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夕佳楼
颐和园昆明湖东北岸的“夕佳楼”。传说,夕佳楼日落景致绝美,乾隆皇帝当年就取了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来命名,他自信这里的意境比之陶渊明诗中所写,更胜一筹。
结庐人境,囊括四海的大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中国古代多隐士,常提及的当属退居官场的失意文人居多,其实在众多隐士中,帝王者众,这种皇家隐逸文化在诸朝皇室中源远流长,恰应了“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古话。
满人治汉,从皇太极开始就懂得学习汉人的文化传统,到乾隆那里,更是对文人的隐逸观,驾轻就熟。乾隆退位后仍然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虽然没有实现他所谓“大隐即朝隐”的心愿,却在这个宫中苑里“结庐在人境”,但所结之庐却是囊括四海,将隐逸文化从陶渊明的诗意,上升到了治天下的哲理。
一生未见,只在诗中的美景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夕佳楼,景如其名,即观赏夕阳西下、暮霭四合佳景之地。闲坐楼上,透窗西望,灿灿的余辉,金煌的殿宇,啾啾鸣鸟匆匆掠过,昆明湖水气弥漫,如云如雾,西山连绵如带,佳时美景扑窗而入。俯身凭栏,荷花竞放,清香暗送,水中的鱼儿,浮水的雏鸭在荷伞下游弋,如此美景怎不令人陶醉?
而乾隆一生来清漪园达66次之多,始终未能在夕佳楼上品味这良辰美景,他被自己的一句话,约束了一生……
爱民于心,乾隆的家国天下
“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宵,犹初志也。”
——乾隆《万寿山清漪园记》
这事还要从康熙年间说起,自康熙时起,在北京的西北郊陆续修建了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和圆明园四座皇家园林。乾隆继位后便诏告天下,由于修园消耗巨大,往后将不再修建皇园,以示勤俭爱民之心。
但仅仅六年后,乾隆便违背诺言,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漪园建设!天子食言,只能自我约束,于是他每次去清漪园,只能上午前往,中午返回,在不园中过夜,以此作为自律和反思,也许能稍得天下人的谅解吧。
这一次,乾隆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乾隆盛世的光芒,也在他家国天下的誓言中,熠熠生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更是让这位皇帝推崇备至。
下面就让海云给大家说一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