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何一定要打高句丽,还是连续不断地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隋朝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可惜的一个朝代,前有足以排进帝王榜前五名的隋文帝杨坚,后有雄才大略但一意孤行的隋明帝(隋炀帝的正谥)杨广。提起隋朝的灭亡,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群雄割据,叛乱四起,但很少有人去探究,为什么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杨广就将强盛无比的隋朝,带进了濒临崩溃的深渊之中。

今天笔者会为大家介绍隋朝的灭亡核心问题之一,即隋炀帝杨广发起的三征高句丽。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高句丽的建国时间非常长久,如果要计算国祚的话,高句丽甚至相当于两个汉朝那么长(西汉东汉加起来)。

高句丽位于东北亚地区,发祥地在现如今的吉林附近,最初也是一个游牧民族。高句丽的发展史与我们非常相近,都是一部加强版血与火的扩张史。但二者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坐拥富庶的中原地区,而高句丽却一直占据着贫穷苦寒的东北及朝鲜半岛地区。高句丽起源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灭亡于公元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好了,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为何隋朝要一直攻打高句丽,甚至不惜赌上国运也要与其一较长短?

一,高句丽的挑衅

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18年),高句丽兴兵数万攻打隋朝辽西边境,并且短短数天便连下十余座城池,以至于隋文帝反应过来的时候,高句丽已经带着劫掠的物资扬长而去。同时,隋文帝在位期间,高句丽为了与这个强大的邻居一较长短,便不断扶持隋朝境内的反动势力,而且经常陈兵于边境,给隋朝一种随时都能开战的可能。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虽然急功近利刚愎雄猜,但在大事上他却从来都没糊涂过。我们现在无法知晓隋文帝杨坚临死前有没有告诉过儿子,要时刻注意这个强大的邻居(高句丽巅峰时期领战兵30万以上)。但可以知晓的是,自隋炀帝杨广上位之后,这个邻居就已经成了他此生必须要攻下的目标,而且是至死不渝的那种(事实证明,杨广确实是这么做的)。

二,高句丽的威胁

相信大多数人都以为高句丽是个边境小国,如当年的倭寇一般,只不过是苔藓之疾,所以隋炀帝只是大题小做罢了。但这里笔者想要说,如前文提到的,高句丽可是一个常年拥兵三十万以上的中等偏上级别的强国。而且因为高句丽生在苦寒之地,且已经进化出了完整的社会文化及制度体系。

说句不怎么客气的话,如果隋朝轻视高句丽,就如后世宋朝轻视西夏与辽金等国的崛起一般。这里笔者举几个例子,当年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时曾对百官说道:“勿遗子孙忧也。”同时,后面的唐太宗在攻打高句丽时也曾对百官说道:“若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也。”

如果说隋炀帝的名声不好大家不相信,那唐太宗的话大家总该相信了。能让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说出这样的话,高句丽的威胁相信仅仅只是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前文提到,高句丽已经进化出了完整的社会文化及制度体系,那这体现在什么方面呢?说句比较简单的话,其实当时的高句丽和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都是以农耕为主游牧为辅,且都是绝对的中央集权(一山不容二虎)。

这里说两句题外话,高句丽自与隋朝开战之后,从那天起一直到他灭亡(唐高宗时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与我们的战斗。不过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他先攻,后者是我们先攻,且持续不断地攻。注意,这里的攻击并非是以天或月为计量单位,而是以年为计量!

三,隋炀帝的小算盘

隋朝的成立与繁荣,是建立在关陇贵族的妥协之上。说得直白些就是,隋朝就是一大群豪强世家共同簇拥起来的,因而隋朝在发展的同时,就得不断地向这些豪强世家妥协。但问题在于,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一旦有任何人坐上了那个位子,那这点就是他考虑的第一要素。隋文帝一生都在向关陇贵族妥协,但隋炀帝却并不愿如此,所以他即位后迫切地需要摆脱关陇贵族的束缚。

为了摆脱这些人对于皇权的掣肘,隋炀帝迁东都于洛阳,修大运河以发展关中之外的经济,同时三征高句丽,且一次比一次庞大。如果我们不清楚这个问题的所在,那看起来隋炀帝就是盲目自大,不顾国家力量而强行发动战争,一顶穷兵黩武的帽子是必然能扣在他的头上。

但如果我们清楚了这个问题的所在,那么就不难看出,隋炀帝之所以要不停地攻打高句丽,为的不止是将这个隐患消灭在成长阶段。更是为了消耗掉国内那些反对他,针对他,甚至于不服从他的军事及政治力量。

最后,隋朝一定要打高句丽,而且还是连续不断地打,这里面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有的只是高句丽对隋朝的威胁,对隋朝的挑衅,以及隋炀帝自身的种种考虑。这里送大家一句话,我国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是以十二个字来对待周边政权,且无一例外,他们分别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惩,代我者死!

参考资料:《隋书》《唐书》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