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圆
杨宇(原创)
2021年9月14日
翻开中国历史,我发现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童年时候,我一直有一个吃月饼的梦。虽然馅不是豆沙就是红糖,就是咬上一口也是奢侈。哪时候家庭好一些的,有时候拿一个吃,小心翼翼的,用双手护在下面,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尝,那样的美味不知道有多香,看的人痒痒的。自私的故意在村里面街道上吃着月饼走来走去的孩子,总是会有一大群追随者,偶然的心血来潮,叫你吃一小口,应该是比满汉全席的味道也好。没有多久,狼多肉少的,小小的月饼已不见踪影,孩子手里就剩下月饼渣渣,最后是孩子用舌尖恋恋不舍的舔,没有吃到月饼的孩子,扑上去把粘过月饼的手指头舔了,不过是闻月饼在手指头留下的香味,月饼盛宴才结束。
现在想起来,当时月饼也不贵,但是,我家里弟兄姊妹七个,没有闲钱买。因为社会穷,陕北一般过七月十五,我小时候从来没有过八月十五,我们老家杨家坪吃月饼,没有特殊的意义,家里面过节,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清明节、五月端午、七月十五,就这些。比大城市少的多,有一年,我爸爸回城里面制年货,买了九个月饼,我们像一群馋猫盯着月饼,寸步不离。我爸和过去一样,对大家没出息的样子不高兴,瞅了几眼,说看把你们忙得,谁也不能动,叫我妈拿起,锁在箱子里,大年三十晚上吃,这样的命令,比皇帝的圣旨也管用,不能及时品尝,大家失望的葛溜开,不过还是有了吃月饼的希望,反正已经腊月二十八,三两天就过年。
恢复考试以后,在老家人的眼里,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城里人的专利,如果要过这样奢侈的节日,就要把自己变成城里人。也就是说要考学校。我上初中那会,憋一股劲,要鲤鱼跳龙门,念书特别用功,为了鼓励自己,本来家里起名字贵堂,很不错的,意思是高贵的殿堂,有登堂入室的意思。我为了给自己打气,别出心裁的起了一个官名士明,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的作用,我后来真的考上榆林师范,由农民变成了市民,并不是有崇高的理想。从来好事多磨,开始我参加小中专考试名落孙山,就跑到神木二中补学,因为家里穷,九岁开始念书,当时规定,十八岁是限制年龄,我已经超龄,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公社把户口压了一岁,名字也换成现在的,一直到现在,名字就叫杨宇了,这个有故事的名字,随着我在教育战线三十四年,再也没有改变。
参加工作后,单位过八月十五,对月饼再也没有小时候的渴望,闲来无事,我有意无意的了解了不少有关月饼的知识,才知道月饼既是用来吃的,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文化传承。
原来我们老祖宗的月饼,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汉族传统美食之一。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发展至今,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我们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见证了人们由吃不到月饼,到月饼泛滥成灾的过程。榆林师范毕业后,我在沙峁中学工作六年,每年中秋节,教师都能领到二三十个月饼。后来,调神木镇六郎碑小学,中秋节能有一百个月饼的收入,各单位机关都发月饼,送祝福。家家户户有上班的,吃月饼小菜一碟,快到八月十五,亲戚朋友迎来送往,笑哈哈的手里都有月饼。学生家长也不甘落后,也买两盒月饼送老师,我们再把吃不过的月饼,拿回老家,给父母和亲戚朋友支配,从此以后,多少年来,月饼就成为三教九流、各个阶层交流感情的工具。一发而不可收拾,结果是家里面,大人小孩吃的够够的,千家万户,去年中秋节的月饼,放到今年八月十五。竟然成了铺张浪费,月饼灾难,引起国家的注意,一棍子敲死,才心满意足。
现在小康社会,中秋节吃月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中国传承几千年的月饼文化。文献记载,宋代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看着这些有关月饼的记载,手里的月饼就吃的更有滋味。
月饼本身的风味之外,一段段与之相关的故事,也许才是人们心底对中秋最深的回忆。汪曾祺先生回到北京后,重尝昆明吉庆祥的火腿月饼,觉得“味道犹似当年”。这“犹似”之中,是否也暗藏着对西南联大岁月的感慨?而肖复兴也会怀念母亲自制的“给全家带来欢乐的、节日的气氛”的月饼,那是店里的月饼难以比拟的。现在月饼种类多了,味道也多了,不好吃的或是时间放久了的月饼扔了就是。我再也不会有以前那种感觉了,那种充满仪式感,满怀感动的心情。
今天是八月初九,再过六天又是中秋节,现在的中秋节仍然是团圆节。我晚上出去溜达,发现神木市医院对面的食品店里面的人多起来了,男男女女有的手里提一两盒月饼,春光满面的来来去去,我知道,和我一样,就是用来中秋节全家人团圆时,全家人品尝的,亲戚朋友自发的大规模的送月饼的运动彻底结束了。
我一路走过去,发现神木城南关老街,钟楼洞周围的大街小巷,城东山火神庙沟和东山路交汇处,阳崖村覆盖桥,前几年,烟熏火燎的打月饼的地方,已经冷冷清清,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再也没有了。原因是神木市的几家月饼工厂生产的月饼,物美价廉。更重要的是,老家住的人越来越少,家家户户的孩子对月饼不稀罕了,买三二十个就全家人管够,土制月饼不登大雅之堂,没有了市场。看见的,只是零零星星的有人在作糖饼子。这是神木特产,作为早点,神木人家家户户都全家人喜欢。在八月十五来临之前,节日喜庆的气氛中,为孩子们准备一点以后的早点,作一些园园的糖饼子,也是人民群众对自己全家团圆的美好祝愿。月饼,神奇的月饼,你代表着家家团圆!月饼,美丽的月饼,你孕育着一个中国梦,——世界人民大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