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古代漆器 才知道最高级的美是这样的

原创传统活儿2020-03-24 08:01:00

正文字数 3315丨大约阅读时间 10分钟


用漆漆物,谓"髹"。

髹饰,传统君认为,就是由朱色和玄色,再配以金色和彩色构成的高级感。

清 黑漆描金炕几(局部)

明永乐 红漆戗金云龙纹经匣(局部)

元 剔黑绶带牡丹纹莲瓣盘

漆器工艺是工艺美术门类中的一类,它与其他工艺门类诸如陶瓷、青铜器、印染织绣、玉器等一样,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

最早的漆器工艺,主要是用漆液涂饰器物,主要是木器。这样不仅能耐水耐腐,如果在漆液中调入朱色即成为朱色漆,调入玄色即成为黑色漆,还能实现器物的美观。

在华夏的历史上,漆曾一度风光。从木胎到夹纻胎,从表面的涂抹和描绘到细分到阴阳的装饰工艺,这种取之于木的珍贵汁液在离开母体后又赋予木头以全新的生命。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 至今7000多年

漆叶化石 山东博物馆藏 第三纪中新世(约1800万年前)

从考古发现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天然漆的国家,也是出土漆器最多的国家。

传统漆器中所用之漆主要是指天然漆,天然漆液采自于漆树,是漆树身上所分泌的液汁,又称“生漆”或“大漆”。

漆树只分布在亚洲东中部。中国的陕西、湖北、四川、云贵、甘肃等省是漆的主要产区。

邻国日本、韩国、越南虽然也有漆树分布,但产量和质量均不如中国。日本是我国生漆主要出口国。

采漆 收漆丨百度图片

“漆”字原本写作“桼”,象形字,上有木下有水,中间的一撇一捺却不是“人”、不是“八”,是人字型八字状的两把刀。

工人割漆丨百度图片

每年端午到霜降,在湖北、四川、贵州和陕西等地,漆工们进山割漆。

一棵漆树从夏至吊水开始到霜降收刀,可以在树上割出的刀口上连续割十次。树皮生生割破,蚌壳或竹片接住漆树伤口流出的树脂,是为漆。

离开母体,漆仍是活的。生漆里的有效成分漆酶须在温热湿润的环境中,25℃左右的温度和85°左右的湿度才能保持活性,帮助生漆固化成膜,否则就是病漆。

滤漆丨百度图片

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生漆,经过过滤加工后可以直接使用,或加入辅料制成退光漆。

乳白色的生漆,接触氧气后颜色逐渐变深,为深棕色,待水分挥发,接近正黑色,“漆黑”正由此而来。

人们在漆中加入朱砂,漆呈红色。漆黑配朱红,配合表面髹饰的手法,这种古朴的艺术就此沉淀在民族记忆中。

湖北省荆州市雨台山乌龟堰M10出土战国彩绘漆耳杯 上海博物馆藏

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黑地彩绘棺堆漆纹饰 湖南省博物馆藏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第一个空前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漆器生产以湖北、湖南地区为中心。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技艺的传承创新,一代一代的工匠们在髹饰的手法上或雕刻或堆叠,从简单的一色漆、彩绘,到针刻、堆漆等方法的使用。

动物纹、云纹、几何图案,色彩丰富,线条奔放,勾勒交错,气韵生动。

中国的能工巧匠们从不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麻布代替木胎塑模而成的夹纻胎工艺,在战国中期已经成型。这成为后世大放异彩的脱胎漆器的前身。

战国 彩绘出行图夹纻胎漆奁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夹纻胎兴起于我国战国中期,又称为重布胎,或是脱胎。

先用木头或泥土制成想要的造型,将其作为内在的模子,然后用很多层的麻布包裹这个模子,等里面的内模完全干了,或是定型之后,便将内模去掉,便剩下了麻布所制成的夹纻胎。

西汉 云气纹漆勺 荆州博物馆藏

马王堆汉墓出土锥画纹漆奁 纹样

锥画技艺在汉代出现,用针尖在已经涂漆的器物上刺刻花纹,称为“锥画”。

后来,匠人们在刺刻出来的线缝内填入漆就发展成明清时期盛行的的雕填工艺;在线缝内填入金,则演变为填金工艺;以此类推,在线缝内填入金彩,就产生了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

日本漆器工艺最早传自中国汉代,为日本漆器界和研究者所公认。

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曾将漆器和漆器工艺带到了日本,他圆寂前由弟子制作的夹纻干漆造像成了日本国宝。

日本国宝 “脱活干漆”法制作的鉴真坐像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藏

宋元时期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第二个鼎盛期。漆器主要产区转到了以温州,杭州等为主的制作中心。

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达,漆器工艺得到相应的普及与发展,不仅官府设有专门机构制造御用漆器,而且民用漆器工业也普遍发展起来。

不管漆器髹饰工艺的另一支在日本如何发扬光大,宋代的漆器髹饰工艺也曾走上极简和极繁的艺术巅峰。最突出的成就是,雕漆工艺成为当时艺术发展的主流而完善成熟起来。

到了元代,漆器的髹饰手法达到十一种之多。除了雕漆工艺细分出剔红、剔黑、剔彩和剔犀等不同的门类,螺钿镶嵌、戗金、描金等技法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宋 雕漆剔红漆盘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等不同的名目。(摘自360百科)

江苏常州出土南宋朱漆戗金菱花式人物花卉纹奁

中国西汉时期已有戗金漆器,但戗金漆器流行于宋代。

先在器物表面上涂上一层或几层漆,等它全部干透以后,用刀或针等锋利的工具在漆层上刻出想要的花纹和图案,这些花纹和图案其实是一种缝隙的状态,这个时候再往这些缝隙里填满生的漆,然后再在这部分生漆上面贴上金箔或者银箔。

宋 螺钿漆器 浙江省博物馆藏

螺钿工艺是一种在漆器表面进行镶嵌装饰的工艺手法。

最早的镶嵌工艺是用金箔或银箔制成各种图纹,贴在器物的漆面上,后来匠人们开始将各种珍贵的材料通过镶嵌或者粘贴的方法放置在漆器表面,宋元时期发展出金银平脱和螺钿镶嵌,到明清出现了百宝嵌。

杭州瑞安慧光塔出土北宋识文描金堆漆檀木舍利函 浙江省博物馆藏

堆漆这种技法在汉代已经出现。

器物在涂抹漆之后,干了之后会凝固成有厚度的一层,利用这个特点,人们往往会在一个器物上先后涂上几层漆,并用这些堆起来的不同层次组成不同的花纹,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南宋 剔犀执镜盒 常州博物馆藏

剔犀是雕漆工艺的一种,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摘自360百科)

宋 卷木胎素髹漆器轮花钵

漆器主要有竹、木胎和夹胎两种。

木胎主要根据器物的形制用途,用工具从厚木、圆木通过刨、削、剜、凿等方法获得。

卷木胎是木胎的一种,是用很薄的木板卷成圆筒形,接榫处削成斜面,用胶漆粘合,这是一种非常轻巧的漆器。到了汉代由于刀具和技术条件的进步,卷木胎漆器得以大量生产。

宋 褐漆翘头案

明清时期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又一个黄金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关于漆器髹饰工艺的完整体系。

这一时期,扬州漆器作坊林立,品种繁多,规模庞大,成为全国漆器业制作中心。官办漆器作坊占据统治地位,与民间制漆生产共同发展,使漆器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明代名匠黄大成所著《髹饰录》完整记录了中国古代漆器髹饰工艺的分类和标准,是中国古代漆工专业工具书。

《髹饰录》中分十八个章节,从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及漆工的禁忌,到漆器分类及各个品种的形态都做详细阐述,为古代漆器的定名和分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不同于宋元的“雅”,明清漆器的艺术风格在视觉效果上偏向于宫廷和帝王风格的富丽堂皇。在工艺的运用上,两种或者以上的工艺并施于一件漆器的手法也非常成熟。

清乾隆 脱胎漆香色地五彩描金西番莲纹佛日常明圆盘 故宫博物院藏

该器物用脱胎法获得胎底,再通体髹一层素黑漆,之后,盘内壁髹香色漆,外壁以香色漆为地,采用彩漆描金技法装饰篆书“佛日常明”四字,以西番莲花间隔。

明嘉靖 彩漆戗金花卉纹圆盘 故宫博物院藏

该器物纹饰以攒犀手法表现。用填彩漆戗金技法饰芙蓉、菊花、山石等纹饰,花纹之外满布钻成的圆点纹,露出缃色的漆层。盘外髹黑漆。

清乾隆 “卢葵生造”百宝嵌雄鸡图长方形漆砂砚盒 故宫博物院藏

百宝嵌源于镶嵌工艺,在螺钿镶嵌的基础上,又加入岫岩玉、红珊瑚、绿松石、象牙、玳瑁等颜色的配合,嵌出山石、菊花、雄鸡等图饰。

清 黑漆描金五龙纹圆盘 故宫博物院藏

描金又可以被称为泥金画漆。在器物表面涂上漆,等它干了以后,以其为底色,选择不同颜色的漆在上面进行描绘,一般常用的是朱色或黑色的漆,等再次干了以后,在器物表面上,或者是画好的花纹上抹上一层粘性的漆,再将金箔贴上去或描上去。

中国漆器艺术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它是喝水吃饭的盛器,是先民们沟通神灵的祭器。

经历了青铜器的辉煌,瓷器的大放异彩,漆器艺术以其沉稳内敛的美,伴随着华夏历史的延伸和文明的生生不息。

它是幼年的摇篮,是休憩的床,是戈戟的长柄,是放箭的弓;也是盛物的盒,是梳妆的奁,是精美的盘,是弹奏的琴;它还是象征喜庆的碗碟,是长辈赐予的如意,是文人书桌上的笔筒,是人死后的体面和尊严。

回顾漆器艺术走过的辉煌历程,中国漆器和髹漆技术从汉唐始走出国门起,就注定了其深厚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CHINA,不仅是代表了陶瓷这种泥土里走出的辉煌,同时,也代表了漆器这种从树木里孕育的旺盛的生命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

  •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如何让佛像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如何在传世美器中感受大唐的盛世芳华?且看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漆器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起催生了干漆夹苎工艺的产生.之后,随着唐代瓷器的普及,漆器逐渐向着华美富丽的 ...

  • 谈漆器鉴定之运用方法与研究

    漆器在我国经历了两个发展高峰,一个是战国至汉代时期,第 二个是明清时期.汉代能够发展成一个高峰,是当时的生产工艺.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彼时漆工艺比青铜器制作成本更低,更轻巧和实用,并且那时候就已经有了镶 ...

  • 漆器之美厚重显珍贵,脱胎化羽方成蝶!|这货怎么样

    漆器,是采用自然生长漆树的汁液涂抹于器物胎体上的工艺品.分有胎与无胎,一般日本漆器木胎的多,而中国漆器擅做无胎器.漆液在器物表面干硬就成了一层薄膜,不易剥离,耐腐蚀.久盘有包浆,质地轻盈,经过多次的髹 ...

  • 震撼世界的美——中国古代漆器十三种装饰方法

    2019年5月27日,广州华艺拍卖在香港拍出了一件剔红三友庭园图方盘,成交价达到了2039万港币.这在当时可算是刷新了漆器拍卖成交的记录.想想其实也不意外,作为中国工艺品的重要一项,漆自新石器时代就被 ...

  • 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看中国古代对塔建筑的情有独钟之处

    在中国历史上,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特色,其中塔形建筑以独特的形状,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中国历史上,古塔非常之多,以南京市秦淮区的大报恩寺中的琉璃宝塔来看,它堪称是一座奇迹,被誉为"天下第 ...

  • 从宋朝复杂的水运仪象台,看中国古代机械传动系统的复杂与精密

    在古代中国,不仅创造出许多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文学作品,这都得益于汉字的存在,它让一个文明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而独一无二的汉字,也为中华文明不中断奠定了基础.除了这些,在许多方面,中国古代都 ...

  • 你的先辈来自何处?且看中国古代的九次人类迁移

    中国古代的九大人类迁移 1.秦时徙天下豪富于咸阳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总人口在70 万以上. 2.秦时往移民河北,河南, ...

  • 多角度看中国古代“帝国”的同质性:制度、文化、认同

    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几千年之历史长河中一个强大的"帝国"倒台后很快又能恢复新的"帝国",然后不断的循环呢?而反观西方历史,中世纪及其以前的那些庞大的"帝国 ...

  • 营造构法丨张十庆:从地栿做法看中国古代木构技术的特色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发展进程中,柱脚构造做法始终是一重要节点,而柱脚构造做法中,地栿又是一重要而关键的构件.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建筑史学刊>编委张十庆撰写<从地栿做法看中国古代 ...

  • 从墓志铭看中国古代丧葬礼俗

    2021-06-16 11:09·中国文物报 吴小龙 中国古代的丧葬类型多样,有土葬.天葬.林葬.火葬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丧葬仪式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大量墓志铭重现 ...

  • 从法门寺出土秘色瓷看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秘色瓷,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 ...

  • 从历史看中国古代饮食精神文化!

    说起古人的饮食文化,也是古人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人们的饮食活动实践(生产与消费)的观念史.精神史. 先秦诸子的饮食智慧 在夏.商.周三代,享受美食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特权."惟辟作福,惟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