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山(城)、飞龙峰、马军寨(山)、毋章德山、定远城”诸说探析
近两三年来,笔者在遍踏武胜山川,在翻阅现存有关武胜历史典章时,对于武胜的历史,总有一种莫名与无力、茫然若失之感。究其原由,皆因战乱兵燹,如“宋理宗宝祐四年蒙军兵燹汉初之祸”、“明嘉靖四十五年蔡伯贯攻破定远城”、“明崇祯十七年献贼剿杀定远、庙社为墟”、“清嘉庆三年白莲教匪定远之乱”等。致使明元之前,本方彊域内的建置、山川地理、城池关隘、古迹津梁、名宦人物、兵防校赋等典章、史志散失焚毁,具无由也。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学者、专家对武胜历史的一些研究与考证,看到了一些热心于乡土的文史爱好者对家乡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寻。然而,对于那些已经尘封、或几于湮灭的历史,尽管也能探寻出一些脉络与线索,但亦有诸多属模糊不清、实难定论。许多也只能是谨限于推测或猜想罢了。或许,历史上一些模糊与纷乱的记载,抑或存在讹传的现象。这就给当今的后世,留下了诸多的迷离。2020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胜工作站成立。于是,更激起了一些乡土文史爱好者对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武胜城”等历史遗迹的探讨。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为探索武胜这片神秘的土地,为揭开武胜那尘封已久的历史,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沿着蛛丝马迹、带着历史的疑惑与传说,走进这片迷蒙而又熟悉的土地,探寻那埋藏久远的历史遗迹,去印证我们心中那早已翻腾的武胜历史的每一个章节。鉴于此,虽早已不属奋青的我,还是翻阅了一些史料,罗列并疏理了一番,形成下面的列表,再将自己的一点粗浅而简陋的想法与分析托出,目的是供热心于武胜这块热土的老师与同仁们指正与探讨!当然,这些看法也仅限于分析、推断与猜想,并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真正的真相,还需要实地的考证、研究与发掘。一、“武胜山(城)、飞龙峰、马军寨(山)、毋章德山、定远城”有关史料记载尽管武胜本地早期的历史典章几于无存,但亦能从诸多的史料中,找到有关“武胜山(城)、飞龙峰、马军寨(山)、毋章德山、定远城”的只字片语。但其记载大多惜墨如金,方位、地点诸多表述不详,或互相矛盾。抑或历史记载本身的讹误亦在所难免。(详见下表)“武胜山(城)、飞龙峰、马军寨(山)、毋章德山、定远城”诸说探析列表序号史料名称、章节及出版社编修史料载录文字史料文字含义分析1清嘉庆、光绪本《定远县志》<山川志>武胜山,城北十里,即武胜军,今名马军山。武胜山也称武胜军、马军山。清、民国时期的武胜《县志》有一个共同点:毋章德山即武胜山(马军山),马军寨即武胜山2清嘉庆、光绪本《定远县志》<古迹志>武胜山屯兵处:旧志载为元宪宗攻合州屯兵处。按宪宗九年(1259年),新督诸军攻合州不克,至元四年,总帅汪良臣请立砦于毋章德山,以当钓鱼之冲,从之。定之武胜军创于至元四年,是为汪良臣屯兵于此。明确指出:?“武胜山屯兵处,旧志载为元宪宗攻合州屯兵处。”?毋章德山,为汪良臣屯兵地。3民国十九年版《新修武胜县志》<旧城遗迹>旧城在治北十里许飞龙峰下,依水忱山,嘉陵江涨,……?“飞龙峰”,在该志中所指地点为两处。一指旧治(大堂坝子)后山峰,一曰治北五里的“武胜山”旧名也叫“飞龙峰”。?汪良臣立寨的毋章德山即武胜山。4民国十九年版《新修武胜县志》<地理志>(定远旧治)北行五里,为武胜山,旧名飞龙峰。元至元四年(1267年),总帅汪良臣请立寨于毋章德山,以当钓鱼之冲,即此山。右为仙人山,相传古时仙人对弈石上,手痕足迹宛然。5清嘉庆《四川通志》马军寨,城北惠新里,即元武胜山。马军寨即指元朝的武胜山。6清嘉庆本《定远县志》卷十<城池关隘>7清光绪本《定远县志》卷八<城池志>“寨”8民国十九年版《新修武胜县志》<建置志>(旧县乡寨堡)武胜山马军寨。?马军寨居武胜山最高处;?武胜山的范围可理解为比马军寨大。9民国十九年版《新修武胜县志》<兵防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汉初以兵乱废,事载《方舆纪要》,颇略。然自时厥后,兵端匪祸,不一而足,或未置县,或已置县,统在幅员之中,其事未可湮没。兹悉摭拾缀叙之。宋景定三年(1262年),蒙古阆蓬等路都元帅汪良臣,以钓鱼城险绝不可攻,请就近筑城曰武胜,用阨南师往来,从之。(见《续通鉴宋记》。按〈方舆记〉:武胜山,在定远县志东十五里,旧名飞龙峰,蒙古主将蒙哥,于开庆元年(1259年)攻钓鱼城,屯兵于此,时尚无城,至是始筑之。又〈定远续志〉载:武胜山,屯兵处。旧志载:为元宪宗攻合州屯兵处。?汉初被废后,宋朝是否再置县与否民国修志时无法认定;?蒙哥当年攻钓鱼城途经武胜时,屯兵地就在飞龙峰、武胜山一带。且当时无城,在这之后始筑;?汪良臣请筑之城名叫武胜城。10《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2009年版 P827国家文物局编武胜山寨址,旧县乡马军村东北500米·元代“武胜城”在今旧县乡马军寨11《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四川四清初顾祖禹武胜山,县治东一里。旧名飞龙峰。蒙古主蒙哥攻钓鱼城,屯兵于此,因改今名。?此处将武胜山又与飞龙峰认定合一;?因蒙哥屯兵于此而得名马军山。12钦定四库全书《元史》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二·“汪世显”之汪良臣明·宋濂(中统)“三年(1262年),授阆蓬广安顺庆等路征南都元帅。良臣以钓鱼山险绝,不可攻,奏请就近地筑城曰武胜,以扼其往来。”说明有“武胜城”,为汪良臣请筑。但未载明“武胜山”之方位。13《续资治通鉴》卷177·宋纪·理宗【清】毕沅(景定三年蒙古中统三年秋,七月)蒙古阆、蓬等路都元帅汪良臣,以钓鱼山险绝不可攻,请就近地筑城曰武胜,以扼南师往来;从之。14钦定四库全书(史部)·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列传·元【八】“汪良臣、汪惟正”【清】嵇璜中统二年(1261年),和尔叛复讨平之累,授阆、蓬、广安、顺庆等路征南都元帅,良臣以钓鱼山险绝不可攻,请就近筑城以扼其往来。15至元七年(1270年),宋人修合州,诏立武胜军以拒之。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宋人知有备,不敢近。此处1270年的“诏立”应不是指始建,而是指在原基础上扩建和加固,以达到加强防御和牵制效果。16《续资治通鉴》卷178·宋纪·度宗端文皇帝【清】毕沅(咸淳六年蒙古至元七年三月)四川制置司遣将修合州城,蒙古立武胜军以拒之。总帅汪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南师知有备,不敢逼。17《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列傳第二百一十·忠義六·张珏(元)脱脱、阿鲁图九年,叛将刘整复献计,欲自青居进筑马鬃、虎顶山,扼三江口以图合,匣刺统军率诸翼兵以筑之。左右欲出兵与之争,珏不可,曰:“芜箐平、母德彰城,汪帅劲兵之所聚也,吾出其不意而攻之,马鬃必顾其后不暇城矣。”乃张疑兵嘉渠口,潜师渡平阳滩攻二城,火其资粮器械,越砦七十里,焚舡场,统制周虎战死,马鬃城卒不就。?在“芜箐平”所筑之城即为“武胜军”城,且定远州、县府均位于此地; ?《便宜副总帅汪公神道碑》明确指出了“夹嘉陵东西,筑武胜军、母德章两城” ?在宋、元史料中提到了“毋德彰城”之说,似乎为江西面的另一城。这与民国十九年版《新修武胜县志》“毋章德山”即“武胜山”之说相矛盾!经比较,(至元四年)(1267年)汪良臣立寨的“毋章德山”的方位与地点在几种史料记载中有些混乱,究竟是哪里呢?!“毋章德山”到底是指今中心镇的西山?或是马军寨一带的山脉?抑或是指旧县后的黄桷坪的飞龙山(峰)?如果说“母章德山”在今中心镇西山,那么元朝时就叫“定远城”了?总之,史料记载较为混乱,让后人很难判定。18《牧庵集》卷16《便宜副总帅汪公神道碑》(元)姚燧清居南迫合,独受敌锋,为三帅扞蔽,他日专刘帅戍,移贞肃南九十里,夹嘉陵东西,筑武胜军、母德章两城,距合为里亦然。昼则出逻设伏,尝将进战。夜则画地分守,传警鼓柝,篝火照城达曙,以防窃入。19《四川通志》卷二十六·古蹟·亭臺樓/閣附【清】黃廷桂定逺故城在江北十里,元置,元志本宋地,名女菁坪,至元四年,創為武勝軍,後改為定逺州,二十四年降為縣,屬合州。明初,江水漲溢,嘉靖三十年知縣胡濓移今冶。國朝并入合州。雍正七年復置。退思閣,在縣治?後,嘉靖中知縣胡濓建。20《元史》卷60·志第十二·地理三·四川南道宣慰司·合州明·宋濂“定远,下。本宋地,名女箐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21《续资治通鉴》卷178·宋纪·度宗端文皇帝·十六【清】毕沅(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九月,壬辰,蒙古作玉殿于广寒殿中。乙未,蒙古总帅汪良臣,请立寨于毋章德山,控扼江南,以当钓鱼之冲;从之。22《元史》<本纪>卷6“世祖纪三”明·宋濂(至元四年)(1267年)九月……乙未,总帅汪良臣请立寨于毋章德山,控扼江南,以当钓鱼城之冲,从之。 ……(至元五年)三月……壬申,改毋章德山为定远城,武群山为武胜军。?提出了“武群山”之说,且为“武胜军”; ?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 ?立寨于毋章德山的时间是至元四年。23《新元史》卷四十八·志第十五清末、民国·柯劭忞“定远,下。本宋地,名女箐平。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汪良臣立寨于毋章德山。五年,改为定远城,置武胜军,行和溪安抚司事。后复改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24《元史本证》卷25《证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P275、276【清】汪辉祖撰,姚景安点校“合州定远,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案世祖纪,至元四年,汪良臣请立寨母章德山以当钓鱼城之冲,五年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武群山为武胜军。女菁平当即武群山,其不云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漏也。”明确指出:?“女箐平当即武群山”; ?“不云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漏也”,说明“定远城”系由“毋章德山”改名而来。25《方舆考证》卷66《四川二·重庆府》,济宁潘氏华鉴阁本。【清】许鸿磐武胜山,元史作武群山,在定远县东。《元史》世祖纪,至元四年,总帅汪良臣请立寨于母章德山,控扼江南以当钓鱼城之冲,从之。五年,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武群山为武胜军。《通志》:'武胜山在定远县东一里,旧名飞龙峰,元宪宗攻合州屯兵于此,更今名。'按元武胜军后改为定远州,又降为县。据《元史》,定远、武胜系二处殆并而一之舆。指出:?“武群山为武胜军”,在定远县东面;?“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武群山为武胜军”26钦定四库全书《明一统志》卷六十九·合州(WYG-069-18b)明·李賢定逺縣在州北一百五十里,本宋合州地,名女菁平。元至初,立武勝軍,行和溪安撫司事。尋改為定逺州,後又降為定逺縣,屬合州。本朝因之,編户一十四。元至初立武勝軍,行和溪安撫司事。27钦定四库全书《明一统志》卷六十九(WYG-069-24a)武勝山,在定逺縣治東,舊名飛龍峰,元遣兵攻合州釣魚山,駐兵於此,更今名。说明元朝更名时的“武胜山”,旧名叫“飞龙峰”。后渐指今旧县大堂坝子后的山峰。28《四川通志》卷二十三·山川【清】黃廷桂武勝山,在縣東一里,舊名飛龍峰,元憲宗攻合州屯兵于此,更今名。29《四川通志》<古迹>【清】黃廷桂定远故城,在江北十里,元置,元志,本宋地,名女菁坪。至元四年创为武胜军,后改为定远。关于“定远县”的史料记载30明万历《合州志》<地理沿革>“淳祐三年,(合州)徒城钓鱼山,元至元二年复旧治,隶重庆府路,属川南道,革汉初、赤水二县,分汉初地,更置定远县。”“革汉初、赤水二县,分汉初地,更置定远县”是否可理解为是由当时南宋的合州府设置的“定远县”?31清嘉庆、光绪本《定远县志》<建置沿革志>“元至元二年,复合州旧治,隶重庆府,属川南道,革汉初、赤水二县,分汉初地,更置定远县。至元四年,创为武胜军,行和溪安抚司事,后改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隶合州”。32《蜀中广记》<上川东道属 >(重庆府)明·曹学俭定远县:本合州之石镜县地,宋开禧中増置河(和)溪县。元立武胜军,行河(和)溪安抚事,寻改名定逺,言永逺安定矣。后改为县,国朝因之。33《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清初】顾祖禹定远县,州北百五十里。东北至广安州岳池县百三十里。宋石镜县地,名女箐平。开禧间,尝置和溪县,寻废。元至元四年,置武胜军,行和溪安抚司事,寻改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属合州。明因之。今县城周七里,编户十四里。注:“毋章德山”在一些史料中亦记作“母章德山”、“母德彰”城等。二、古今考辩观点概况1、“武胜城”之说:(1)“武胜城”应当在原旧县乡黄桷村黄桷坪(亦称女箐平)一带;(2)“武胜城”在原旧县乡马军寨的“武胜山”;(3)“武胜城”(武胜军)先立于马军寨,1267年设立武胜军(军政合一)后,军治于某年移至黄桷坪的“武胜城”。持此种观点的有广安市史志办钟再原先生等。2、“毋章德山(城)”之说:主要有三种,一说在今中心镇南山村的南禅寺梁子(旧称“西山”);一说在今旧县乡马军村马军寨一带;还有一种说法亦有可能指黄桷坪山梁(飞龙峰)等。3、“定远县”的初设:一说是由南宋设立,一说是由蒙古军(或元朝)设立的。三、诸说探析1、关于“武胜城”:本人比较认同广安市史志办钟再原先生在《武胜军建置沿革考》一文中的观点。即“武胜城”(武胜军)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前先筑寨堡城墙于马军寨,军治在1267年“军政合一”后,于某年(钟先生认为是1271年)移至蒙军在黄桷坪筑就的“武胜城”。钟先生经6次实地考察称,在今武胜县原旧县乡境内遗存有3座故城,一座是马军村(马军寨)中最早修筑的武胜城,二座是武胜军治地从马军村迁徒至芜菁坪(又名女菁坪,即今黄桷村)新修筑之城,三座是原旧县乡回龙村的定远县(州)故城。据当地百姓流传,马军寨修筑的“武胜城”,系蒙军在原老寨的基础上扩展并筑就的新城寨。即先屯兵,而后筑城,并设军治。理由:①在前面“探析列表”序号1、2、4、5、6、7、8等史料中的记载均表明了“马军寨即武胜山(城)”,如,清嘉庆、光绪本《定远县志》<古迹志>载:“武胜山屯兵处,《旧志》载,为元宪宗攻合州屯兵处。”《读史方舆记要》载:“……蒙古主蒙哥,于开庆元年(1259年)攻钓鱼城,屯兵于此,时尚无城,至是始筑之。”等等。此外,当地百姓亦流传“马军寨”之名系蒙(哥)古的马军曾在此驻扎筑寨而得名。现残存的寨墙遗迹似乎多是属于明清后期经历多次战乱后重新修复的。②马军山老寨与新寨之间的马颈处是古时合州经街子、沿口等地至南充的陆地交通要道,也是军队需要扼守的陆地关隘。③蒙哥亲率大军南下攻打钓鱼城时,其主力应该是陆军(含骑兵),从其行军路线来看,途经马军寨为必然,在古代军事上,地势最高、且既有原寨堡的马军寨,必然做为驻军的首选之地。而且以马军寨为制高点一直向南延伸的山脉,亦高于周边地带,便于大规模驻军、俯冲、瞭望,以及分兵屯田。④(马军山)山脉西面与黄桷坪山梁(史称芜菁坪,系天然坪坝)之间有早年天然形成的肖家沟水库,可解决人马饮水问题,利于长时间驻军。⑤马军山脉北面陆路就近与沿口码头相连(约5里),便于蒙军从青居城经水路向沿口码头提供后勤物质保障。⑥在蒙古大军袭来前,马军寨与黄桷坪山梁(两地直线相距约5里)这一带至坪下江边,极有可能驻有宋军。蒙军驱走宋军后,即会利用原有的一些建筑与设施扎营,既而完善防御城寨。随着宋蒙钓鱼城战争的攻防变化,位于马军寨“武胜城”的军治中心,其后迁移至黄桷坪的“武胜城”。其原因:一是巩固“军政合一”与青居城驻防南移“武胜城”,形成与“钓鱼城”对峙根据地的需要;二是武胜军在与钓鱼城战争对峙阶段,全面防御的需要。便于同时扼守嘉陵江水道,形成以“芜菁坪”(黄桷坪)为中心,将“马军寨”一线陆地驻军与坪下水军连成水陆一体的防御体系。 钟再原先生认为位于马军寨的“武胜军”于1271年移至芜菁坪,主要理由来自“宋蒙(元)钓鱼城之战大事年表”、原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著的《钓鱼城史实考察》等记载:“宋咸淳七年,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置四川行省于成都(元朝建立后,改称宋、元战争),移武胜军于芜菁坪。”、“宋咸淳六年(1270年),南宋遣军修复合州旧城,蒙古军也在母(毋)得(德)彰城东面的芜菁坪修筑武胜军来对抗……。”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站在后世的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武胜城”就可泛指蒙军在该地带修筑的、涵盖原马军寨与黄桷坪这两地的城寨,当然也包括位于黄桷坪大堂(塘)坝子的定远故城。倘若如此,就不难解释历史上关于“武胜城”地理位置的纷纭说法了。2、关于“毋章德城”:历史与当今认定不一,主要还是前节“古今考辩观点概况”中所概括的三点。这些说法均源于史料。但似乎史料记载与今人几乎都无疑义地认为,宋蒙(元)战争时的“定远城”就位于今天的黄桷坪或坪西面的大堂(塘)坝子这一带。前“列表序22”中史料记载:“(至元五年)三月……壬申,改毋章德山为定远城,武群山为武胜军。”。如史料所言“改毋章德山为定远城”,那其结论就等于“定远城就位于毋章德山”或者“毋章德山即定远城”。(1)如果说“毋章德山”即指今天的马军寨(武胜山)向南连绵延伸的山脉,“列表序4”民国《新修武胜县志》等已经明确表明了“武胜山即毋章德山”。那么史料中“改章德山为定远城”一说,岂不是“定远城”又跑到黄桷坪东面的马军山一带去了么?(2)如果说“毋章德城”(也有称“武德城”)指今中心镇南山村的南禅寺山梁(西山),那么从地理位置与当时的军事需要来说,在“西山”筑城与武胜城“夹嘉陵东西”,还是有可能的。“西山”脚下宽阔的嘉陵江岸主要适应驻扎水军,其山顶平大而高悬,易于筑城扼守,并与江东的黄桷坪山梁隔江想望,并称为夹江而筑的“武胜、武德”两城,似乎很让人相信。但总感觉认定“西山”为“毋章德城”的证据似乎还少了点!至于,旧时的“西山”在宋蒙(元)战争时是否是叫“毋章德山(城)”还有待考证。然而,疑惑的是史料记载“改毋章德山为定远城”又是怎么回事呢?若“西山”为“毋章德山”,那么“定远城”岂不是在元朝时就划拉到嘉陵江西岸去了?(3)至于“毋章德山”暗指今黄桷坪山梁的“嫌疑”,同样会让人纳闷的。总之,对于这些历史地名的地理位置,真还是有点“剪不断、理还乱”!3、关于“飞龙峰”:其地点史料记载多少有点纷乱,有指马军寨的武胜山峰的,也有指大堂(塘)坝子后面的黄桷坪山峰(如“列表序3”)。但一些史料亦载明:“北行五里,为武胜山,旧名飞龙峰。”(列表序4、9、11、27、28)。由此则可以明晰,是后世逐渐将旧县大堂(塘)坝子后面、面朝嘉陵江的山峰称作“飞龙峰”了,其地也就逐渐演变成今人亦认可的“飞龙峰”了。4、定远县宋蒙初设存疑:主要有二,(1)究竟是不是元至元二年(1265年)设立的;(2)到底是南宋设立的还是蒙古军设立的问题。关于史料记载1265年设立“定远县”的问题,亦有人提出质疑:理由是1263年忽必烈才在四川成都设立“四川行枢密院”,1266年12月才诏改为“行中书省”。在蒙军大局未定的1265年,不大可能在武胜设立“定远县”。但如果蒙军在蒙哥汗崩走钓鱼城之后,以青居城为据点,仍对武胜这块土地予以实质性控制(《元史》载:中统三年(1262年),授阆蓬广安顺庆等路征南都元帅。良臣以钓鱼山险绝,不可攻,奏请就近地筑城曰武胜,以扼其往来)。那么,在“四川行枢密院”尚设,在1265年秦蜀行省移治兴元(今陕西汉中),并以利州(今广元市)为秦蜀行省治地的情况下,以青居城为大本营对峙钓鱼城的蒙军,于元至元二年(1265年)在位于青居与合州之间的“武胜”设立“定远县”,亦有可能。其名则或有“平定远方(钓鱼城)”之意?至于说是由南宋设立的,其理由,一是来源于如明万历《合州志》等的记载:“淳祐三年,(合州)徒城钓鱼山,元至元二年复旧治,隶重庆府路,属川南道,革汉初、赤水二县,分汉初地,更置定远县”;二是说1256年汉初县(治地今烈面镇汉初村)被蒙军强占后,对钓鱼城构成重大威胁。在宋军主动出击收复失地后,1265年,宋军的山城防御体系扭转了战局,为了填补原汉初县境地的真空和加强管理,南宋设置了定远县,取“永远安定”之意。5、“女菁平”与“武群山”存疑:今人普遍认为“女(芜)菁平”即当今的“黄桷坪”。写进《中国古代军事百科全书》中,发生在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即1273年)七月的“芜菁坪之战”就发生这一带。而(列表序24《元史本证》)中载:“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武群山为武胜军。女菁平当即武群山,其不云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漏也。”。从此中以及诸种史料中得到的推论,似乎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黄桷坪=女菁平=武群山=武胜山=武胜军”?那么“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这一说法中的“母章德山、定远城”又在什么位置呢?“定远城”没在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女菁平”(或黄桷坪)?或者说“母章德山”、“女菁平”“武群山”、“定远城”其实就指(或在)同一个地方------今天的“黄桷坪”?!总之,疑问多多,矛盾重重。要探索位于武胜县宋蒙(元)战争时期的这些地名与地理位置,如果单纯的想从史料中探寻出一个准确的、符合历史真相的客观存在,对于这么严肃与严谨的课题,实在是太过绞脑瓜仁了!难怪,古今记载纷乱,众说纷纭!这也许是历史史料典籍记载不详或者损毁散失后给后世带来的天大遗憾吧!当然,要印证这段历史的真相,还得从古人们留下的纷繁线索中,凭借当今的先进手段与专家们丰富的知识与智慧去考证、去发掘!以上是个人的简陋想法与粗浅分析,敬请大家指正!武胜人 沈昌国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