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别推荐《德艺双馨艺术名家》——高聚平
高聚平 男 字昺天 1940年1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人,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艺术高级评委委员;现任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宝延轩书画院院士,荣誉副院长、江苏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名誉主席、东坡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老年书协会员等。
本人自幼喜爱书法,退休后到河北省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六年。20年来,积极参加全国书画大展赛,其中60多幅作品被编入书画集中并出版发行,如长城出版社出版的“光辉的历程“等;同时积极参加河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组织的书画活动,在全省论文研讨会宣读论文“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在全省老年书画工作会上两次汇报工作交流经验。能坚持书法理论的学习,并在会员中传授,撰写了“选帖、读帖和临帖”、“欧楷书特征的浅析”、“书画作品的署款”、“楹联书法的创作”、“浅谈草书的学习”等。还搜集整理了,“楷体字在书法中的变化”资料,自撰诗歌近百首。2019年4月入编了当代书坛领军人物一书。
《作品欣赏》
《高聚平先生自述》
他说,中国的书法艺术,应该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试想,拉丁、斯拉夫、古罗马的拼音字母,恁怎地千变万化,也涂抹不出中国象形文字那风姿万千的意境。他说,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来没有过像西方哲学先贤的高谈阔论那样,束之高阁,和者盖寡。它紧紧地贴近大众,雅俗共赏,文野同度,写字好的,当官的有,普通老百姓也常见。
他说,中国的书法艺术,是蕴含在文化的修养和涵养之中,诗词歌赋与书法紧紧相连,情操与品德在字里行间呈现。当文化人,没有好书法,就缺点儿什么。
他说,学习书法,就是学习文化,它让你的痴迷,建立在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不断认识之中,不是走火入魔,而是知难而进,开拓视野,向一个永远在上方的高峰前进。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不知足,就有动力。他还说,书法必须“笔笔有出处”,产生书法艺术巅峰的典范、摹本和规矩,得益于古人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都是现在的条件达不到的。不能用“先进”与“落后”、“科技”与“文明”的尺度来衡量,所以古代人攀达了一座座书法高峰。今天的书法人,绝不可也不能用“超越”来妄谈。
纵观高聚平先生百幅力作,可圈可点者甚多,但余特欣赏以下数端:
一日燕赵风神。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高聚平先生善用羊毫长锋,中侧兼施。笔落纸面,则任情恣性,纵横驰骋,非墨尽意足而势不可止。观其书作,令人激情满怀、神观飞越。
二日晋唐气韵。前贤有云: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高先生幼得家传,以颜楷筑基,下笔沉稳劲健,力能扛鼎;结字端庄豪雄,浩然生威。隶书取法汉碑,多年临创,饶有神闲气厚之姿。行书取法"二王",笔下不乏魏晋超逸之韵致。其草书则从十七帖、 <书谱》入门,继之颠张、醉素、山谷、王铎,尤其对黄山谷草书用功最勤。已选结集作品以草书居多而赏心悦目。 "草以点画为情性"。观其用笔起伏跌宕,沉着痛快,已入"心手双畅"之境矣!
三日厚积薄发。 "一艺之成,须智行两尽。高先生他不仅有良好的书法根基,还喜好唐诗宋词,从事书画、名瓷收藏,乘暇研读叔本华、尼采、黑格尔等哲学、美学名著。这些,是要有头脑、眼光和毅力的,对于提高个人艺术素质无疑是起根本作用的。
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望高先生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求索精进,攀登上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
由理论而实践,由学人而书家,在高聚平先生这里,是先打好了人文境界的深厚底蕴,再借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自然生发为现代学人之精神性的创造活动,也自然带有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之精神的深度基因─隐修与独善;所谓内无挂碍,外无所求,只是与自身学问的发展、生命的行程相应之事,而无缚无解,自在通透,无心而臻于至道。从而方能上溯源头,再造根性,在对传统书法之精义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再经由落于日常、归于修行式的笃诚实践之综合、发展、变异的过程,跨越传统程序,融会古今书理,渗化个在才情,默然而沛,厚积薄发,成为极具中国文化风神情趣而又饱含主体精神和艺术个性的现代书写。
高聚平先生在实用中的笔法:因体而变,稳实丰富,法出奋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章法: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笔势连绵,节奏分明,如“行云流水”,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高聚平的书法作品善于在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并施展其创作才能,他往往任情姿性,纵笔所如,使人看出他的“无拘无束”,即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希望高聚平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创作出更多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