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 新京味”征文选登|韩志远|京味龙潭

京味龙潭

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园多了去了,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龙潭公园。因为它里里外外都渗透着浓浓的京味。

龙潭公园位于北京城东南二环路光明桥附近,与我住的华威西里社区相距不过一里多地。龙潭公园就如同我家的后花园,几乎每天都要进去走上一圈。我是眼见它从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说起龙潭公园,就不能不说到龙须沟。龙须沟原是北京天桥附近的一条排污水的臭水沟。作家老舍的《龙须沟》话剧,就是以龙须沟为场景,揭示新旧时代的巨大变化。而这条龙须沟与龙潭公园有着渊源关系。龙潭公园的核心景区是龙潭湖。然而,龙潭湖的前身是明代烧窑留下的多个窑坑,上游龙须沟之水就流入窑坑。因此,五十年代初,修建龙潭公园时,考虑与龙须沟形成的首尾之势,故建筑大师梁思成取湖名为“龙潭”。赵朴初题写的园名悬挂在大门处,给公园增色。从藏污纳垢的窑坑蜕变成美丽的龙潭公园,几十年间的变化,正是新北京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人为本、平民化,是龙潭公园建园的核心理念。龙潭公园占地49.2公顷,其中湖水的面积19.47公顷。它不是以奇花异草、珍贵名木来吸引游人,而是以质朴、亲切、自然向游人敞开怀抱。龙潭公园树木很多,但大部分是垂柳、杨树、槐树、枣树、杏树、桃树、柿子树、山楂树等常见的树木。后来增加了碧桃、紫叶李、天府海棠、垂丝海棠、玉兰、樱花、木槿等树种。行走在公园的树林间,树木仿佛是相处多年的老朋友,不需要小心翼翼,可以随意亲近、抚摸和拥抱。由于花木繁多,几乎一年四季公园都有盛开的花卉。

龙潭公园设有四门:东门、北门、西门、西北门。我常走的是东门。从南护城河的桥上过去,就是东门。进入东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波粼粼的湖水,一座廊桥像大坝将湖水分隔成为一片椭圆形池塘,水中长满了芦苇和荷花。盛夏时节,荷花飘香,蛙鸣阵阵,野鸭游弋,鸟儿在花间飞舞,是游人赏花和摄影爱好者的心仪之地。廊桥架设在湖上,顶部有彩绘图画,两排立柱之间,连接有长凳,供游人休憩。游客多喜欢在此纳凉、观鱼和喂野鸭。此处景致被取名为“莲塘花屿景区”。

从东门沿湖往北行,靠近外栏处是一个露天的门球场,每天聚集几十位老年门球爱好者,在挥杆打门球。这里原来是一片草地,近年才辟为门球场。我有时会驻足看一会儿这些老顽童打球,很是为他们打球的认真劲儿赞叹。

继续北行,引人瞩目的是几座雕像。一是两位救人烈士的纪念雕像。1981年2月1日,退休工人田继跃和青年工人高云涛,在抢救南护城河落水的小学生时英勇牺牲。为缅怀先烈的壮举,在毗邻的龙潭湖畔竖立了英烈的雕像,以此弘扬他们舍己救人的精神。尤其是高云涛烈士,出生年龄仅比我大一岁,牺牲时还不足32岁。每次从雕像前走过,心里都会由衷地向他们表示敬意。二是孙敬修和一组儿童雕像。孙敬修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我们小时候是听着他讲故事长大的。尤其他改编讲述的《西游记》故事,绘声绘色地声调,至今还不时回荡在耳边。孙敬修的雕像很传神,再现了老人家和蔼可亲的形象。三是身背粪桶的时传祥雕像。解放前,时传祥从山东逃荒来北京,为糊口做了掏粪工,受尽欺凌。新中国建立后,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环卫工人,并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劳模大会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年北京居民院落仍有部分旱厕,需要人工掏粪。他继续坚持身背粪桶走街串巷入户掏粪。他的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思想境界,激励人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勤奋工作。除了时传祥雕像外,龙潭公园还建有一座时传祥纪念馆,位于攀岩广场附近。李瑞环题写的馆名。纪念馆通过实物和影像资料等,展示时传祥的事迹。我参观后,曾在留言册上写下感想,为劳模时传祥精神点赞。可以告慰时传祥的是:目前北京早已告别人工掏粪的时代,厕所几经升级换代,成为名副其实的卫生间了。龙潭公园的卫生间级别也同样得到提升。

离时传祥雕塑不远处有一片樱花林,这是中日青年栽种的友谊林。目前樱花树已经长到碗口粗、二三米高,每到樱花盛开的时候,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赏花拍照。樱花林紧邻一座翘脚飞檐的茶馆,承包茶馆的刘师傅,原是企业工人。我常到茶馆喝茶,与刘师傅结识已有近20年。刘师傅50多岁,前两年把儿子送去德国读大学。他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很满足,时常在公园里跑步,有时还在茶馆与老友聚会。

龙潭公园有两座几十米高的土山:一座在西北门附近,一座是在公园的东部。这两座土山都是修建龙潭湖取土堆积而成。西北门附近的土山坡上,种植了数十棵丁香树,每当花季,远远就能闻到随风飘来的花香。沿着石砌的登山步道,在丁香花丛中可以一直走到山顶。山顶上有石桌石凳,正中建有一座四四方方的亭子,供游人歇脚。土山脚下有一座被称作“袁庙”的祠堂,这座青砖黛瓦祠堂里供奉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祠堂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此处成为跳舞、踢毽、悠悠球、太极剑等群体活动锻炼的场所。不远处是儿童活动乐园,有轨道小火车、丛林探险、太空船、旋转木马等项目。每到休息日,都会引来许多儿童游玩儿。儿童乐园旁边就是游船码头,宽阔的湖面很适合行船。游船已经告别了手划、脚踏的时代,升级的电动船很适合儿童驾驶。尤其是动物造型的黄鸭子、小丑鱼等游船,很招小朋友们喜爱。我和老伴也经常带小孙子乘船嬉戏,开船追野鸭是他喜欢搞的恶作剧。

公园东部的土山,山顶上也有一座亭子。一条从山顶通到山下的水渠,顺山势蜿蜒而下。放水时,孩童们跟着流水投放树叶,或用玩具水枪汲水喷射,玩得欢呼雀跃。山下是健身和娱乐的场所,塑胶跑道环山铺设,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械和棋类设施。最受欢迎的是8个并排的乒乓球台子,常看到乒乓球手挥拍厮杀的场景。我有时也坐下来与棋友下一盘象棋。

龙潭公园是突出中华民族龙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公园,园中有一片龙字石林景区,大大小小的石块上汇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及历代书法名家题写的“龙”字,多达229个字。园内还有一座飞腾造型的青龙石雕。桥梁、亭榭。楼堂等建筑多与龙有关,如青龙桥、白龙桥、百龙亭、龙涎榭、龙门、飞龙阁、龙吟阁等。植物有龙柏、龙枣、龙槐、龙须柳等,凸显出浓厚的龙文化氛围。

龙潭湖水面很大,湖岸几经修缮,形成近4000米蜿蜒曲折的石砌湖岸步道。行走在绿树成荫的湖岸,俯视清澈的湖水,岸边的树木和建筑倒影被湖水揽入怀中,形成镜面效应。湖边隔不远距离,安放有供休息的座椅。夏日坐在水边,微风吹拂,十分惬意。

龙潭公园还有几处京剧和唱歌爱好者的聚集之地。一处是近年修建的“曲壁扬波”景区。这是一座带院落的长廊式建筑,位于西门附近,不少京剧发烧友聚集于此,胡琴伴奏和京剧演唱者的水平极高,大约是退休的专业演员。另一处是万柳堂西侧假山上的长廊,也有一群京剧爱好者,常有游人驻足欣赏。孙敬修雕像附近有一拨歌唱爱好者,每次唱歌都有西洋乐器伴奏。我经过此地也爱凑个热闹,跟着唱上一曲。

龙潭公园还有几个跳民族舞的群体。中心岛上是一群跳新疆舞的,衣着很亮丽。青龙桥附近有一伙藏族舞者,看起来较有水平。我曾进行视屏录像,转发给跳藏族舞得过大奖的同学,请她点评。她说:“跳得很好!”

经过几次大规模改造的龙潭公园,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每年冬季开办冰雪大世界,正月举行庙会,遂成为京城的一大亮点。此时,新北京、新京味体现得更加充分。我在公园里经常遇到同宿舍的邻居们,大家对龙潭公园赞美有加。言谈话语中,对新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龙潭公园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祖国也像花园一样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韩志远

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曾任中国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副秘书长。

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通史>、<中国大通史>、<中华文明史>等。专著有<南宋金军事史>、<金代妇女史>、<元代衣食住行>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及散文、诗作多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