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提高免疫力,应该怎么吃?诚顺和名老中医宋跃进教授另奉送“防疫膳食指南”
【防疫】提高免疫力,应该怎么吃?诚顺和名老中医宋跃进教授另奉送“防疫膳食指南”
当前,武汉市疫情防控稳定有序,但境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输入风险始终存在,加之国际航班经停入境常态化运行、冬春季多病叠加,武汉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将新冠疫情定性为“寒湿疫”, 病位在肺和脾,中医治疗的方法是宣肺化湿。因此,仝小林院士提出,防疫期间,老人要注意屋子里保证暖和、干燥,饮食要以热的为主,因热和干能有效缓解寒和湿,适当多吃葱姜蒜之类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新冠肺炎。
眼下,随着河北、吉林等地的疫情出现反弹,武汉也收紧了防疫措施,如何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里,通过合理膳食有效预防作为“寒湿疫”的新冠病毒?我们为此邀请了原湖北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教授,我国著名的风湿骨病专家和糖尿病专家,现在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的名老中医宋跃进教授,请宋老为我们聊聊饮食防疫的科学方法。
一、中医对防疫的认识和预防要点
宋跃进教授指出,现在西医说的病毒感染在中医里称为“时疫”(指一时流行的传染病)。《辨疫琐言》记载:“春则曰春瘟,夏则曰时疫,秋则曰秋疫,冬则曰冬瘟。”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冬春之交,因此它是明显的属于中医中的“瘟疫”。
扶助正气:中医推荐“四减少”“一增加”
中医在几千年制伏瘟疫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经验。概而言之,实为扶正与驱邪两大途径。在预防瘟疫的过程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和心身以扶正气。《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就是预防瘟疫,首先要正气强盛,也就是说抵抗力、免疫力才是防病于未然的关键。而扶助正气方法,主要应着眼于心身的调养。具体来说,可总结为“四减少”“一增加”5个方面:
第一要减少精神压力。
第二要减少体力消耗。《内经》认为:“邪之所凑,正气必虚”。所以,在瘟疫流行期间,要保持体力充沛,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要通宵达旦地玩乐而使正气耗伤。体力强盛,正气不虚,就能抵御病邪。即使感染,病情也较轻,预后也较好。
第三要减少性生活。过度的性生活也能使人体力耗损,抵抗力降低。中医有句名言,叫做“伤寒偏打下虚人”。说得就是包括了瘟疫在内的广义伤寒往往侵犯的是那些性生活过度的肾虚之人。《内经》也讲过:“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可见,在瘟疫流行期间,清心寡欲,养精蓄锐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减少外出。《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瘟疫流行期间,减少外出活动,减少和避免与患者的接触。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除了要做到上面说的“四个减少”之外,还要做到“一个增加”,即是增加营养,强健体魄。
抗瘟疫,除了积极扶正之外,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调阴阳以抗外邪。中医预防瘟疫久经考验的方药很多。细审其方,思路决不止于清热解毒,而是用多种方法来调理阴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郁者散之,以平为期。
抵御外邪:中医有六大措施
具体说来,中医抵抗外邪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疏通六腑以泻实邪。素体火旺,腑气不通,往往内外相引,感受瘟疫。对此,通腑泻实就是行之有效的防疫法。《圣济总录》的调中丸,由大黄、麻仁、枳壳、茯苓、芍药、前胡、黄芩组成,“食后饮下,微利为度”,“辟四时疫疠非节之气”。
二是打通经络以行气血。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对于整体强盛而局部经络不通之人,可用疏通经络防疫法。代表药物是威灵仙。《开宝本草》谓:“主诸风,宣通五脏……久服之,无温疫疟”.
三是面对病毒以毒攻毒。在疫毒传播过甚之时,或不得已要接触病人者,用雄黄等药以毒攻毒,则是古人的拿手好戏。如《验方新编》谓:“雄黄研细末,水调,多敷鼻孔中,与病人同床,亦不传染,神方也。”《医方简义》的避瘟丸,由雄黄、鬼箭羽、丹参、赤小豆组成,服之“可不染瘟疫也。”《圣济总录》谓:“凡时行瘟疫,皆四时不正之气,感而病者,长少率相似。此病苟不辟除,多致传染。宜有方术,预为防之。”因此,推出了雄黄丸等“辟瘟疫不相传染”的方剂。
四是用芳香以辟秽气。辛温香燥之药,多有芳香辟秽,健脾化湿之功,是最常用的一类防疫药。如苍术、木香、蜀椒、乳香、降香等。李时珍谓:“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苍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疹。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近代名医张山雷谓:“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和剂局方》的仙术汤,能“辟瘟疫,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就是以苍术为君,配合干姜、枣、杏仁、甘草而成。《验方新编》以“苍术末、红枣,共捣为丸如弹子大,时时烧之,可免时疫不染。”《神农本草经》明确指出木香能“辟毒疫”。《雷公炮制药性解》谓蜀椒“堪辟瘟疫”。《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的避瘟丹,由乳香、降香、苍术、细辛、川芎、甘草、枣组成。谓:“此药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内烧之可避秽气。”把上述辛温香燥制成香囊随身佩带,或者置于枕边案边可在在人体周围构造一个微观环境,亦可起到芳香辟秽,杀菌消毒,防疫防虫的作用。
(配图:诚顺和防疫香囊)
五是用清热之法以解其毒。古语云:“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取其能;药不贵烦,独取其效。”清热解毒药虽多,用于预防瘟疫的则只有贯众、升麻,而尚未见到用板蓝根的记载。陈士铎谓:“贯众,实化毒之仙丹。毒未至而可预防,毒已至而可以善解,毒已成而可以速祛”。《本草经疏》谓:“疫气发时,以此药置水中,令人饮此水则不传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贯众对各型流感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等也有明显的抗毒作用。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功能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主治时疫火毒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指出升麻“主解百毒……辟瘟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升麻对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能增强淋巴细胞的活性,能诱导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六是发散郁火以防疫。火郁于内,则易感外邪。古人用麻黄等发散肺经郁火以防疫,机会虽少,却也另辟法门。《日华子本草》谓麻黄“御山岚瘴气”,《圣济总录》“辟瘟疫不相传染”的方剂绝瘴散就是以麻黄为君药。李时珍谓:“麻黄乃肺经专药……实为发散肺经郁火之药。”而麻黄对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多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一些注脚。
七是探鼻取嚏以防毒。古代医家在瘟疫流行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自身保护的方法。《串雅内外编》在辟疫条下指出:“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去,则不相传染;既出,或以纸捻探鼻深入,令嚏之方为佳”
二、怎样吃才能“吃”出免疫力?宋跃进教授提出了“四要”“四不要”两大原则
坚持“四要”:这样吃有助提高免疫力
1.保持健康的一日3餐
疫情期间,很多人是宅在家里,生活不规律,一日三餐难以保证,专家说,想保住抵抗力,必须吃三餐,不能减餐,不能够说一天我就吃一顿饭,早、中、晚餐都要吃。
2.每天要保证4大类食物。粮食类;蔬菜水果类;优质蛋白质食物类;油脂类。
3.每天要保证12种以上食物。
4.一周至少要吃25种以上食物。每天吃的四类食物中,粮食类也就是谷薯类至少吃三两以上的粮食,不超过一斤左右的主食,这在一天中就是3-10两的主食。当然这是指的细粮或者是粗粮,大米、白面等等这样的食材,再配合一部分的谷薯类,就是像红薯、山药、芋头以及土豆等这些食材,就是我们所说的粮食类。第二类就是蔬菜水果类,每天应该吃到一斤到两斤,能够达到满足你营养的基础需求。既补充了充足的维生素又能吃上我们所要的膳食纤维。第三个就是要把好东西吃到位,也就是肉、蛋、奶、豆制品,其中每天肉至少要吃到2两到3两,蛋吃1到2个,奶喝1到2袋,再吃一点豆腐,就构成了你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的优质蛋白质组合。最后要有一点点油脂做保护,每天2~3勺油。
如果您遵循了这样的四点建议,就能达到既能够满足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又能够增强抵抗力的通用性原则,不论是在老年人、成年人、儿童,都是基本适用的。当然不同人群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在这样基本原则之下再进行调整。
饮食记住“五不要”,有益提升免疫力
要让自己的身体具有良好的抗病力,就得记得以下饮食的基本要求:
1.不要太重口。嫌口味淡,可以加一些香辛料、葱姜碎、坚果碎、芝麻酱、花生酱等来提味,但一定不要放太多盐和其他咸味调味品。
2.不要多吃甜食,戒掉甜饮料。偶尔开心一次可以,但不能放任自己对甜食、甜饮料的喜好。每天的甜味食物仅限于一款,比如一杯酸奶,一小碗银耳羹,一小份冰淇淋等。
3.不要只用大量蔬果来当饭。如果吃得太油腻了,偶尔这样做一天半天是可以的,但长期而言会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
4.不要用大量鱼肉海鲜等来当饭。在下馆子的时候很多人会这么做,但实际上这么做不仅增加胃肠、肝脏、肾脏的负担,对免疫力也是有害无益的。
5.按时吃饭。不要轻易忽略任何一餐,或者进餐时间推迟太多。
四、蛋白质是抗病毒的关键营养!
优质蛋白质就是其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种类和比值更接近于人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除了优质蛋白质之外,其他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利用率都相应的较低。宋跃进教授推荐了以下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1、鸡蛋
鸡蛋中的营养素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鸡蛋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非常接近,通常可作为氨基酸评价的参考蛋白。鸡蛋含有的维生素种类齐全,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硒等的含量也很丰富。建议:成人每日吃一个鸡蛋,蛋白蛋黄都要吃。
2、牛奶
牛奶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等。牛奶因为是液态食物,水分含量高,所以蛋白质含量只有3%。但是一方面牛奶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质,另一方面牛奶方便饮用,很容易达到几百克的摄入量,所以,牛奶是很重要的蛋白质食物来源。奶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液态奶、奶粉、酸奶、奶酪等。酸奶经过发酵,乳糖、蛋白质和脂肪都有部分分解,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尝试饮用酸奶代替牛奶。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克牛奶或相当于300克牛奶的奶制品。
3、鱼肉
鱼类富含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蛋白质含量为15%~22%,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赖氨酸,属于优质蛋白质。鱼类肌肉组织中肌纤维细短,组织柔软细嫩,较畜、禽肉更易消化。鱼类含有丰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适量摄入有利于降低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建议:成人每日水产品摄入量为40~75克。
4、虾类
虾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1、B2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其蛋白质含量为16%~23%,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富含的维生素、钙、磷脂等对小儿、孕妇尤有很好的营养补充作用。
5、鸡肉
鸡肉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鸡胸肉是许多健身增肌人群喜欢的蛋白质来源,其脂肪含量低,还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亚油酸。其含有多种利于人体消化的氨基酸,同时也是铜、铁、锌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此外,鸡肉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类,对人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6、鸭肉
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相仿。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6%,主要是肌浆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间质蛋白,其中含有溶于水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此外还有少量的明胶,其余为非蛋白氮。鸭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鸭肉味美。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鸭肉中钾含量较高,100克可食部分达到近300毫克。
7、瘦牛肉
瘦牛肉的蛋白质一般在20%以上,牛肉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且比例均衡,人体吸收利用高。牛肉的脂肪含量比猪肉、羊肉低,在10%左右。此外,牛肉中还富含矿物质(钾、锌、镁、铁等)和B族维生素,包括烟酸、维生素B1和核黄素。
8、瘦羊肉
瘦羊肉蛋白质的含量在20%左右,羊肉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铜、铁、锌、钙、磷的含量高于许多其他的肉类。羊肉中含有的成人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达40%以上,是优质的蛋白质食品,人体吸收利用率高。羊肉的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与其他肉类相比一般较高。
9、瘦猪肉
瘦猪肉的蛋白含量大约20%,必需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猪肉中含有丰富的磷、钾、铁、镁等元素,是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来源。猪肉中含有微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建议:每天摄入畜禽肉类总共40~75克。
10、大豆
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作为唯一上榜的植物来源蛋白,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等。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0%~40%,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此外大豆还含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我国大豆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脑等,不过豆豉、腐乳等发酵豆制品因为含钠量过高,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五、居家防疫,香囊助力
小小香囊,跨越千年。宋跃进教授介绍,“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等,内装多种气味浓烈芳香的中草药细末。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芳香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细菌的活力,以提高免疫力。”宋跃进教授介绍,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香囊的药粉气味可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灭杀作用,香囊的药粉气味可改变口、鼻黏膜酸碱环境,有效遏制病毒的侵入。
宋跃进教授向武汉市民推荐香囊配方:藿香20克,艾叶10克,制苍术20克,菖蒲15克,草果10克,白芷12克,苏叶15克,贯众20克。
香囊中的中药有何功效?宋老为我们做了详细解释:
藿香在香囊中最常用,《本草正义》载其可“辟秽恶,解时行疫气”。
艾叶在端午节都会用到,有袪湿散寒、止血止痛、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现代医学药理证明其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
制苍术指的就是经过炮制之后的苍术,一般是为了减少苍术的燥性,更利于患者的吸收,用于调整胃肠运动。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全株可提取芳香油,果实入药,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
白芷气芳香、味微苦,用于头痛、牙痛、鼻渊等,对皮肤有一定的增白效果。
苏叶气清香、味微辛,供药用和香料用,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
贯众是中医常用的预防瘟疫的药物,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
宋跃进教授介绍,“避瘟”运用一些芳香化浊的药物,蕴涵丰富的预防医学内容,提倡科学、积极主动的预防思想,通过调整人体的偏颇体质,改变疾病生存的土壤,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与传染病的斗争具有悠久的历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佩戴香囊,有“避疫气,令人不染”之效。古人多以彩丝刺绣为外囊,以香料为内容物,制作成锦,而成香囊,送与友人、恋人、亲人,用来防病、驱邪、祈福。可见香囊是健康平安的象征,亦是春节前后送给亲友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