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和徐向前一样牛的红军名将,只可惜过早牺牲

他是谁呢?吴光浩,听说过吗?

吴光浩生于1906年,湖北黄陂县王家河镇三合店村蔡吴湾人。他少年聪慧,好学上进,学生时期就投身进步运动,19岁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成为光荣的黄埔生。1926年,吴光浩从黄埔毕业,被分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担任排长。叶挺独立团是北伐先锋,从广东一直打到湖北,先后参加渌田、龙家湾、醴陵、平江、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战役战斗,一路浴血奋战,攻无不克,为第4军赢得“铁军”称号做出了重要贡献。吴光浩也经受了战火考验,屡立战功,相继升任连长、营长。

1927年“八七会议”后,吴光浩受湖北省委派遣,领导发动了鄂南起义。在强敌面前,吴光浩坚毅沉着,率队突围,保存了部分革命骨干。不久,他又受命参与组建鄂东特委与鄂东革命委员会,同潘忠汝、曹学楷、戴克敏、戴季英、吴焕先等人领导发动了著名的黄麻暴动。起义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吴光浩任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军司令。国民党军派重兵前来围剿,起义军寡不敌众,遭受重大损失,总指挥潘忠汝等领导人牺牲。危急关头,吴光浩率领鄂东军余部72人带着53支长短枪,向黄陂县境内的木兰山转移,依托山高林密有利地形和人民群众的支援坚持游击战争。这支队伍被当地群众称作“木兰山七十二英雄”,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早期斗争的英雄史诗。

根据上级指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由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他们在严重困难的形势下坚持战斗,利用军阀间内讧的矛盾,逐步消灭反动民团武装,夺取敌人的武器,扩大自己的队伍,开始在鄂豫两省交界的柴山堡地区创建根据地。1928年7月,为适应新的形势,根据上级指示,工农革命军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戴克敏任党代表,全军只有不到200人枪。

在艰难的游击转战期间,吴光浩显露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带领红31师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神出鬼没打击敌人,先后取得了天台山、韩家老屋、柴山堡、高桥河等战斗的胜利,消灭了不少反动民团武装,逐步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发展扩大。红31师越战越强,威名大振,部队发展到400多人,还办起了小型红军医院、修械所和被服厂。后来军史辉煌的鄂豫皖红四方面军共有四个源头,红31师就是其中成立时间最早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吴光浩本人也大放异彩,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治军严格,能联系群众,因而深受部属爱戴,并被鄂豫边区人民视为传奇般的革命英雄。

1929年5月初,吴光浩受上级派遣,率领十余名战士前往商(城)南地区参与领导武装暴动。在途经湖北罗田县滕家堡时,由于战士身上携带的手枪不慎曝光,被敌人发现,遭到当地民团副团总率领50多名团匪的突然袭击。吴光浩带领战士奋力冲杀,边打边撤到斗笠岩时被敌人包围。为掩护战士们突围,吴光浩坚决断后,不幸身负重伤落入敌手。他被团匪捆绑押解到滕家堡一甲街头河坪,在这里遭到敌人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

因为吴光浩在鄂豫边军民中享有崇高威望,为不影响部队和群众的情绪,上级一时没有公布他牺牲的消息。在上海的中央接到报告后,军委书记杨殷又派遣黄埔一期毕业的徐向前赴鄂东北,任红31师副师长,实际是接替吴光浩担负该师的军事领导工作。至于徐向前的大名这里就不多说了,正是接过吴光浩烈士的枪之后,才打出了一个威名赫赫的共和国元帅。

1975年,吴光浩烈士的家乡湖北省黄陂县王家河镇人民政府在蔡吴湾北的小山坡上修建了吴光浩烈士陵园,以纪念这位本来前途无量却英年早逝的红军名将。2002年,吴光浩烈士陵园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吴光浩烈士的殉难地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胜利老街一甲街头河坪,也于2005年树立了一座大石纪念碑,上书“吴光浩烈士就义地”八个字,无声地述说着一段英雄故事。

想看更优质内容的朋友,欢迎入驻我的知识星球

为防万一失联,请新老朋友关注上面备用号“沈听雪之江东子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