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老照片】1867年上海吴淞某洋行客运码头

这是一张附有原注“Pavilion at Woosoh Yanktsekiang  1867” 的老照片。(图1-1)

图中超出很多当时常规规制的“多边临水月台七开间五进深两层盝顶燕尾脊独立建筑”(图1-2)引起我的好奇。

这座建筑我是第一次见到,哪怕是类似的建筑以前也没见过。

识别这张老照片,先从原注释入手。

前提为“假设原注是正确的”:根据原注所含内容再去证实。通过不断地假设验证,再假设再验证,逐步还原真实。

照片拍摄的时间为1867年:当时的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天津条约》和 《北京条约》(1860年),中国不仅允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而且还增开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地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由于当时洋人在中国的对“汉语”的译名比较乱, 相对比较科学简单的威妥玛拼音法1867年才出现,虽与拍照时间同年,这种拼音法当时是否被人接受尚不得知,因此要求照片的注释者用“威妥玛拼音法”有点苛刻,何况当时的英国雇员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西洋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母语,用自己的母语注写中国的“小地名”是很正常的。

下面分析原注:

“Pavilion”:英语。在这里可作“楼”或“阁”理解。

中。英语多写作“Yangtse-Kiang”其中的“Yangtse”是多种外语“长江”的拼写。

“Woosoh”一词在规范的地名译名对照中未能查到。根据当时洋人对中文地名的注音,“Woo”是接近“无”“吴”的发音;“Soh”中的“h”是对前一个元音字母的“鼻化”,可在“叟”音向“嗯”“嗡”“嘤”过渡。其中“松”音,比较容易和“扬子江”联系在一起,也就是今天上海黄浦江汇入长江的“吴淞口”。

吴淞口因更早的吴淞江入长江口而得名,由于历史上河流淤积疏导开挖,河道变化很大:原本作为吴淞江支流的黄浦江成为主流,吴淞江成了支流,入沪后到外白渡桥与黄浦江汇合处一段改名为“苏州河”,苏州河汇入黄浦江,流入长江,入江口仍被称作“吴淞口”。吴淞口左岸有古镇“吴淞镇”。(图2)

吴淞镇以吴淞码头闻名。吴淞码头长期由官私合办的“漕运帮”主理。上海开埠后,洋人进入航运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航运系统”。开始阶段多为“英国商人经营”。那里曾是远洋客轮接驳船的抵达终点和运送远洋旅客的接驳起点。也是长江航运的停靠点,同时也是去往附近沿海重要城镇的客运码头。

我们再看图1照片中的建筑。

该建筑是中国传统大型建筑少见的“二层盝顶”楼(为便于叙述后均称“盝顶楼”)。

盝顶建筑的特点为平顶,有四条正脊围成平顶。用于殿阁的顶部是封顶的,但用于仓库的、井亭的就不用封顶,而是露天的。盝顶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的建筑中很多房屋都用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钦安殿,中南海瀛台的翔鸾阁都是“盝顶”,不过这两处建筑盝顶的宽度很窄连“一进深”的距离都不到,究其原因:可能是平顶面积过大难作防水处理。

图1照片中的“盝顶楼”如果是封顶,其平面面积大约是“五开间X三进深”。这样大平面的屋顶依据当时的技术水平,且在多雨的上海,很不容易处理好防水。还有一种可能:盝顶中间是露天的,四边都是“人字坡”屋顶。从“盝顶楼”打开的槅扇门看不到里面透光,可以推想这座盝顶楼应该是封顶的。如果是封顶的,根据图中建楼所用木质梁柱枋栏的口径,很难用那种规格的木材承载如此大面积的平顶。最有可能承受大面积平顶的樑就是“工字钢”。工字钢在当时的国内属稀罕物,最有可能使用的应该是“洋人”。

这座盝顶楼建在几乎是四面环水的堤坝端头。楼外临水设石条护栏,并辟有多处台阶式登陆码头,和中国传统的“接官码头”完全不同。(参看图1-2)说明此地不完全是为“中国老百姓”服务的。

该楼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一层阔边中段三间,设落地槅扇门,两侧各设两间中辟木窗棂粉墙,窗棂外形很有特色:靠槅扇门为“带中央方孔方窗”;靠拐角为“带中央方孔圆窗”。宽边中段设三间落地槅扇门,两侧各设一间木窗棂粉墙。窗棂为带方孔八角窗。二层外设护栏,内均为木扇槅门。(图1-3)这里毕竟不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漏窗”,也不像登高远眺江水的名胜,在拐角粉墙辟窗为透光,为示“正规”,窗形一般不会有太多变化。

不过这几处窗户的形状体现了中国传统几何图案的吉祥寓意:所有窗户中间都有“方孔”,把三种窗户联系在一起。“圆窗”形如“孔方兄”,有:“中规中矩”,“招财进宝”,“天地人和”的含义;“方窗”:“方方正正”“内外一致”“始终正规”;“八角窗”:“四通八达”“八面来风”,“八面圆通。从这些窗户的形状中,似乎读到了中国商人的“生意经”。

盝顶楼宽边二层顶檐下设匾,字迹不清,第一个字可能是“大”或“太”。一层外护栏挂有一长方形“旗”,旗帜上似乎有图案。(图1-4)此若是大清水师机构,漕运航帮,民间河运航运“码头客货栈”或关卡税署,门外一般插挂多面旗帜,少不了“大旗杆”,常见带齿边“三角旗”和“方旗”。

这面独立的旗帜很可能是“洋人旗”。

这座建筑阔七间进深五间,如果是民间用房,其规格有点“僭越”。当时敢作出破规矩事的恐怕只有洋人了。

盝顶楼临水打开的门前有一群人,可以分辨出多位“僧侣”,或坐或立,或双手合十,或盘坐念经;船上一站立者疑为“洋人”,一为“洋服国人”。由此可看出这些人是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为同一目的来此。(图1-5)

由僧人联想:这座盝顶楼会不会是寺庙?

尽管从开启的槅扇门看不清门内陈设,仅从盝顶楼周围无任何寺庙附属建筑的环境看,不可能是佛寺。对僧侣在此出现的合理解释:他们可能是等待登船去往“普陀山海天佛国”的僧人。

原注释中的“Woosoh”会不会是吴淞江的某一河段,不是紧靠吴淞口的“吴淞镇”或“吴淞码头”?

根据《南京条约》上海开埠后,“上海老城”北边的黄浦江边就成为外国列强竞相争夺的殖民区域,“外滩”(Bund)逐步形成,并沿着黄浦江向下游延伸,同时沿苏州河两岸向上游方向方展,在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展拓英租界条约时,文本中就出现了黄浦江(Whang Poo River)和苏州河(Soochow Creek )。很显然,这些重要的“大地名”已经确定了正规拼写,“woosoh”不可能和“Whang Poo River”(黄浦江)和“Soochow Creek”有关,而是更接近“Yanktsekiang  ”(扬子江)。由于吴淞镇迤北“吴淞口”,江面宽阔,水波浩渺,与长江无缝汇合, 把“woosoh”推断为“吴淞”是有道理的。(参看图2)

另外有一张《Bund in 1849》的画(图3),绘出了当时已初具规模的外滩全景,依照图中的建设环境,已无可能有图1盝顶楼的存在环境。

从图1照片表现的“盝顶楼”,建筑外观较新,无明显破损,参照照片拍摄的时间背景,可以推断:盝顶楼有可能是1860年以后,洋人在上海开办的一处吴淞客运码头。

如果“盝顶楼”是“吴淞客运码头”,根据图1中呈现的设施,是否和客运码头吻合?

水边多台阶码头便于多船同时停靠。

四周设护栏通道便于疏导人流。

楼设“槅扇门”便于对旅客的查验和分流。

二楼可能是茶楼供旅客或接客候船时休息。

由于黄浦江受枯水期或潮汐涨落影响,当时有的大轮船无法靠岸,这就需要“接驳船”运送旅客。盝顶楼同时起着“等候接驳点”作用。

这些设施完全符合码头的基本功能。

这种设在码头的建筑为什么罕见?

我认为可能是“实用性”不够,不能满足“码头”更多的功能,很快被更实用的“趸(dn)船”取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