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为良医,吾为丞相——崔与之风水之谜
“
崔与之不但是风水理论的积极探索者,而且是风水理论的自觉践行者。
南宋初年,崔与之父亲崔世明屡试不第,每叹曰:“不为宰相,则为良医。”遂研究医学,行医于世。
经世致用,为民解困,是崔与之的家学。父亲朴实、无奈的一句喟叹,成了崔与之改变命运的不懈动力。
比父亲幸运的是,33岁那年,崔与之得增江书友林仲介等人资助,不远千里,毅然赴临安苦读三年,一击而准,高中一甲进士。
崔与之 像
崔与之以自己的聪明勤奋,弥补了父辈读书求功名的遗憾,谱写了人生的光辉。
在崔与之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近30载的仕宦生涯。他从未任以京官,常来去于边境重地、难治之地,以政绩、军功耀显,民众有口皆碑。如:广西边境,治之5年;淮西处宋、金边界,帅淮5年;西蜀是有名的难治之地,治之5年。
仕途高歌猛进,崔与之却审时度势,急流勇退。他四辞礼部尚书,八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
崔与之执意退隐,并非忘怀家国。
1225年,朝廷将增城凤凰山园林赐给崔与之。崔与之将这座园林改建为“菊坡书院”,培养人才,从而形成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
“菊坡学派”的光大者李昴英是菊坡书院中走出来的崔与之高足。1226年,他到临安参加会试,成绩出类拔萃,考官拟将他拔为第一名。但刚继位不久的宋理宗由于个人学术喜好,将李昴英调为第三,李因此成为岭南历史上第一位探花。
1235年,退隐后的崔与之以78岁高龄只身直入叛军虎穴,为平定广东摧锋军的叛乱殚精竭虑,立不世之功。
“仕”与“隐”,是崔与之的生活写照。他以82岁的生命历程,完美展示“仕”与“隐”的人生程式,无言传唱“菊坡学派”的精神纲领,予后人立下菊坡风骨的不朽丰碑。
叶落归根,讲学终老,崔与之生在增城,晚年归隐增城,死后亦葬于增城(崔与之墓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凤岗村官庄华山)。
崔与之 墓
父为良医,吾为丞相。文武全才、历史上罕有的“三立”(立功、立言、立德)之人崔与之,其发迹风水在哪里呢?
崔与之原籍宁都白鹿营(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其先祖世居河南汴京,后南迁石城,(唐)会昌迁白鹿江营底(今黄石镇阳都村)。宁都县黄石镇山梓村黄金坑,有崔与之曾祖父崔克夫妇墓。
《增城崔氏族谱》载:
“十世(克,即崔与之曾祖父)再迁增城。……十二世讳世明,配罗氏夫人,生二子,曰与之,曰焕之,葬四望岗(今属增城朱村镇)。……十三世,丞相。讳与之,字正之,号菊坡,拜右丞相,葬增城古华山。”
《南海崔氏家谱》载:
“隽(崔与之的祖父)字叔泽,居河源,殁葬惠州河源义合山……生子世明、世光。世明居增城凤凰山,善技黄(医)学,疗愈贫者不受,生子与之。卒,葬增城四望岗。世光之子谦之,迁居南海。”
《岭南文史》1993年第03期《崔与之年表(1158——1239年)》载:
(崔与之)先世系河南汴京人,曾祖始南迁,至其父始定居增城。曾祖父崔克,字子仁,葬江西宁都黄金坑。祖父崔(隹凹),葬河源义合乡。父崔世明,葬增城县石壁山。
(又,网上一说:崔与之曾祖父葬广东高要县回龙镇,此穴由赖布衣扦点,仙人仰掌形。存疑。)
综上可见,萝岗玉岩书院,孕育了一代名臣崔与之。问题是,崔与之的发迹风水,究竟是原籍宁都的白鹿营、江营底或黄金坑曾祖父墓,还是迁居广东后的河源义合山祖父墓?这是一个谜。
在中国风水理论发展史上,宋代是公认的学术高峰。南宋时期,风水术普及浪潮席卷两广,深入民间。作为岭南学术主流“菊坡学派”,风水学术不容回避,也没有必要回避。学派创建者崔与之,不可避免地接触风水,研究风水,运用风水。
崔与之 塑像
现代学者对“菊坡学派”的了解,仅局限在儒学贡献上,对崔与之的风水研究与整理,罕有提及。
而事实上,在各种典籍和文献记载中,崔与之多涉风水,纵横捭阖,所论广泛而深邃,学术思想与同时代的朱熹、蔡元定等领军人物不谋而合,前后呼应,理学大儒、“岭南儒宗”同气连枝,共同正本清源,给流派日繁、鱼龙混杂的风水界带来了一股清流,对中国风水理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崔与之不但是风水理论的积极探索者,而且是风水理论的自觉践行者。仅增城一地,就有崔与之扦点的多处名墓存世。可以说,名与实,崔与之均出类拔萃,显露了扎实厚重的风水功底。
崔与之的风水认知有多深?实践功力究竟如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事实说话。
文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