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女娲和警幻联手,用一招瞒天过海,助顽石和绛珠历劫
《红楼梦》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天庭的神瑛侍者浇灌了绛珠草,使之活命。为报神瑛的浇灌之恩,绛珠趁神瑛下凡之际,追随而去,准备用一生的眼泪还报。于是,神瑛投胎到贾府,成为贾宝玉,绛珠投胎到林家,成为林黛玉。二人信守“木石前盟”,经历了一场苦恋,最终黛玉泪尽而逝,绛珠还泪成功,回到天庭;宝玉因黛玉之死,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两世的纠缠,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这是广大读者对红楼的普遍理解。然而,我却在这个故事中看到几个漏洞:
其一、绛珠准备用眼泪还报神瑛的浇灌之水,凡间女子为男人长期流泪致丧命,无非是因为情伤,那么就得设计让贾宝玉不断伤害她。以绛珠在天庭的权限,她有什么能力设计贾宝玉?如果是警幻帮她,那么警幻就是在帮助绛珠的同时,破坏神瑛享受人间富贵的下凡计划,警幻没有理由这么做。
其二、神瑛与贾宝玉的形象有太大的差距:神瑛是个连野草都会怜惜的侍者,贾宝玉却只爱花,而且只爱开得美丽的花。连野草都会怜惜的人,又怎会让花儿长期流泪?还有,神仙降临凡间,各方面都高于凡人,其外貌心智都是凡人不能比的。“神瑛”二字也说明,这是个比凡间的玉更有光彩的人,但贾宝玉的各种表现,却是顽劣不堪,既配不上“瑛”,更“配”不上“神”。
其三、“俺只念木石前盟”,说明贾宝玉的前身神瑛知道与绛珠的还泪之盟。事实上却是,神瑛只是无意浇灌了绛珠,根本不知道绛珠已修成了女体,更不知道她有还泪报恩的想法。那么,他是怎么知道“木石前盟”的?
等到解开这些谜团,我才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叫做“假作真时真亦假”。作者用一个爱情故事做包装,其实是刻意抛出了一个烟雾弹。爱情故事的外壳之下,隐藏的是历劫修行平怨的经历。
历劫修行平怨,其实是绝大多数人的经历。心存抱怨,或抱怨世道不公,或有心结难解,于是无法以一颗平常心在世间走下去。怎么解决呢?通过历劫不断修行,在生活的各种磨难中,看清世事人情,从而化解怨气,最终修成正果,心无挂碍,安心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顽石怨念难消,绛珠心结难解,都是需要历劫修行者。
开篇第一回,作者是从女娲炼石补天引入故事的。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这段话换成更易理解的版本。
北大清华准备联合办一个特训班,特训结束,所有成员直接入职国务院,成为独当一面的领袖级人物。特训班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招来各地尖子生三万六千五百零一人。经过特训之后,三万六千五百人顺利毕业入职,只有一人不合格,被退了回去。
这个人会是什么心情?“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如果概率大一点,怨念也会浅一点;如果还有同样遭遇的人,也会消解一些怨念。事情坏就坏在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而且只有他一个,这太让人想不开了。
因此,这块被女娲弃置不用的顽石在怨念中“日夜悲号惭愧”,怨念深到无法用时间来消解。
相比顽石的怨念难消,绛珠则是心结难解。
修成女体的绛珠,已是仙子,警幻仙姑有责任把她安排进仙班。但是,受神瑛浇灌之恩的绛珠,有一心结未解,无法全心全意地做仙子。这个心结就是“尚未酬报灌溉之德”,因此,“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心结,就是很重的心事。我们常说“放下包袱、轻装前行”,指的就是放下心事。有着重重心事的人,做什么都做不好,还容易出问题。
因此,绛珠要想在天庭轻松做仙子,必须先解开心结。
顽石和绛珠,一个怨念难消,一个心结难解,都是需要历劫修行平怨者。
借神瑛下凡的契机,女娲和警幻联手,用一招瞒天过海,帮助顽石和绛珠平怨。
顽石的怨念,与女娲有关,“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因此,女娲有责任帮顽石平怨。
绛珠的心结,与警幻无关,但因为警幻的职责所在,必须帮她解开心结。
平怨和解心结,都不是靠劝导能实现的,一定要自己醒悟才行。所以,需要契机。
恰好神瑛“凡心偶炽”,想要“乘此昌明太平朝世”,“下凡造历幻缘”。读红楼,细节非常重要。神瑛下凡,不是去历劫的。作为一个侍者,每天都有固定的工作要做,就和我们的上班族差不多。这一天,上班上烦了的神瑛,听说新开了一个特别漂亮特别好玩的旅游线路——“昌明太平朝世”,想要去游览一番,感受新鲜美景——“造历幻缘”,因此向领导请了假——“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这便是个绝好的契机!
神仙下世为凡人,同样要经历和凡人一样的十月怀胎、慢慢长大,而不是像《西游记》里那样,脸一抹就换了个人形。那么,这个投胎的过程,可以通过偷梁换柱、瞒天过海,换一个人。
绛珠认识神瑛,但并不了解神瑛。也就是说,绛珠只认识神瑛的外形,并不了解他的心性。那么他追着神瑛还泪报恩,也只会冲着神瑛的外形而去。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说明白,因为这个问题是完成瞒天过海的基础。
神瑛浇灌绛珠,并没想过要回报,绛珠要报恩,神瑛也完全不知情。也就是说,绛珠报恩,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只要她以为报完了,她的心结就解开了,就可以轻松做仙子了。
所以,绛珠还泪,是否还给了神瑛,并不重要,只要绛珠以为是还给了神瑛就够了。
正因为如此,女娲和警幻才可以用偷梁换柱来瞒天过海,帮助绛珠解心结。
偷梁换柱怎么偷?那就是用顽石替换神瑛,把两个需要通过历劫来平怨的人维系到一起。
这样一来,三者都各得其所:
神瑛带着旅游的心情“造历幻境”,不受绛珠眼泪的影响(想象一下,开开心心去旅游,身边跟着一个哭哭啼啼的妹妹,还怎么开心得起来?)。时间到了,自动消假回天庭,继续上班工作。
顽石因顽劣,不通人情世故,用异于常人的心性,引得绛珠快速还泪。同时,顽石也在这个过程中醒悟,当初被女娲弃之不用,确实是因为他自己“无材可去补苍天”,一个家族都撑不起,哪有能力撑起天?所以,没什么可抱怨的,还是回去做一块安静的石头吧。
这就是为什么贾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女娲把顽石幻化成人,为了引得绛珠去还泪,给了石头神瑛的外形。
也就是说,贾宝玉是内石外玉,顽皮的心性、神瑛的外形。所以他是假宝玉,外形看是宝玉,实质上并不是。
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让贾宝玉与众不同,享受到极致的富贵,女娲还是让顽石以玉形现世,同时代表着贾宝玉的心性。
这就是为什么贾宝玉与玉石不能分开,一旦分开,宝玉就会得失心疯。失了玉石,就等于失了心性。
再说直白一点,贾宝玉只是神瑛的躯壳,是没有心的,他的心是顽石,也就是幻化后的玉石。
因此,当贾宝玉被马道婆施法将死之时,癞头和尚说玉石“被声色货利所迷”,失去了辟邪的功能,需要持颂开光,才能救贾宝玉之命。
什么是“被声色货利所迷”?就是沾染了俗世的污浊。这正应了禅语里的“时时相拂拭,勿使惹尘埃”,需要经常拂拭、 不能沾染尘埃的是心,玉石即是贾宝玉的心。世间并没有能辟邪之物,真正能辟邪的,是我们的心。心如明镜,就不会让邪魔入侵。
就这样,女娲和警幻一起,为顽石和绛珠安排好位置,并让他们在这个位置上历劫修行直到醒悟平怨。同时,“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这些“风流冤家”,也和顽石及绛珠一样,有恩怨未了,无法安心做神仙,警幻便安排他们都趁此了结了。
关于“木石前盟”,顽石从僧道二仙处,知道还泪的完整经过。
“木石前盟”从何而来?我曾专门撰文分析过,这里为了信息完整,再简单讲述一下。
神瑛侍者是天庭的仙人,他既不是玉,也不是石,绛珠却实实在在是一株草,书中明确指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所以,无论是“金玉良姻”,还是“木石前盟”,都与神瑛无关。“金玉良姻”中的玉和“木石前盟”中的石,都是顽石。只不过,前世是顽石,现世是宝玉,所以木石是前盟,是前世的事,现在是金玉良姻,是现世需要完成的婚姻。
那么,“木石前盟”是怎么来的?顽石在被僧道二仙携带时,进入了甄士隐的梦境,听到了僧道二仙向甄士隐讲述绛珠还泪的故事。也就是说,神瑛不知道绛珠要还泪,顽石却是知道的。顽石代替神瑛接受绛珠还泪,同时意味着“木石前盟”的形成。
所以,黛玉从未提过“木石前盟”,贾府也没有任何人提过,因为在绛珠的计划里,没有石的存在。只有宝玉在梦中喊过“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次的梦里,贾宝玉回到了前世,有了顽石的意识。以他的顽劣之性,当然只愿意接受陪他吃喝玩乐的黛玉,远离劝他读书上进的宝钗。
这也是为什么同是被宝钗劝导,黛玉一点就醒,宝玉却冥顽不灵。因为在心性上,黛玉是天庭的仙草,宝玉却只是凡间的一颗石头。而且,顽石的怨念天深日久,很难消解,需要修行的时间更长,需要历的劫也更深重,绛珠却只要还完了泪,心结就解了。
所以,黛玉还完了泪,直接用去世的方式回到天庭做仙子去了。宝玉经历了家破人亡,还不能完全醒悟,还需要通过出家苦修,才能明白,当初被女娲弃置不用,确实是因为自己“无材可去补苍天”。然后怨气消解,重新回到青埂峰,安分地做石头,并把自己的经历记下来传世,希望世之有怨念的人,都能看清自己,消解怨气,不要活在抱怨里。
到此,这个故事就完整了,从青埂峰下的顽石“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开始,到顽石历劫后回归青埂峰结束,中间包括了绛珠了却心结、神瑛下凡游历、一众“风流冤家”了结恩怨,最后各自归位。
那么,作者曹雪芹为何要这样设置呢?他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什么?
顽石和绛珠,代表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人生在世,很容易有怨念和心结,并因此而自苦。
其实,我们抱怨的那些世道不公、人心险恶等,很多时候,是像顽石这样,没有看清自己,总以为问题在别人身上,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
绛珠的心结就更值得思考了,她只是觉得有恩未报,就形成了一个心结,并因此而忧愁抑郁。最后,还了泪,报了恩,她便轻松了,放下了包袱。但有意思的是,她的还泪报恩,并没有报在她想报的人身上。所以,这一类的心结,都是自己看得太重,形成了执念,其实对方毫不在意,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所以,要不要放下执念、消解心结,与他人无关。
总之,怨念也好,心结也好,都是自己的心魔作怪,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也都是自我折腾,正如黛玉抽到的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顽石和绛珠,经历了多番折腾,最终还是回到了原位。如果我们能懂得放下,不被心魔自我折腾,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轻松顺畅得多,不必在磨难中醒悟。
历劫、修行、平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差别只是时间长短的不同。
学会放下吧,让这个过程变得更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