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

今天,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随处可见是广场舞。

这是继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安定团结,社会和谐进步所带来的可喜画面。原来只有城市人或专业人士的舞蹈、音响走进了所有大众之中。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由沿海扩展到内陆。全国各地的城镇乡村的早、晚,到处都是街舞和广场舞。伴随着音乐和歌声,人们轻歌慢舞,扭动着身躯,踏着欢快的节拍,享受着祖国繁荣昌盛、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美好时光,也表达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由此,我想起当年农村的业余文艺宣传队。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温饱基本解决,但农村仍是落后的,物质匮乏,生活艰苦,交通不便,无电致水,经济落后。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就更显不足了,没有电视,没有图书室,没有娱乐场所和健身场所。一年就是放几场露天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反复播放。但人们的精神风貌是可佳的,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的追求是可取的。他们克服一切困难,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土洋结合,各大队都有自己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既然是业余,当然没有任何报酬,连服装、乐器都是自己的,都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本队人。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或自娱自乐,可以说观众既是演员,演员也是观众,人人参与,不拘一格。县里有个剧团,除在县剧院演出外,也经常下乡演出,特别是逢节日或者其他重要活动时。

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党、团员带头,先进青年、村民积极参加,村小的老师也在其中。那时的文艺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热情很高涨。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气氛,占领了文化阵地,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土演员、土歌手。县、公社还不时举行汇演和调演,并评选优秀作品和单位。

那时的文艺题材紧跟当时的形势,非常接地气。内容以阶级斗争为主,也有反映科学种田的,有庆祝活动的,有计划生育的,有学唱革命样板戏的......用现在的说法叫:正能量满满。

从表演形式上,既有传统节目、又推陈除新。如快板(莲花闹)三句半、相声,口技,笛子独奏,二胡独奏,独唱,二重唱等。唱的基本都是京剧样板戏中片段,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有时也排演小型剧目,如“半夜鸡叫”,“郭亮带兵抓郭亮”,不忘阶级苦”等。我至今仍记得并吟唱出: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寃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和泪......

道具、服饰、化妆及舞台可用简陋原始来形容。现代人不敢相信。

先说戏台:戏台是利用高旷地的三和土或临时用树杆和木板搭建的。戏台下或站或坐挤满了观众,小孩子打闹走动。没有电灯,只用当时叫什么汽灯照明,后台是从村小搬来的破桌椅,幕布用旧雨布代替。

道具、乐器由私人提供,如敲鼓的自带鼓,拉琴的自带二胡或板胡。

服装自理或去借,那时根本找不到鲜艳一点的衣服。饰演老太太的则穿上自己奶奶的大衣襟,饰演老头的则把自己爷爷的水烟杆和破棉袄带来,饰演军人的枪是木头制成的,连上漆也没有,这样更赢得观众的欢笑和掌声。

画装更不成体统,有的用红、黑墨水,甚至用锅灰,各自穿的鞋五花八门。

所有人员都是无偿的,没有半点报酬,有时连口水都喝不上,他们白天要按时上工挣工分,晚上排演到深夜。但大家热情高,非常积极,任劳任怨。

他们的付出,给农村带来了一股清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净化了社会风气,人们思想纯洁,积极上进,看不到黄、赌、毒等现象。是值得肯定的!

时代在进步,每一代人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有一代人的光芒,历史不会忘记当年的业余文艺宣传队。

(0)

相关推荐

  • 每日的精彩输出,让传统文化·京剧·成为顶流文化,贵州京剧院负重前行。

    立足中华文化,借鉴西方诸学:洞机知时,反求诸己:闲谈人生百态,鼎礼解困救溺:或论社会中流,助力伟大复兴. 小城市的艺术捍卫者, 能否使京剧迎来"文艺复兴"? 我们是专业的京剧演员, ...

  • 叹息南阳卧龙岗庙会

    图文/李纪同 叹息南阳卧龙岗庙会 自从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开始复岗以来,宛襄两地网友大肆吐槽诸葛亮躬耕地,关于诸葛亮的美文和互贬之意,皆有指鼻揩油在序.在唇齿相依的二阳争地歌声隔理中的网友们对诸葛亮文化探 ...

  • 贺振武:知青故事│我在农村演“鸠山”

    我在农村演"鸠山" 贺 振 武 河南安阳老知青 我于一九六五年五月下乡插队,到了安阳县马投涧公社王二岗大队.于一九六七年三月,在县安置办安排下迁点到安阳县白壁公社东瓦亭大队. 当时 ...

  • 7副水平不俗的戏台对联,戏曲有奥妙,对联有乾坤

    按照习俗,戏曲演出的戏台前一般都会悬挂对联,或雅或俗,给戏迷观众带去一种趣味.很多戏迷在戏曲没有开场的时候,都会去看看戏台对联,打发一下时间,感受一下对联中的哲理.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 ...

  • 李敬苗||看 戏

    戏台位于村子的中央.底座高有一米.舞台前面正对马路.路边一个照壁.照壁和舞台之间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场子.舞台前面是演出的地方,后面和前面的宽一样,长比前台略短一些,用于演员换穿衣服,换道具,演员变换角色 ...

  • 听 戏‖文/李明君

    听 戏 我们那儿管"看戏"叫"听戏". 小时候我是听着革命样板戏长大的.那时候正值文革时期,我们大队有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宣传队里的几十 ...

  • 支疆往事 ▏令人难忘的文艺宣传队

    从1966年到1972年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在连队或团场的宣传队里呆了几年.宣传队本质上是业余的,无任务时参加大田劳动,有任务时就会临时集中排练演出.本人不会唱不会跳,在队中的角色就是一个乐队伴奏,有 ...

  • 忆渔沟中学文艺宣传队的一次演出

    忆渔沟中学文艺宣传队的一次演出 □戴官宝 1967年夏,为了保卫援越抗美的我军高炮部队安全,我们十二集团军奉命组建机关枪营,抽调所有连队的机关枪二班,参加组建.我们是04团130炮连机关枪二班,奉命从 ...

  • 武江波||青春的岁月像条河——难忘的文艺宣传队

    寿安里小学初中班一年半的生活,除了上课和学军.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外,值得回忆的还有当时学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这个文艺宣传队是音乐老师刘冠娥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发起组织的.刘老师曾执教语文课, ...

  • 忆解放初期莘乐完小的文艺宣传队

    张水洗 1947年秋,嵩县解放.为便于治理,县以下划分了若干区,其中的莘乐区辖伊河两岸各村镇.伊南,上自高村,下至曲里温泉:伊北,上自望城,下至老樊店.传说商代名相伊尹早年在伊河之南的莘乐沟隐居耕读, ...

  • 豫南记忆丨我在大队文艺宣传队的那些往事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大队宣传队的记忆 文/山泉 ...

  • 青藏兵站部文艺宣传队战友2014年重庆联谊会(上下集)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为革命种田 70年代美术速写 带你看看当年的农村生活

    这是一组几十年前美术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的的美术速写,创作时间为1972-1973年. 为革命种田,赵宗藻 作. 支援春耕夺丰收,张延龄 作. 生产更多的蔬菜供应城市,张为民 作. 地头学习,朱铁川 作 ...

  • 当年湘南农村的“茶籽”树,渐行渐远……

    "茶籽"是湘南一带农村对油茶树结的果实的土叫法,油茶树是一种经济林,属于常绿小乔木,枝叶繁盛.常于夏季挂果,经秋季成熟,每年的"寒露"或"霜降&quo ...

  • 满满的回忆 永远的赞歌—平武县1972年(背篼剧团)文艺宣传队

    满满的回忆 永远的赞歌-平武县1972年(背篼剧团)文艺宣传队 望星空 2020-06-18 阅读 1167 关注 来自话题 #历史杂谈 2.6万篇 平武"背篼剧团"是一九七二年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