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欣赏】1979年电影《傲蕾一兰》两首插曲

《傲蕾·一兰》是汤晓丹执导,张玉红、仲星火、童芷苓等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17世纪中叶,傲蕾一兰参加了御俄寇卫国疆的殊死斗争。在这场严酷斗争中,从一个天真无邪的达斡尔少女成长为带领自己部落、民族与俄寇血战到底的巾帼英雄。影片于1979年在中国上映。

【故事梗概】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派遣波雅尔科夫以经商交友为名,侵入中国精奇里江畔,绑海报(共5张)架达斡尔族代表希尔奇伊。希尔奇伊的女儿傲蕾·一兰率领部落英勇抗击侵略军。波雅尔科夫提出以一兰作人质,可放回希尔奇伊。一兰毅然前往,但她的父亲已遭毒手,自己也身陷敌营。一兰的未婚夫奥布库率领部落继续与侵略军战斗。在莫斯科近郊的监狱里,一兰受尽折磨,度过漫长的七年。沙皇又派远征队押解着一兰,入侵中国。在雅克萨城堡,一兰遇到双目失明的母亲安达金,母亲不惜舍身毒死看守,营救一兰逃出魔窟。侵略军指使收买的叛徒散布谣言,诬蔑一兰早已投降沙皇,一兰因而失去部落的信任,甚至奥布库也和她决裂了。远征队的哥萨克士兵叶菲姆卡潜逃至赫哲族地区,遇到奥布库,向他讲述了一兰在莫斯科监狱坚贞不屈的情景。奥布库懊悔不已。这时,恰逢一兰赶来联合赫哲族兄弟,一对恋人欣喜重逢。正当一兰的部落惨遭包围,一兰准备决一死战之际,清廷的援军和各部落兄弟赶来,士气大振,侵略军的头目斯杰潘诺夫被一兰射死。锣鼓齐鸣,抗俄英雄傲蕾·一兰接受清廷嘉奖,身穿御赐盔甲,回到自己的故土。

激发叶楠产生创作《傲蕾·一兰》的冲动的是北京黄寺的一座石碑。那座石碑是为达斡尔族一位领袖巴尔达奇而建的。巴尔达奇于1634年率众归附于清朝。在沙俄入侵中国黑龙江时,巴尔达奇曾抗击过侵略军。叶楠对于巴尔达奇的命运产生极大兴趣。不过,因为巴尔达奇比较早地脱离前线,没有参加达斡尔族军民歼灭斯捷潘诺匪帮的战斗,所以,他的经历不足以使叶楠创作出一部电影剧本。后来,叶楠从一份沙皇诏书中,发现有一位达斡尔少女曾作为人质被侵略军押到莫斯科。透过这位姑娘的事迹,叶楠产生了创作灵感,用五天时间完成了《傲蕾·一兰》的初稿。在前期搜集素材的过程,叶楠听说了一个传说故事:在沙俄匪帮入侵黑龙江时,一位达斡尔老妇人用有毒的穄子米饭与侵略者同归于尽。在创作《傲蕾·一兰》时,叶楠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作为一兰的母亲安达金的原型。

导演汤晓丹认为,《傲蕾·一兰》是一部历史正剧,不能处理成生活的喜剧或一般的家庭悲剧,尽管它在个别场景中包括了那种因素,它表现的应该是数百年前横跨欧亚、几个民族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了能真实地再现那段历史,他决定用摄影机揭露沙俄惨绝人寰的暴行,还历史本来面目。

因为影片故事反映的民族多、人物多,涉及真人真事,为了遵循历史的本来面貌,汤晓丹带主创人员到各地图书馆、文史馆查阅文字资料。但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没有文字,留下的历史资料太少。于是,他们跋涉一万一千公里,走访了松花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到原始林区,在达翰尔、鄂温克等偏僻的旗深入生活一个半月,与当地少数民族同吃同住;在密林深处步行八小时,以进一步了解鄂温克族放牧“四不像”的情况;为熟悉黑龙江的自然风貌,他们沿黑龙江南岸实地观察,行程达一千里。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给了他们很多启发,而少数民族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为他们拍摄影片塑造人物找到了依据。他们根据这些收获和仅有的文字资料以及剧本的提示,在不违反兄弟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对影片进行了必要的构思 。

傲蕾·一兰的扮演者张玉红是哈尔滨歌剧院的演员,当时初登舞台,没有演戏经验。但在接触中,汤晓丹感到她脸部轮廊线条粗硬,具有达斡尔族的形象特色,而且她在练习武打时进攻能力强,体力好,因此决定启用她来演女主角。为了使影片更加真实,他们选用了少数民族的同胞来扮演片中对应民族的角色,比如扮演达斡尔猎手的就是达斡尔族人,饰演鄂温克族头人的就是鄂温克自治乡的党总支书记,赫哲族头人则是由赫哲地区供销社的党总支书记扮演。另外,导演还专门请了十几位混血的中国群众演员扮演哥萨克匪徒,他们来自各工厂企业,从来没有演过戏 。

为了让演员接近角色,该片副导演带着演员前往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的山区,一边体验生活,一边排练“奥布库送定亲礼的问答仪式”,反复演给当地少数民族老乡们看,向他们请教。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导演让演员看了很多历史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因为张玉红是歌剧演员,导演根据她对音乐比较敏感的特点,在拍摄一兰与奥布库久别重逢一场戏时,特意把那场戏的音乐拿到现场播放,以触发演员本身的情感。导演还注意到,张玉红是初次拍电影,对工作环境不太适应,会因现场的嘈杂声影响创作情绪,所以在拍重头戏时,他特意保持现场安静,给演员创造进入角色的环境气氛  。

1978年6月,该片剧组赴黑龙江拍外景。按常规,外景至少要拍七个月,但根据当地气候,最多只能有五个月可以拍摄,而作为献礼片,影片在1979年国庆节前必须上映。为赢得时间,汤晓丹根据演员的戏把拍摄分成许多小块,每天两组同时拍摄,大的场面两组合并,双机拍摄。到当年11月时,影片完成了所有外景摄制工作  。

为了将数百年前的反侵略斗争更集中、更典型地再现在银幕上,汤晓丹动用了许多艺术手段。在拍哥萨克屠杀达斡尔男猎手,劈分妇女儿童的戏时,汤晓丹把剧本中的夜景改为阴天,以加强抑郁悲愤的效果,因为拍摄点天气变化太大,为了追求理想效果,四十多个镜头用了半个多月才拍完。在拍这场戏时,播放先期录好的音乐,从情绪上感染所有现场创作人员,摄影方面,以局部采光照明法,造成光比大、反差强,画面构图是由人物中景直接转换成大远景。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导演在拍摄前反复启发群众演员的民族感情,当他们哭声动天时才开动机器。镜头拍完后,演员们的哭声仍此起彼伏。而剪辑师为了渲染气氛,在导演分镜头的基础上,将一个达斡尔猎手下水的镜头分用了六次,磕头镜头分用了四次 。

为了创作该片的音乐,王云阶两次到黑龙江和内蒙古体验生活,向达斡尔族学习民歌,还根据影片内容的需要,特意请民间歌手教他一些带有战斗性的音调,也向女歌手学习了达斡尔族妇女哭的音调,作为创作一兰痛哭双亲的音乐主题的参考。在创作音乐时,他分析研究了所学到的民歌的类型和音调、节奏特点,根据影片需要,写了先期录音的歌曲和舞曲。他原本在舞曲中引用了一段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学到的“罕伯舞”的乐曲,但是有的达斡尔族演员说那是鄂温克族的。为此,他专门向少数民族的音乐专家求教,却得到三种不同答案,为防止犯张冠李戴的错误,他只得另外创作了一个曲调 。

在创作用于表现一兰在沙俄监狱中坚贞不屈、思念亲人时的歌《一兰永远不变的心》时,王云阶回忆起20世纪30年代自己因为教唱《国际歌》而被关进牢狱的情景,就按着那时的感受写出了曲调。后来他根据达斡尔族音乐家的意见,用达斡尔族民歌《想娘家》的音调作为起句并修改了节奏 。

在创作《马上的哥哥你在何方》时,王云阶发现这首歌的音乐主题有联系的乐段较多,情绪变化发展也较丰富,适用于影片的多个情节,但是影片的画面不是顺序拍摄的,如果等画面拍好再写就来不及了,于是他不等画面拍齐全,就主动按音乐本身的逻辑,结合剧情的发展,写了一首十多分钟的小提琴协奏曲,在后期录音乐时分段使用。

该片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它不像某些外国历史片那样以事件或时间为中心,人物纷繁众多,让人眼花缭乱,而是着力塑造傲蕾·一兰这个颇有特色的民族女英雄的形象,通过人物的命运反映生活,通过一兰的生活道路,展现了各族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历史的真实。影片塑造的傲蕾·一兰这个人物是有层次,有分寸的,观众看到的一兰,是一个可亲可信的人,而不是那种“高大全”的神。扮演者张玉红能在初上银幕就完成了这个年代跨度大、人物生活和性格多样的艺术形象,是难能可贵的。影片的不足之处一是过程叙述多,有些应该感人的地方,激动人心的力量不足;二是拖沓,节奏可以更紧凑一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