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雕花鸟、雕美器,他却雕出了世间百态,小人物的悲喜
身材枯瘦、骨节突出、面容苦涩,李先海的木雕不仅表现出小人物对不幸命运的抗争,也是他雕刻人生的真实写照。
《教书先生》,刻画了一个典型的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形象:面容清瘦、衣衫简朴
就像北京有个雕塑村宋庄一样,成都的三圣乡也是一个雕塑家扎堆的地方。木雕大师李先海已在乡里待了10多年,算得上是一位资深的“乡漂”。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如约去拜访他的路上向多位当地人打听,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过他的名字。加上他的工作室就是一栋外观十分普通的农家小院,院门前又没有像别的雕塑工作室那样挂着大大的牌匾,找到它颇费一番周折。
雕刻“民国风”
虽然先前已经知道李先海是一位“平民艺术家”,但见到他时,还是被他的“平民”形象震了一下:他穿着灰扑扑的夹克,鸭舌帽外露出杂乱且有些油腻的头发,满脸胡渣,让人想起来时路上碰到的老菜农。不过在和他握手时,却分明感受到他手掌的粗糙和虎口的力量,那是长年累月拿刻刀的结果,也是他木雕大师身份最好的证明。
李先海
李先海话不多,寒暄几句后就带我们来到他的作品“展览室”——其实就是几个普通的房间,里面没有任何布置,白墙壁上的道道污痕赫然醒目。一件件木雕作品就随意靠墙摆放着,摇上课铃的老师、锄禾的农夫、望闻问切的老中医、吆喝的磨刀匠……与常见的人物雕像不同的是,他们穿着长衫、身材扁平、骨节突出、枯瘦如柴,张开嘴,定会露着几颗歪斜的牙齿。
“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的平民形象。”李先海说,在中国雕塑界,民国时期的小人物一直被忽略,他想补上这个空白。
为了揣摩人物的状态、感受和情绪,他除了经常泡在各种介绍民国时期的书中,还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在成都,从民国时间到现在,茶馆文化都很发达,茶馆成了当地人会友娱乐的场所,十分热闹,里面有打麻将的,说书唱戏的,按摩捶背的,算命看相的……完全就是川西民间百态的缩影。
《老茶馆》即是李先海骑着电瓶车走街串巷,在深刻观察了茶馆里的众生相后创作的雕像群。作品共5件,分别刻画了倒水、端茶、算账、吃面、喝茶的人物形象,诙谐生动,在后来浙江东阳举行的中国木雕创作大赛上一举获得金奖,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待抗战胜利时》,刻画了一位地下党员打电话告诉妻子抗战胜利消息的情景,他们脸上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然而,如今仍有一部分人对李先海的雕塑作品不以为然,认为那些干瘪枯瘦的形象本身就是倒霉的象征,难登大雅之堂。
“在中国,打(雕刻)肖像的人多如牛毛,我要做就做不一样的东西,别人怎么看,我管不着。”在李先海看来,只要作品有思想,能打动人,就是好的艺术品。
从观音到平民
李先海笑言自己是个“三无人物”: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没有师承某位大师,没有皈依任何艺术流派。就连他走上木雕创作这条路,也是一次“意外”。
40岁前,李先海一直生活在重庆奉节,在当地一家氮肥厂当铲煤工厂。那时的李先海,人生理想是当一名画家。为此,下班后经常不顾身心疲惫在煤油灯下练习素描到深夜。
1984年,雕塑家赵树同受白帝城博物馆的邀请到奉节创作雕像。听到消息,李先海想方设法主动跟赵树同套近乎,请他指点自己的素描作品。“你的素描基础很扎实,如果搞雕塑,可能会大有建树。”对于完全靠自学的李先海来说,能得到大师的肯定,自然喜不自禁。加上之前干过几年木工,对木雕容易上手,于是李先海放下画笔,拿起刻刀雕起了观音像。
《老茶馆》刻画了四川老茶农中倒水、端茶、算账、吃面、喝茶的人物形象,诙谐生动
10多年后,李先海的观音像在奉节已经小有名气,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职来到成都,租了一间破旧的小屋栖身,白天外出沿街叫卖雕像,晚上继续雕刻。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李先海的观音像并不好卖,他很快就花光了积蓄。最困难的时候,他连70元房租钱都交不起,被房东赶出来后流落过街头,睡过桥下,尝尽了人情冷暖。然而,比没钱更让他感觉沮丧的是,别人的取笑、拒绝,还有开出的低得让他无法忍受的价格,都一点点地磨灭了他的自信。
《更夫》,面部刻画细腻,仿佛能听到他的吆喝声。
一天傍晚,在外奔波了一天的李先海又带着饥饿与失望往回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一角,他看见一群人围着看热闹,好奇心驱使他挤了进去。
那是一老一少两个卖唱的民间艺人,老人是盲人,坐在凳子上拉二胡,旁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唱川戏。二胡传出的忧伤曲调和小女孩稚嫩的嗓音结合,听起来像是求助的哀号。曲终人散后,小女孩子捡起个别好心人扔下的零钱,拉着爷爷消失在城市的夜幕中。
《川西老农》,顶着烈日干活,一瓢凉水解渴,刻画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回到住处,李先海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小女孩那撕心裂肺的唱腔和无助的眼神不停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创作冲动油然而生,李先海决定用乌木来雕刻出这让他感同身受的一幕。
这是他以前从未雕过的题材,前后花了2个月才雕刻完成。作品取名《小川戏》,在当年举办的第9届全国美展上获得了优秀奖。李先海终于找到了久违的自信,此后,他不再雕刻观音像,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题材,表现小人物的命运沧桑,开创了以枯瘦为美的独特风格。
一个向后退的人
李先海有一件名叫《苦旅共甘泉》的作品,每次看它,眼里都充满了柔情。作品刻画了一位知识分子正在挑灯夜读,在他旁边,妻子默默地纳着鞋底。李先海说,创作这件作品,是有感于妻子小红陪他共度那段艰难的岁月。
《苦旅共甘泉》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李先海说,他至今都还改不掉这样的习惯:家里米缸里的米刚吃完一半,他就开始催买米,不然就心慌,看到重新装满后才踏实,“以前穷怕了,也饿怕了,给自己内心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每当拿起刻刀雕刻那些小人物,总感觉是在雕刻自己。”
或许正是因为曾经经历的苦难,如今李先海仍然过着完全不讲究艺术家风雅的生活:出行骑电瓶车,担粪种菜,饲养鸡鸭。他不喜欢应酬,从不带手机,凡是找他的电话都是小红接,常常让一些不知情的人误认为他摆架子。
“他只喜欢整天和木头打交道,一切对外联系都是我在做,就像是他的经纪人一样。”妻子小红无奈地说。2014年第12届全国美展开幕前,组委会向全国征集作品。李先海原本不想参赛,后来在小红的“逼迫”下创作了一件表现民国时期婚礼的《圣殿烛光下的婚礼》应征,作品小样和照片寄出去后,他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圣殿烛光下的婚礼》,表现出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向往婚姻生活,又对包办婚姻不满的矛盾。
直到半年后,小红接到作品入围通知,他才猛然想起。不过,李先海一点都没有兴高采烈,只是简单说了一句“知道了”,就回到工作室继续雕刻。“
采访结束,李先海和小红送出院门。问李先海为什么不像当地其他雕塑家那样在门口挂上牌匾,他没说话。旁边的小红说:“以前挂过,后来旁边的公园热闹起来后,经常有游客看到牌匾就想进来参观,他不好意思拒绝,把自己搞得很烦,后来就被他取了。”
就在小红和我们说话时,李先海自个走开,挽起裤脚,跳到旁边自家的地里摘菜去了。
文│ 谢凯 图│ 李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