家可能有点疑问,赵挺之这个名字有印象,因为他有一个儿子挺有名的,叫赵明诚,而他的儿媳妇更有名,就是李清照。那么陈师道和赵挺之是什么关系呢?连襟,也就是陈师道的太太跟赵挺之的太太他们是姐妹,他们都是一个郭家的女儿。那么陈师道为什么不能接受赵挺之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赵挺之出于个人的政治发展的考虑,曾经向朝廷弹劾过苏轼与黄庭坚。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密切,而苏轼更是陈师道心中的一个偶像。你赵挺之向朝廷弹劾苏轼与黄庭坚,那在陈师道看来,这不一定是个政治问题,可能是你的人品问题,所以陈师道一直就不愿意跟赵挺之家发生任何关系。
陈师道对黄庭坚非常热络,温暖如春
就是这么一个在赵挺之面前又冷漠又清高的陈师道,当他面对黄庭坚的时候,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了。
绍圣元年,公元的1094年,有谏官弹劾黄庭坚了,说他主修《神宗实录》,里面有许多诋毁熙宁变法的事,以及其他的一些不当的言论,从这个书里面找出了多少证据呢?一共一千多条。这一千多条事后证明有许多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但是事实上黄庭坚也没有多少辩白的空间,有谏官弹劾他以后呢,他就被贬为涪州别驾,涪州就在涪陵,黔州安置,黔州就在彭水县。黄庭坚到了这个地方,人生跌入了一个低谷,生活也失去了很多支撑,所以他就开始自己耕种来养活自己,他自称为“黔中老农”。
黄庭坚是戴罪之身去了这个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陈师道不仅不避,而且这段时间他跟黄庭坚的联系特别多,他一开始总是给黄庭坚写信,请人带过去。后来带信的人也不愿意带了,生怕连累自己,惹上麻烦,所以后来写信就略微少了一点。之后黄庭坚从涪州又转贬为戎州,也就是现在四川的宜宾,这个时候陈师道给黄庭坚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这封信我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一定会感动的。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尔来起居何如,不至乏绝否?何以自存,有相恤者否?令子能慰意否?风土不甚恶否?平居与谁相逢,有可与语否?仕者不相陵否?何以遣日,亦著文否?
读完这一段话,不用翻译,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应该被这一段充满了深情厚谊的关爱之心所感动。陈师道对赵挺之我们用八个字来评价,叫冷若冰霜,拒之千里,但是对黄庭坚呢?那是非常的热络,温暖如春,黄庭坚一定是陈师道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们的关系一定非同寻常。
先见诗歌后见人
有一种朋友叫志同道合,有一种遇见叫相见恨晚。陈师道与黄庭坚就是这样一对相识甚晚却又一见如故的挚友。“陈师传笔意,愿立弟子行”是陈师道到黄庭坚打心眼儿里的敬佩,让他们越来越惺惺相惜,“文章似扬马,欬唾落明珠”是黄庭坚对陈师道的赞赏有加让他们倾盖如故。先见诗歌后见人的他们,究竟在初次相遇时发生了怎样的逸闻趣事?又是什么原因竟然使得陈师道“破釜沉舟”“尽焚其稿而学焉”呢?
简单介绍一下陈师道,陈师道生于1052年,死于1102年。他是彭城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黄庭坚比陈师道大七岁,生于1045年,他死于1105年,他是洪州分宁人,也就是江西九江。我们知道宋代有个最大的诗歌流派,就叫做“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就是江西人黄庭坚。
那么黄庭坚和陈师道最初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呢?这个问题,学术界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认为他们在元祐元年,也就是公元的1086年这一年相见的可能性最大。这一年陈师道在京师,居住在京师稍微偏远的陈州门。黄庭坚也来京师,所以两个人相识了。这一年,陈师道三十五岁,黄庭坚大他七岁,也就是四十二岁。见面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是在国内颇有名气的诗人了,在两个人没见面之前,其实都读过对方的诗歌,尤其是陈师道读了大量的黄庭坚的诗歌,对黄庭坚十分地佩服。
这一年夏天的某一天,陈师道早早地做了准备,把自己历年写的诗歌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份,总数超过了一千首,厚厚的一叠。然后就去黄庭坚下榻的地方,去拜访黄庭坚。黄庭坚一听说陈师道来了,大喜过望,然后把陈师道引进来以后,稍微寒暄几句。陈师道就把这厚厚的一叠诗递交给了黄庭坚,黄庭坚对陈师道说,这么多的诗歌,一时间看不完,我先留下来慢慢看,我们先来喝上一杯。
两人就开始喝了,陈师道稍微喝了几杯以后,就感慨地说,此前我们两个人有缘知名,无缘见面。直到现在才见面,确实有点晚了,但是我觉得诗人与诗人之间见面,不在于年龄的早与晚,而在于他的诗歌创作有没有成熟,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见得正是时候。陈师道还没有等到黄庭坚对他的这段话有所表态,他就写了一首诗:
相逢不用早,论交宜晚岁。平生易诸公,斯人真可畏。
见之三伏中,凛凛有寒意。名下今有人,胸中本无事。
神物护诗书,星斗见光气。惜无千人力,负此万乘器。
生前一樽酒,拨弃独何易。我亦奉斋戒,妻子以为累。
子如双井茶,众口愿其尝。顾我如麦饭,犹足填饥肠。
陈诗传笔意,愿立弟子行。何以报嘉惠,江湖永相忘。
“相逢不用早,论交宜晚岁”其实是给他们的认识很晚做了一个解释,诗人相交不一定那么早,深度的交往一定是需要到了一定年龄以后才有可能的。“平生易诸公,斯人真可畏”,我平时见过很多诗坛的人物,但是只有你让我感到敬畏。所以“见之三伏中,凛凛有寒意”。这几句话把陈师道对黄庭坚的这种为人为师的感觉已经说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了。“陈诗传笔意,愿立弟子行”,我现在写诗,我用我的笔来表达我的意思,我希望能够成为你弟子中的一员。
黄庭坚还真没有想到陈师道一上来就来了这么一首“滚烫”的诗歌,而且居然要拜自己为师,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说。毕竟是诗人,诗人不知道怎么时候的时候,那就写诗,我们看一下黄庭坚的回诗:
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
日晏肠鸣不俯眉,得意古人便忘老。
……
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
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
“陈侯”就是指陈师道,什么叫做“学诗如学道”呢?其实就是说陈师道对诗歌创作非常地虔诚,一直在努力,简直把诗歌当作自己的宗教。他的诗歌是另一种风格,就好像到了秋天在草丛中蟋蟀发出的这种声音。从这两句我们就知道黄庭坚在见陈师道之前不仅仅读过很多陈师道的诗歌,连陈师道的创作特点他也知道,因为“又似秋虫噫寒草”,这其实是指代了一种创作方式,叫做“苦吟”,具体到陈师道身上,更有一个典故,叫“吟塌”,就是古人可以坐,可以躺的这么一个木质的家具。据说陈师道每次出去游览的时候,如果头脑里突然有了诗句,只有一句,但这一句前后还没有,他马上就停下了游览,急急忙忙地赶回家,用被子蒙住自己的头,躺在榻上,家里的人都知道这时候他要写诗了,一点别的声音都不能听到,所以就把家里的猫,狗都赶出去。这个时候的陈师道一点外面的声音都不能听到。过段时间以后,陈师道想好了,掀开被子,从榻上坐起来,一首诗就一挥而就。
我们从陈师道写诗,我们知道诗人有的时候脾气是有点特别的,因为他们往往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黄庭坚对他也很了解的。所以“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他说我很多次想给年轻人来说一说关于诗歌的话题,但是我“九度休”,我想说几乎都没有说,因为大家不一定能够跟我产生共鸣,但是今天非同往日,这个当然有夸张,也就是在那么多的青年诗人当中,终于有一个诗人,当髯就是陈师道,他是当然能够明白理解我的诗歌的一些理念。这是对陈师道的赞美,也是唯一的,陈师道对于黄庭坚的赞美也是唯一的。两个唯一在一起,那当然情感的温度会积聚地上升。
陈师道读了黄庭坚的诗,他有些感愧,既感动又愧疚。感动的是黄庭坚对自己为人,为诗的评价那么高,愧疚的是陈师道对自己的创作一直不满意,他更向往的是像黄庭坚的诗歌,也就是如“双井茶”一样清香四溢的一种风格。
与黄庭坚的相识成为成为陈师道诗歌创作的新起
这一次的见面对黄庭坚的意义可能还不那么大,但是对于陈师道的意义来说就非同寻常了。与黄庭坚相识以后就成为陈师道的诗歌创作的一个新的起点,过了若干年之后,陈师道写信回忆到这点,还是情不自禁,我们看他回忆的这首诗歌:
当年阙里与论诗,晚岁河山断梦思。
妙手不为平世用,高怀犹有故人知。
他说当年我们在京城一起讨论诗歌,这么多年过去了以后,我们依然是各自不得志。自己还能坦然对待,但是他知道黄庭坚的才华特别突出,所以“妙手不为平世用”,像您这么一个大才的人,居然不为这个时代所用,对黄庭坚怀才不遇充满了同情,甚至隐含了对当时朝廷的不中用黄庭坚的不满,而后一句又表达了深厚的友情“高怀犹有故人知”,而你这么一个高妙的胸怀,我是知道的,不是整个世界都不了解你,至少我是知道的。陈师道在黄庭坚面前他最想担当的角色,那就是平生的第一知己。
陈师道为何“过壮未仕”
陈师道与黄庭坚的情谊源于他们的意气相投,二人一心专注于诗歌唱酬,无关家国天下。虽然他们对文学艺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但却并不一定文人字许。无心仕途的陈师道坚韧刚强,不屈服于人,仕途坎坷的黄庭坚求新求异,不喜与人同,“此生精力尽于诗,末岁心存力已疲”道出了陈师道内心的呼声,他们的感情建立在彼此欣赏的精神共鸣上,也伴随在相互慰藉的蹉跎岁月里。那么,他们在仕途上又遭遇了哪些波折呢?
我们从他们的诗歌里面读到他们的交往,很少谈政治,而主要谈诗歌,那是因为政治这个话题不是他们能谈就谈的,而友情的这个话题是永远也谈不完的。陈师道因为性格的原因,仕途就更为不畅,他年轻的时候就拜见了曾巩,曾巩对他非常欣赏,非常赏识,曾经也一度向朝廷推荐他,结果朝廷说他是个白衣,就是没有功名,没法用,所以他的仕途一开始就遭遇了挫折。
一直到见到黄庭坚的第二年,也就是元祐二年,公元的1087年,陈师道才在苏轼等人的推荐下,出任徐州教授,徐州就是他的家乡,徐州教授也就是管理地方上的教育与文化的事务。苏轼等人联合推荐的这个推荐书里怎么评价陈师道呢?说他:
文词高古,度越流辈
说他的文学的创作能力在当代的年轻人当中是一流的,但是事实上他的结果又怎么样呢?说他:
过壮未仕,实为遗才
这么一个文坛的当代的高手,过了壮年还没有来做官,他说那真的是浪费了一个人才。那么大家就要问了,陈师道为什么“过壮未仕”呢?也就是该出仕的年龄,青壮年的年龄,没有踏入仕途呢?我想这里面主要是性格原因,当然这个性格又与时代有关。《宋史》的《陈师道传》有这么一段话:
熙宁,王氏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
那么什么是“王氏经学”呢?其实就是指的王安石的新学。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组织一些人来重新审定经义,编写了一本大书,叫做《三经新义》。然后再熙宁八年,把这个数作为“国标”颁发到全国。这个颁发全国是有效用的,也就是说你以后的科举考试,题目与答案必须遵守这个《三经新义》的要求。但是并不为当时很多人接受,比如好所苏轼就曾经大力地抨击过。陈师道有没有抨击呢不知道,但是陈师道即便没有在语言上抨击,也有行动上的反应,他的行动反应就是我不掺和这个事,进士要考这个东西,我就不考你的进士,我也不当你的官员。本来是陈师道这段年龄正是考进士,入仕的。因为他这么一个抗拒的态度,加上他这么一种独特的个性,所以这段时间“过壮未仕”了。因为他的这个性格,所以直到了三十六岁,陈师道才出仕,而且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徐州教授。
痛失文坛顶梁柱
友情的表达有千万种,“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关心生活和生命是朋友之间最质朴的情感。“我诗浅短子贡墙,众目俯视无留藏”,互相钦佩和推崇是知己之间最认同彼此的情谊。陈师道和黄庭坚既是口传心授的师徒,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然而再身后的感情也抵不过“生死”二字。陈师道因染风寒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那么黄庭坚将如何面对挚友离世的切肤之痛?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写下了“年来鬼崇覆三豪,词林根抵颇摇荡”这样的哀叹之句呢?
在元祐年间,陈师道要拜黄庭坚为师的时候,陈师道已经是诗坛小有名气的诗人,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愿意放低身段来心向黄庭坚学习,那是真正地意识到自己诗歌的问题,也真正地意识到了黄庭坚诗歌的价值。黄庭坚虽然对于陈师道来向自己拜师没有拒绝,但是他也一直没有以老师自居。惠洪的《冷斋夜话》里面曾经记载了一段话,说又一次他问黄庭坚,说当代诗人里面谁最优秀啊?黄庭坚说当然是陈师道。这是黄庭坚对陈师道诗歌的评价。陈师道对于黄庭坚的诗歌评价也很高,我们来看陈师道的一首诗:
我诗浅短子贡墙,众目俯视无留藏
句中有眼黄别驾,洗涤烦热生清凉
人言我语胜黄语,扶竖夜齐燎朝光
先说个典故,“子贡墙”这里面出自于《论语》,子贡曾经感叹老师孔子的学问就像一面高高的墙,我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就是我的诗歌又浅白,意思也比较短,面对着黄庭坚就好像当年的子贡面对着孔子一样,这对于黄庭坚的评价够高了吧。这两个人都是骄傲的人,这两个骄傲的人一旦认同了对方的时候,却都那么谦虚,所以大家就能够看出友情的力量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到了建中靖国元年的秋天,也就是1101年的秋天,当时的黄庭坚在荆州,他想起了自己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秦观在广西去世了,还有一个就是陈师道,他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现在也不知道,所以就写了一组诗歌,其中有一首是这么写的: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味,西风吹泪古藤州
陈师道担任的最后的一个官职叫秘书省正字,所以这个“正字”就是指陈师道,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解决温饱,他还挨饿吗?他还受冻吗?因为他活着的朋友里,他只有关心他,因为“西风吹泪古藤州”,秦观已经在广西的藤州去世了,关心陈师道的温饱,其实就是关心陈师道的生命。
我们知道友情的内涵虽然有很多,但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关注一定是友情内涵当中最有力度的内涵,黄庭坚当时在荆州,自己还在流离奔波当中,而且身患多种疾病,但他关心的是陈师道的温饱。“温饱”两个字多么普通,多么平凡,但是在这一个时刻,它的出现又是多么的温暖,多么地感动人心。其实在这之后没有几个月,陈师道就去世了,在两年之内黄庭坚的三个朋友,当然还有老师身份的比如说最先是秦观,然后是苏轼,接着是陈师道先后去世。陈师到去世之后,现在还查不到黄庭坚写过什么追悼词,但是他写过一首诗歌,把对于秦观、苏轼、陈师道去世的悲凉都写在里面了。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
年来鬼祟覆三豪,词林根底颇摇荡
天生大材竟何用,只与千古拜图像
“覆三豪”,三个豪杰是谁呢?秦观、苏轼、陈师道。这三个人去世了,这个文坛也就失去了柱梁了。苏轼月秦观的影响力,我想大家一般不会有什么异议,那么在黄庭坚眼里,陈师道完全是可以跟苏轼和秦观来相提并论的、虽然这首诗歌写了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当中最后去世的是陈师道,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是因为感叹陈师道去世再联想到苏轼和秦观的去世来写的,所以陈师道在这首诗歌里面的分量相当地重。
孤独的黄庭坚此后撑了三年多一点,也就告别这个世界了。在没有陈师道嘘寒问暖的日子里,黄庭坚大概只能一边一边地温习着陈师道当年对自己的温暖关怀。我相信黄庭坚最后的日子就是用这种一点一点的回忆在支撑着自己,我们真的应该相信深厚的友情可以一直陪伴到人生的终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