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哈佛科学家发现,只需12分钟高强度运动,就能让500多种心血管健康相关代谢产物发生有益改变...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外很多人要么被隔离,要么就被封在家中,只能躺在沙发上吃薯片看电视。虽然用德国政府宣传片的话说,这样“什么都不做”就是战疫英雄,但一些科学家可不这么想。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可是会增加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各种慢性病风险的,所以不少国家也在封城令期间,对外出运动网开一面。而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只要运动强度够,时间不长也能实现充分的获益。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对著名的弗拉明汉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FHS)中,受试者运动后和静息时的血样进行分析,发现只需要大约12分钟的剧烈运动,就能使全身502种代谢产物水平发生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改变。
这些代谢产物涉及胰岛素抵抗、肥胖、脂质代谢、炎症、血管反应性甚至长寿的生理过程,因此运动的好处是深远的,不过也有一些个体差异,例如肥胖就会一定程度抵消有益的改变[1]。研究结果发表在《循环》上。
生命在于运动是永远的真理
(图片来源:Pixabay)
从分子层面理解运动对人体带来的改变,可是一项大工程,因为外泌体、蛋白质、非编码RNA和代谢产物,都可能牵涉其中,但这项工程也不能不做。毕竟估计很多科学家也像奇点糕一样,做着“用药物取代运动”的美梦呢吧。
参与本次分析的其实已经是FHS研究第二、第三代参与者,也就是第一代老年受试者的儿子辈、孙子辈,其中第三代400多名参与者们,在随访中提供心肺功能测试运动后,以及静息状态下且禁食8小时后的血样,以供分析来使用。
在研究团队观察的588种代谢产物中,502种发生了与运动有关的显著改变,放到一张图上真是堪称壮观啊。
这些代谢产物当中,有几种比较引人注目,比如高水平时与心脏病、糖尿病和寿命缩短有关的谷氨酸,在运动后下降了29%;与糖尿病、肝脂肪变风险相关的二甲基胍基戊酸(DMGV)下降了18%,此外支链氨基酸水平也有2-9%下降。
另外一些对心血管有益的代谢产物,如与脂解作用有关,促进脂质代谢的1-甲基烟酰胺上升了33%,一种来自棕色脂肪代谢脂肪酸产生的脂类12,13-diHOME,也在运动后上升了26%。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参与者的体重、性别两项基线特征,都会影响代谢产物的变化状况,例如体重指数(BMI)偏高的患者,DMGV在运动后的变化幅度就偏低获益就偏少,而代谢产物的变化模式也是男女有别,“各有所长”。
利用代谢产物变化,结合参与者们在心肺功能测试期间峰值摄氧量、血压等体征的变化,研究团队把参与者分出了4种亚型,再用这些亚型特征重新去检测FHS研究中第一代参与者的储存血样,发现代谢产物的变化,也与参与者生存期挂钩。
算法还挺复杂,嗯
研究者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可以根据研究中发现的代谢产物变化特征,预测哪些人更适合通过运动的方式改善心血管健康,引导那些相对不健康的人尽早步入健康生活,早一天动起来就早一份获益。
必须说一句啊,这项分析中的“高强度运动”,其实就是在“功率自行车”上完成的心肺功能测试,门槛也真的不算太高。生活再忙再累,12分钟总能抽出来的嘛,好身体才能换来好生活。
编辑神叨叨
头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