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复习之语文常用文言实词详析(56-65)
56、期
【造字本义】预定的时间。期,会也。—《说文》
【推导提示】“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为“时间、日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
【词语例举】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贵不期骄:指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例句详解】
读音一:qī
(1)动词
①约会,约定
与老人期,何后也?(《留侯世家》)
——和老年人约会,为什么落在后面?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孙膑》)
——约定说:“晚上看到(树下)点起火就一齐放箭。”
②期望,希望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察今》)
——好的宝剑是指望用它砍断东西,不是指望他一定是镆铘剑。
(2)名词,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约定的期限。
读音二:jī
名词。一周年,一整月。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要进谏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助记小故事】
陈人母逝,遵乡人之规,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之亲皆来吊唁。后陈人外出,其妻与之约以一年为期(规定的时日)。期(一周年)年之后,妻未见其归,又数年,仍未见其归,悲而曰:“为何不见归?一年之期早逝,吾期(期望)归。莫非与佳期(约会)而忘归耶?
57、奇
【造字本义】奇,一曰不耦。—《说文》
【推导提示】“奇”的本义是“异乎寻常”。“异乎寻常”说明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故有“单数,不成双”之义。在战争上,则特指“军事上或斗争策略出人意料的措施”。其意动意义则是“以…为奇”。由“不成双”又引申出“命运不好”之义。
【词语例举】
奇文共赏:现多指把荒谬怪诞的文章拿出来供大家一同分析和批判。出处,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举例】 ①孔庆东说,鲁迅圣手妙笔,奇文共赏。②错误难免,奇文共赏,以警后来。
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稀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
【例句详解】
读音一:qí
(1)形容词
①奇特,罕见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前进越是困难,见到的景物也越发奇特。
②特殊,不平常的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拿事奉秦国的心思来礼待天下有特殊才能的人。
③珍贵的,稀奇的
里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居为奇货。(《促织》)
——乡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把它们养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储存起来。
④出人意料的(措施)(计谋)
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失街亭》)
——如果魏军到来,我们就派出他们意料不到的军队来攻打它。
⑤美好的,合宜的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现在如果违背了他的情意,恐怕这件事不太合适。
(2)动词
①惊异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促织》)
——每当听到弹奏琴瑟的声音,就会按照节拍跳舞,(宫里的人)更加感到惊异了。
②以……为奇,认为出众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
读音二:jī
(1)形容词,命运不好,运气不好,常“数奇”连用
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认为李广老了,命运不好,不叫他与匈奴的单于对敌。
(2)数词,表单数、零数或余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一点,高约两个米粒左右。
【助记小故事】
魏人见一舟,约七分有奇(余),甚奇(引以为奇)之,叹曰:“天下奇(奇异的)才多矣!'
58、迁
【造字本义】 迁,登也。—《说文》 迁,徙也。—《尔雅》
【推导提示】“迁”的本义是“变换地方,迁移”。“调职”正是换一个地方为官。
【词语例举】
一日九迁: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迁兰变鲍[qiān lán biàn bào] :比喻潜移默化。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 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迁除:官吏的升迁任用。
迁善:改恶从善。
【例句详解】
动词
①由下面移至上面,泛指迁移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
——当时元兵已迫近京城门外,无论是迎战、拒守、迁都都来不及了。
②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安帝素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之学,派公车特意召请,任命他做郎中,后来又提升为太史令。
有时也指降职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被此人的话所触动,这天晚上才有了被贬官的感觉。
③放逐,征发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然而陈涉是以破瓮做窗户,用草绳拴门轴的穷人家的孩子,是农村中耕田为生的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人。
④改变,改动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齐国人没有贿赂秦国,结果还是在五国之后政权易主,为什么呢?
【助记小故事】
白居易初入仕时,帝见之,以为奇才,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晋升)为翰林学士。白居易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常论及前朝迁(改变)灭之事。后因触怒皇帝,帝左迁(贬谪)其为江州司马。
59、请
【造字本义】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请,谒也。—《说文》使人为秋请
【推导提示】“请”的本义是“请,请求。”,后又引申出“请求给予”义。
【词语例举】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 (自谦之词)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请君入瓮: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请求。请人做某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你弹瑟吧。
②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石壕吏》)
——我老太婆虽然年老力衰了,还是请允许我跟你们连夜回去。
③谒见,问候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听说这个人,就前去问候他,想要送他厚礼,他不肯接受。
④邀请,约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邀请门客,准备了百余辆兵车,想率领着门客前去与秦军拼命。
⑤请教,请示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之后又以苏州百姓作乱为名向朝廷请示。
⑥说情
文嬴请三帅。(《殽之战》)
——文嬴为三个被俘的秦军将领说情。
(2)副词,表示尊敬,不翻译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步之内,我要用我颈上的血溅在您的身上。
【助记小故事】
外敌来犯,曹刿请(请求)见,曰:“吾虽山野之人,尚能效力,请(请让我)从将战。”帝许之。胜归,帝设宴,为其庆功。席间,有大臣知曹刿不善音,欲俾其出丑,请(希望某人做某事)其奏瑟以助兴。
60、穷
【造字本义】极也。—《说文》。到了极限
【推导提示】“穷”的本义是“阻塞不通”。仕途上不通,则是“不得仕进,不能显贵”;生活上“阻塞不通”,则是“生活困难,无依靠”。走到“阻塞不通”之处,当然就是“到尽头”了。由此 进一步引申出“走投无路”义,并虚化为程度副词“极,尽。”
【词语例举】
人穷志短: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穷形尽相:既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又指丑态毕露。与原形毕露不同。
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原本穷末:探求根源;穷末:寻究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
穷根究底:追究事物的根底 。
穷鼠啮[niè]狸 :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例句详解】
(1)形容词
①贫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供养,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②困厄,处境困难,环境险恶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处境险恶,饥饿无所依靠,敌人悬赏追捕的又很紧迫。
③不得志,不显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在不得志的时候,则更加坚强,不放弃自己高远的志向。
④荒僻的,边远的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逍遥游》)
――在那不生草木的极荒远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穷乡僻壤――荒远偏僻的地方。
(2)动词
①终了,穷尽,用尽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啊!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②寻到尽头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又向前走,想要走到那桃花林的尽头。
【助记小故事】
苏轼为杭州太守,见一人有才而穷(失意)厄,于路泣之,轼助之,并告其曰:“岂效阮籍穷(走投无路)途之哭?当穷(处境艰难)且益坚,不可无气节。”此人铭记于心。后至长江叹曰:“吾生须臾,长江无穷(尽),有生之年当如苏太守。
61、去
【造字本义】去,人相违也。 —《说文》。离开
【推导提示】“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是“除掉,去掉”。
【词语例举】
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刮骨去毒: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遗名去利:指丢弃名位和利益。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离开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②距离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
——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
③除掉,去掉
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替汉室除去奸贼,清除污秽。
④前往,到……去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为学》)
——富和尚不能前往,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那舞榭歌台等昔日的豪华景象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
(2)形容词,过去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助记小故事】
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向东)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离开)。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62、劝
【造字本义】劝,勉也。—《说文》
【推导提示】“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导”。
【词语例举】
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指出一件事的毛病,可以使许多类似的毛病得以改正。
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例句详解】
动词
①劝勉,勉励
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正式出征的那一天,国内的百姓都互相勉励。
②劝说,劝告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助记小故事】
韩愈学识渊博,常劝(勉励)人不拘于时以学习,人皆敬之。后上书指斥朝政,人劝(劝说)其明哲保身,愈不改,终遭贬。
63、却
【造字本义】却,节欲也。—《说文》
【推导提示】“却”的本义是“退,使退”。“退”正是“不受,拒绝”形象描绘。退后自然会“回头”,正是头的“转折”,故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
【词语例举】
却之不恭: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予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客套话,常与 “受之有愧”连用。
长虑却顾:却顾,犹言反复考虑。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
情不可却:情面上不能推却。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退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涵相如列传》)
——于是蔺相如拿着宝玉退后站立。
②使退,击退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后来秦国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他们。
③拒绝,排斥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做王的不排斥百姓,所以能成就他的功业。
④回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到哪里去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都高兴得像要疯了。
⑤去掉,消除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伤田家》)
——医治了眼前的病痛,挖掉了心上的肉。
(2)副词,表将要重复或继续。还,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什么时候能够(和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再说说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3)连词,表转折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没有来由的再次渡过了桑干河,却又希望并州就是自己的故乡。
【助记小故事】
赵得和氏璧,秦闻之,索要。赵以蔺相如为使使秦,蔺相如遂带和氏璧至秦,见秦王意图欺之,相如因持璧却(退却)立,却(回头)看随从,随从会其意,与相如共欺秦王而完璧归赵。秦王怒,欲攻赵。又恐廉颇却(击退)之,遂罢。相如归国,却(再)话赴秦之事,赵王以为勇。
64、如
【造字本义】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推导提示】“如”的本义是“像”。(取女孩学话很像大人,这是女孩学语言的先天优势,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故“像”义“从女从口”。)要“像”当然要“遵从,依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当是“比得上”他。既是“像”,当然还不是完全一样,故又引申出“如果”义,表假设。又因为“像”,有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态的词缀“…的样子”。
【词语例举】
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如芒在背: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极度不安)。
如鲠在喉(rú gěng zài hóu):意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杳如黄鹤:杳,无影无声;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按照,依照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中山狼传》)
——东郭先生依照老丈的意思,把狼装进袋子里。
②往,到……去
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就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
③顺心,顺意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赤壁之战》)
——万一遇到不顺心的情况,就回来找我。
④如同,好像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桃花源中的)男女穿着都和外面人一样。
⑤及,赶上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沛公默然了,说:“本来就赶不上他啊。”
(2)连词
①表假设,假如,如果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②表选择,或者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3)助词,形容词词尾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
——君子拉开弓不放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助记小故事】
孔子如(往)齐,问弟子之志。弟子答曰:如(或者)小相,如师。子曰:“善矣,以仁为本。”弟子如(按照)语应事,一切皆顺。子至齐,则与齐王曰: “君待民如(像)草荞,不可,不如(及,比得上)以仁怀之。”齐王思虑甚久,觉子之言甚是。子曰:“王如(假如)知此,则国泰民安。”
65、若
【造字本义】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推导提示】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提示。
【词语例举】
寥若晨星: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甘之若素:若素,就像往常一样。虽然遭受不平,但甘愿承受,就像平素一样。
判若云泥 :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
弃若敝屣: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若烹小鲜:典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像,好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使百姓安定吗?
②及,比得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不如您这么漂亮啊。
(2)代词
①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凭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爬上树去逮鱼一样。
(3)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板》)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简单易行。
【助记小故事】
韩愈归家,途见大鹏,其翼若(像)垂天之云,观桑之叶沃若(相当于“然”) ,甚喜。归家,遇众人拜庙则曰:“若(你们)虽年长,其智不明,虽稚子未必不若(比得上)汝等。若(如果)勤学之,则智明也。”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