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有乾坤 (《语言文字报》2017年9月1日)
字里乾坤大,汉语魅力多——我的开学第一课江西省大余中学 程秀全开学语文第一课,必须提出语文学习的要求,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展现语言的魅力,让他们爱上语文。通常,我会讲三个字,一“惑”一“乖”一“柳”。“惑”,从造字法的角度看,它是形声字,同时又是个会意字。“或”是声旁,表读音,“心”是形旁,表意义。“或”是或者、或许的意思,表选择,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心”字上面一个“或”,即表选择的多样性;这个“惑”字所表达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内心的选择过多的时候,这个人就容易迷惑。想想,是不是这样呢?兵法有言,“围师必阙”,即包围敌人的时候,要留一个缺口,让敌人可以从这个缺口逃走;这样,他们必无斗志。否则,敌人没有生的希望,必有死的决心;置敌人于死地,有可能让敌人振奋,破釜沉舟,决一死战。我们学习也是如此,必须让自己不“惑”——除学习之外没有选择。只有一个方向,只有一个想法,在学习中做到心无旁骛,一直向前。执著于一事,方可成事。“乖”是什么意思?相信同学们马上想到大人表扬孩子的话:“你真乖!”“乖”是乖巧、机灵、驯顺的意思;我们说一个人“乖”,往往是表扬。但我们稍作深入一点的考查会发现,“乖”还有与乖巧、机灵、驯顺相反的意思,如“时乖命蹇”这个成语,“乖”与“蹇”同义,是困苦、不顺利的意思;《红楼梦》写贾宝玉出场的《西江月》词:“行为怪僻性乖张。”“乖”为“违背”“不一致”的意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我们的汉语词义引申除正向引申之外,还有反向引申,“乖”便是“反向引申”。你“违背”“不一致”,我偏要让你驯顺、乖巧,这反映出我们这个民族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那种坚韧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你不驯顺,我偏要让你驯顺!这种韧性与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是否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呢?我希望孩子都能成了一个“乖”人!在古诗文中,“柳”这一意象我们太熟悉了,它与离别相关。“柳”与送别、离别与相思有什么关系呢?细细说来,有三:一方面因为“柳”与“留”二者读音相似(音似),一方面又因为“柳”随风飘拂与人举手告别和伸手挽留在形态上相似(形似),再一方面又因为“柳”横插竖插甚至倒插都能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送别的人希望游子离开故乡能如“柳”一样随处皆可安身的祝愿相似(神似)。因而,“柳”“杨柳”这一意象,在诗中便赋予了送别、离别的含义。我们能发现,“神似”在前面两种说法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并两种尚属表面,着眼点在送别之时;“神似”着眼点则不仅在“送别之时”,更虑及到“别离之后”,远走他乡者的生活境遇,并表以深切的祝福,思致显得更为细密,情感表达也更为浓厚。之前,你们应只知道“音似”,或者竟也知道“形似”;高中,我们语文的学习、文学的体会,就必须达到“神似”的境界了。这是挑战,也是魅力所在。开学第一课,我只讲三个字,希望学生学习不“惑”有“乖”劲,体会语言能由“音”到“形”再到“神”,充分感受汉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