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
今天,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随处可见是广场舞。
这是继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安定团结,社会和谐进步所带来的可喜画面。原来只有城市人或专业人士的舞蹈、音响走进了所有大众之中。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由沿海扩展到内陆。全国各地的城镇乡村的早、晚,到处都是街舞和广场舞。伴随着音乐和歌声,人们轻歌慢舞,扭动着身躯,踏着欢快的节拍,享受着祖国繁荣昌盛、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美好时光,也表达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由此,我想起当年农村的业余文艺宣传队。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温饱基本解决,但农村仍是落后的,物质匮乏,生活艰苦,交通不便,无电致水,经济落后。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就更显不足了,没有电视,没有图书室,没有娱乐场所和健身场所。一年就是放几场露天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反复播放。但人们的精神风貌是可佳的,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的追求是可取的。他们克服一切困难,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土洋结合,各大队都有自己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既然是业余,当然没有任何报酬,连服装、乐器都是自己的,都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本队人。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或自娱自乐,可以说观众既是演员,演员也是观众,人人参与,不拘一格。县里有个剧团,除在县剧院演出外,也经常下乡演出,特别是逢节日或者其他重要活动时。
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党、团员带头,先进青年、村民积极参加,村小的老师也在其中。那时的文艺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热情很高涨。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气氛,占领了文化阵地,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土演员、土歌手。县、公社还不时举行汇演和调演,并评选优秀作品和单位。
那时的文艺题材紧跟当时的形势,非常接地气。内容以阶级斗争为主,也有反映科学种田的,有庆祝活动的,有计划生育的,有学唱革命样板戏的......用现在的说法叫:正能量满满。
从表演形式上,既有传统节目、又推陈除新。如快板(莲花闹)三句半、相声,口技,笛子独奏,二胡独奏,独唱,二重唱等。唱的基本都是京剧样板戏中片段,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有时也排演小型剧目,如“半夜鸡叫”,“郭亮带兵抓郭亮”,不忘阶级苦”等。我至今仍记得并吟唱出: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寃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和泪......
道具、服饰、化妆及舞台可用简陋原始来形容。现代人不敢相信。
先说戏台:戏台是利用高旷地的三和土或临时用树杆和木板搭建的。戏台下或站或坐挤满了观众,小孩子打闹走动。没有电灯,只用当时叫什么汽灯照明,后台是从村小搬来的破桌椅,幕布用旧雨布代替。
道具、乐器由私人提供,如敲鼓的自带鼓,拉琴的自带二胡或板胡。
服装自理或去借,那时根本找不到鲜艳一点的衣服。饰演老太太的则穿上自己奶奶的大衣襟,饰演老头的则把自己爷爷的水烟杆和破棉袄带来,饰演军人的枪是木头制成的,连上漆也没有,这样更赢得观众的欢笑和掌声。
画装更不成体统,有的用红、黑墨水,甚至用锅灰,各自穿的鞋五花八门。
所有人员都是无偿的,没有半点报酬,有时连口水都喝不上,他们白天要按时上工挣工分,晚上排演到深夜。但大家热情高,非常积极,任劳任怨。
他们的付出,给农村带来了一股清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净化了社会风气,人们思想纯洁,积极上进,看不到黄、赌、毒等现象。是值得肯定的!
时代在进步,每一代人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有一代人的光芒,历史不会忘记当年的业余文艺宣传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