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科研指导,你会吗?
作为一名科研员,听过很多不同层次“专家”的科研指导。
在听“专家”科研指导的过程中,有欣喜、有失望、有如坐针毡、也有如沐春风。
如果把“专家”的科研指导能力进行分类的话,我们认为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肯定肯定还是肯定,只说好,不提问题。可能没有看出课题中的问题,也有可能不想说出课题中的问题。
第二种类型:有肯定,也提问题,肯定得多,问题提得少,或者问题点到为止。可能是对问题把握不准,也有可能给人“留情面”。往往提问题之前会说这样一句话:不一定对啊,我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第三种类型:有肯定,也提问题。但我们把他指导的几个课题听完,发现他对所有课题的指导无论是肯定还是提问题,几乎都大同小异,指导方法和内容几乎差不多。
第四种类型:有肯定,也提问题,肯定得少,问题提得多,但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细节性问题,如表述性问题、规范性问题、理论性问题等。提出的这些问题本身无可厚非,但这些都不是课题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教师关心的问题,因此课题组成员听完指导之后还是一头雾水。
第五种类型:侃侃而谈,洋洋洒洒,理论一大套,新名词一大堆,避开课题的本身,游离于课题之外。课题组成员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知所云。没听之前本来还明白一点,但听了科研“专家”指导后却更加糊涂了。
第六种类型:否定否定再否定,对课题一顿批评,哪儿哪儿都是问题,从题目到内容到格式到细节,一无是处。让人听着很不舒服,甚至大汗淋漓,无地自容。
第七种类型: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抓住课题中的一些最核心的要素,如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课题组分工等最主要的内容,与课题组成员平等对话,系统梳理,理清思路。至于开题报告中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概念界定、现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计划、条件与保障、创新点及研究价值等等不再单独一一指导,而是统一解读。这样,既能够节约时间,又能够抓住课题中最核心的要素,解答了课题组成员最关心的一些问题。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研究思路,也有利于课题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开展。
……
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经验来看,“专家”的科研指导情况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七个类型,尽管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我们相信有部分科研“专家”应该可以“对号入座”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的科研“专家”是一个统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科研院所里面的科研专家,其中包括科研员、兼职科研员、教科室主任、名师等等进行过科研指导的教师。请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科研“专家”?
如今,中小学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工作,这应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好现象。但是,我们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惑,以至于课题研究工作踟蹰不前或者半途而废。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相关的科研“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促进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显然,科研“专家”进行课题指导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有时,我们发现部分科研“专家”课题指导后,对课题的指导作用不大,指导之后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工作仍然还是一头雾水。显然,这是课题指导不到位、不准确、不清晰的结果。就如同上述七种类型的科研指导情况中,前五种科研“专家”指导情况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样的“专家”科研指导,有时不仅不能解决课题组教师的问题与困惑,还有可能把课题组成员带到“茄子地”里去了。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科研指导能力呢?我们认为,这需要“专家”多做“功课”,做足“功课”,才能做到课题指导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1.要积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指导别人的课题,自己应该有做课题研究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知道课题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步骤和思路。如果自己就没有做过课题研究的经验,那么对别人进行科研指导显然是勉为其难了。这是科研指导的最基本要求。2.科研指导之前要熟悉该课题的基本情况,了解该课题相关的研究内容,“备好课才能上好课”;3.科研指导时要首先肯定该课题的选题价值和意义。这个其实并不难,一般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课题都是来自于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都有一些较好的地方值得肯定。此外,中小学教师大都是“好面子”的,指导时尽量谦虚、友善一点,这样课题组成员才能比较容易接受和吸纳你提出的问题和建议。4.敢于指出课题中存在的问题,敢于让老师们提出自己的困惑。只要是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中肯地指出来,并说清楚课题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最好能说明理由。事实上,课题组成员是希望科研“专家”指出自己的问题,只要你说得明白、清晰、切中要害。5.帮助课题组成员梳理一下课题研究思路,找到课题中的一些问题“关键点”,突破“重难点”,明确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其实,这才是课题组成员最需要、最欢迎的科研指导。
此外,要想提高个人的科研指导能力,还要多阅读一些相关教育理论或科研理论书刊,多提高一些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多掌握一点科研指导方面的技巧等等,这些也都是科研指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其实很简单,基本上都是基于自己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研究,因此课题研究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把每一个教育难题都当做科研课题,是最有效的专业成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遇到一些问题与困惑是正常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些问题与困惑,往往就成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拦路虎”。往往在这个时候,最需要有科研“专家”的指导,“专家”引领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因此,我们的科研“专家”要真正急课题组成员之所急,真正解决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