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的常规科学与绘画的高潮
我们从“范式”这个概念的提出,偶然地发现了库恩提出的“范式”。因此我们开始去了解库恩的科学史理论。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比较完备地解释了他的理论。
我们是理工科的教育背景,因此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常规-危机-革命”周期理论,冲击了我们习惯的科学单向增长式发展的成见。
我们进而意识到,人们在自己所处的时期,一般是不能感知到科学的周期发展性的。只有放在一个大历史的尺度里,才能发现科学发展的周期性。
同理,艺术的发展也是周期性的。我们也认识到,一般人并不会感知到艺术发展的周期性,只可能认为艺术是单向增长地发展的。
比如蒋勋的《西洋美术史》,就是提供了这种单向增长性发展的美术史观。
我们很难确定哪种美术史观是正确的。单向增长美术史观和周期发展史观,很可能各自提供了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的描述。
我们不打算去讨论和评判单向增长美术史观。我们只对我们自己提出的周期发展美术史观感兴趣。我们的兴趣是对库恩的科学发展结构(他称为“科学革命的结构”)和我们提出的美术绘画高潮起伏结构,作一番比较。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第2,3,4章,讨论了常规科学的形成,常规科学的本质和常规科学发展阶段的发展动力。这三章分别为“通向常规科学之路”,”常规科学的本质“,”常规科学即是解谜“。
库恩列举了光学的发展历史。他解释常规科学形成阶段,是不止一种理论在互相竞争,而解谜的成功程度,决定了某一种理论逐渐成为”常规科学“。于是常规科学就形成了一种范式,可以提供一整套基础知识给科学家们,可以从这些基础推演出新的”迷“,可以提供判断解谜成功与否的标准。直到别的”反常“学说在某个迷的解答上提供了常规科学所无法完成的答案。于是常规科学就陷入”危机“,新的科学理论于是突现。从第6章开始库恩基本上就是在解释反常和危机,解释革命的含义。
于是我们认为尽管我们提出的美术发展周期理论,与库恩的科学发展周期理论有一定的契合,但是美术发展周期的结构却与科学发展的结构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绘画不具有逻辑框架结构,其基础知识(还有绘画技术)并不构成一个成套的体系,任何时期都同时存在不同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其数量之大,是科学理论无法比拟的。绘画也不存在”解谜“式的活动,更谈不上是决定性的活动,也不可能成为画家们的作画动机。
但是撇开绘画和科学的这种结构性的差异,我们可以抽象地把画家的活动归结为一种博弈,当然科学家的活动也是一种博弈。于是画家采取的画法等一系列决定其绘画的方法或者行为,就是一套博弈策略。而科学家同样,也是在采取一套从事科学活动的博弈策略。
因此库恩实际上是把科学家中大部分人采取的趋同的策略叫做”常规科学“,个别人采取的特殊策略叫做”反常“。
这样我们对艺术高潮形成所援引的纳什均衡理论,就同样适用于科学。
换言之,我们实际上无法从库恩的著作中直接找到绘画艺术的周期结构的类比,但是我们把两个领域都从博弈策略的角度去解读的时候,库恩的学说就立刻可以提供我们一些有用的东西,特别是他的”范式“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