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葛焕军||一段家史(散文)
主编:非 鱼
光阴似箭,岁月流年,一年又一年,年年健康,岁岁平安。春节的激情已消停,十五的灯笼也已熄灭,繁忙的生活又恢复到往日,平凡的日子又步入了正常。
今天是周六,又恰是正月十六,休息在家,我在若无其事地翻阅着那本厚厚的台历,翻阅着每一页,心中都充满着一份激情。我注视着每一页的日期,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能勾起我对曾经的回忆!每一段回忆都记录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正月十六,就记载着我心中一段深深的回忆。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生活着众多民族,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及穿着习惯都各不相同。它们是受传统风尚、礼节、文化和地域差异等因素,而经过历代传承并共同遵守的一种生活模式。由于生活的地域不同,所以,各地的风俗习惯也大不相同。
比如:春节,生活在齐鲁大地上,各地就有各地的风俗习惯。鲁中地区,大年初二,都是女儿回娘家日,也是女婿看丈母娘的日子。但在我的老家胶东半岛则不同,一般都是选择正月初四、或者初六这两天回娘家。走亲戚串门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要过了正月初二以后(据说,初二是送神仙日,在神仙没有离开家之前,亲戚是不能相互串门的)。老家就有这么一句很经典的顺口溜:“先看姑姑,后看舅,丈母娘排最后”,这也说明地域文化有着一种片面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在跟风,一些年轻人打破传统常规,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有着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的思想意识;也不管是初一,还是十五,他们成群结队走亲戚串门。虽然,这都是极少部分人的行为,但老人们对他们这种打破传统习俗的行为,还是持反对意见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变化、新气象、新思维、及新概念的发展趋势,让这些老人们真是无能为力。
受孔孟和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我的这个大家族,可谓是一个既传统又保守的家庭,我们历来都是按照传统习俗去做人处事、接人待物。
据母亲讲:当年,在我爷爷奶奶还健在时,我四个出嫁的姑姑,每年的正月初四,就会不约而同地赶回娘家。她们会把各自家中最好吃的东西带回来,来孝顺我的爷爷奶奶。初四那天,一家人都会围在爷爷奶奶身边,喜乐融融地汇报着各自家里一年来的喜事和好事。在她们看来,这一天就是一个团圆日,又是一个孝敬父母的日子。
在那个年代,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姑姑们回娘家全靠步行,路途远一些的,就会走上大半天的时间。一年中,姑姑们能共同相聚在一起,也唯独在初四这一天。所以说,每年的正月初四,也是一家人的相聚日,兄弟姐妹们相见,显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珍惜。
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把一生的大爱,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能抚养着六个孩子,而且都能一个个健康地活了下来,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爷爷奶奶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做得到的。
父亲曾对我说:“在那个年代,八口人吃饭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别说是吃饱,能让肚子不饿,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我们饿了去吃树根、树叶、树皮、野果、野菜等,那都是家常便饭。”“为了充饥不让肚子叫,那时,你爷爷奶奶就用地瓜干熬上一大锅稀饭,喝了上顿、喝下顿,至于吃窝窝头,平日根本就没吃上几顿。艰苦贫穷的日子,我们就是这么一天天地熬过来的。”每当父亲讲述这些时,我的心里酸酸的,总有想落泪的感觉。
由于我的爷爷没有受得住家徒四壁艰难困苦的生活,因积劳成疾,而过早地去世了;奶奶也因操劳,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等因素,她在我朦胧的记忆里也去世了。我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给我父亲兄妹六人一个沉痛的打击,特别给我四个姑姑打击是沉重的。姑姑们一声声哭啼,一声声呐喊:“父母都不在了,我们的娘家在哪里呢?我们初四应该回哪里呀?”
从我记事起,我的四个姑姑,每年的正月十六,总会带着姑父一起相聚在我们家里。我看到他们兄弟姐妹相聚时的情景,看到我父亲那高兴的劲头,我就知道父亲的开心、高兴,都是发自内心里的。
这一天,父亲就会早早地把我们连春节都舍不得吃,而且都是能存放的食物,提前拿出来解冻、准备好,他还要去县城买上一些新鲜的食材。那天,父亲还要求我们把室内室外彻底打扫干净,以崭新的环境面貌,迎接姑姑们回娘家。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父亲才肯坐下来吃点早饭稍微歇会。母亲则开玩笑地对父亲说:“你们兄妹见个面,搞得这么复杂,还要轰轰烈烈,又不是迎接什么大人物,让一家人都跟着忙活,看得出你们兄妹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的根深蒂固。”
那时候,我还小,也不懂得那些大道理。那天,我只是跟着哥哥姐姐们跑前跑后,最后,也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一些啥!反正那一天我也是非常高兴快乐的。因为,姑姑们的到来,她们在给我带来好吃、好玩的东西外,还会给我们讲述许多所见所闻,而且是很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正月十五的夜里,老家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深处达到了五十多公分,路面湿滑又不平整,给正月十六姑姑们来我家造成了许多不便。正月十六那天,离我家较近的几个姑姑、姑父们先后来到,唯独离我家稍微远一点的三姑,还没有赶到。近中午十二点了,也不见三姑的踪影。父亲心急如焚,看他焦急的样子,恨不得长上两只翅膀飞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又没有可以传递信息的通讯设备,也只能用那颗耐心来等待着,丰盛的午餐也因三姑的缺席而显得气氛不那么热烈。那一天,我看到父亲一直不是那么的爽悦。
一直牵挂自己姐姐的父亲,一夜未眠,一些不祥的念头,在他脑中不断涌现:难道姐姐家里出了什么情况?还是因为雪大路滑?还是来的路上出现了意外?也许?难道?……父亲越想越害怕,越想心里越乱,那时,一切不好的想象充满了他的脑海。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七,一大早,父亲早饭都没顾上吃,提着几包点心就出门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地赶往三姑的家,他要去三姑家里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导致她正月十六没有回娘家。
当父亲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了三姑家时,见三姑一切健康平安,原因是:由于雪太大、路太滑,行动不便,这才是没有回娘家与兄弟姐妹相聚的真正原因,父亲这才把心放下。由于一路上的奔波,父亲感觉自己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开了,三姑忙着去给他做了饭。吃过早饭的父亲,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家。
俗话说:“爱不爱、亲不亲,兄弟姐妹一家人。”“仇多重,恨多深,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说:亲情是一个分不开的整体!亲情是一条阻挡不住奔腾的河水!亲情是一条维持家人感情的纽带!亲情是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线!
记得在我十岁左右的时候,那天也是正月十六,我壮着胆子去问父亲:“爸,我们过年都舍不得吃的大鱼大肉,您都把它们留给姑姑们吃,您是不是不爱我们?”父亲一脸严肃地说道:“今天,是你姑姑们回娘家的日子,由于你爷爷奶奶去世得较早,你姑姑们那个真正的娘家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我们现在的这个家,就是她们娘家,你姑姑们毕竟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对这里的一切,有着一份不可遗忘的感情,她们回来看看,其实就是再找一找那种回娘家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全力以赴地招待好她们。”
父亲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你现在年龄还小,不懂这些大道理,等你长大后,就会慢慢明白的。”父亲这些话,让我记忆犹新,话语虽然不多,但意义深刻。现在想一想,父亲这些做法,不正是在传递着一份份正能量的家道吗!
续写一段家史,是一种回忆,也是在传播一份家道。它虽然不能感悟一生,但多多少少会感动一下心灵。
今天,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依然在沿着前辈们铺满金色的家道上,努力工作,传播正能量。
家史是一段故事,要经常去述说;家史是一种传承,要继续发扬光大。
2021年3月于潍坊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葛焕军,笔名:无敌勇士,山东莱阳市人,1966年8月出生,1986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信阳陆军学院后勤财务系,2001年转业至今于潍坊市委办公室工作。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以来,自己对文学作品有着较浓的兴趣,酷爱阅读和写作, 201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齐鲁文学》《潍坊晚报》《网络文学》《望安山文学》等十几家报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参加各类征文大赛若干次,荣获多个参赛奖项,出版了处女作《飘过村庄上空的云》。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以来,自己对文学作品有着较浓的兴趣,酷爱阅读和写作, 201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齐鲁文学》《潍坊晚报》《网络文学》《望安山文学》等十几家报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参加各类征文大赛若干次,荣获多个参赛奖项,出版了处女作《飘过村庄上空的云》。
中国民间故事创作成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作家协会会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