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律书法家的心声,赵孟頫书《陋室铭》高清放大
不足10㎡的陋室,不同流合污的《陋室铭》
《陋室铭》是唐代文人刘禹锡的作品,创作于824—826年间。
刘禹锡
当时,唐顺宗刚当上皇帝不多年,一方面是皇帝“刚上任想做事”的缘故,另一方面浑浑噩噩的朝政,宦官横行确实亟待变革。才华出众的刘禹锡提出了很多想法和策略,于是被朝廷重用,但结果像大多数变法一样,刘禹锡因触动了别人的奶酪而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做通判。
人越落魄,越容易遇到小人,刘禹锡也不例外。他受到了县令的百般刁难,在半年内搬了三次家,直到最后只给刘禹锡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时,县令方才罢休。
但刘禹锡不以为意,写下《陋室铭》刻在石碑上 ,立于门前而表明自己的志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书法天才赵孟頫,三十岁写《陋室铭》以表其志
《陋室铭》四百年后,元代有个赵孟頫,从小就异于常人,每天练字能写500张纸,且日日如此,这强大的自律和勤奋的性格使得他成为“楷书四大家”中,唯一一个篆隶楷行草样样精通的书法家。
赵孟頫
然而流着宋代皇族血而出生于元代,是可悲的。不仅会被戴上有色眼镜,作为汉人还会被朝廷所区别对待。三十多岁的赵孟頫似乎就洞穿了人生,写下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以表其志,从此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而珍藏。
赵孟頫笔下的陋室铭,一气呵成,从工整端庄到潇洒飘逸,“羞涩”的“赵体”跃然纸上,从开始的工整严谨,到后来的气韵非常,形象地反映出赵孟頫淡泊名利,寄情书画的人生态度。
在这之后赵孟頫,选择了为元代效命。有人说是为了生计,也有人说是看穿了实势,但现如今看来,官职对于他来说,可能真的只是个谋生手段、迫不得已而已。
赵子昂,一生请过很多次病假去游山玩水,但他从不曾放下的,却只有手里那支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