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疑案:女子被劫,货郎冲动招祸,县令片语释冤,十人被判斩刑

明朝永乐年间,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县有一王姓乡绅,早年居住城东十字街,见沿途人员往来甚众,穷则思变,遂起造房屋数间,延揽八方客商,从此日获进益甚多,遂成了一位金银满仓的富家翁。

王乡绅二十岁娶妻潘氏,而立之年才有一子,取名王兴。自此,夫妻二人对儿子娇生惯养、溺爱异常。

王兴十八岁时,王乡绅为他求娶县丞杨雷之女桂香为妻。这桂香知书达理、颇有姿色,每日照顾丈夫,勤谨侍奉公婆,恪守三从四德从无差错。怎奈这王兴自幼骄纵,胸无点墨,常常为些闲事与桂香犯浑。桂香已为人妇,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唯有无人处,才会偷偷落泪。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正月十五,也是该当一段祸事应劫而生。杨县丞为过元宵节,提前将府邸装饰一新,走廊、院中置下了无数花灯。一大早,他便派下人去接女儿、女婿共度佳节。

傍晚,杨县丞备下丰盛家宴,县丞夫妇尽享天伦之乐,与桂香、王兴,还有义子杨得青一起开怀畅饮。

原来,县丞夫人生下桂香后,便再未生育,眼看丈夫无有子嗣,便想为他再续一房小妾,过个一年半载好为杨家添丁进口。怎奈,这县丞夫妻情重,又喜孤洁清静,且认为“有子无子都是天命,勿需庸人自扰”,遂坚决不纳妾室。

恰巧,有人将一男童遗弃在县城的太清宫内,道士们贫苦难养,遂报官处理。杨县丞处理此事时,见男童长得端正,便领养回家做了义子。

平日里,桂香与弟弟杨得青感情甚好,两人相差五岁,虽不是亲姐弟,却胜似亲姐弟。如今酒席宴前推杯换盏,酒酣面热之际,杨得青与姐姐愈加亲昵。一旁的王兴看在眼里,便觉颇不自在,又不好插言打断,只好低头狂饮闷酒。

家宴散后,管家和几个有头有脸家丁,又缠着王兴赌了一会儿叶子牌。王兴胡乱输了几吊钱后便觉酒劲上涌,借口要上厕所,闪身逃回房中。哪知,王兴刚到门口,便见杨得青坐在桂香床头,两人正有说有笑。

王兴见状,顿时醋意大发,更觉杨得青数年前便与自己的妻子不清不楚。王兴越想越气,竟走火入魔般跑进下房,寻了一把菜刀返身来杀杨得青。得青被唬得瘫软在床,王兴猛砍数刀,直到得青一动不动方才罢手。

王兴草菅人命,不久便被问了斩刑,而桂香也悬梁自尽。王乡绅夫妇遭此横祸,老来丧子,自是凄楚万端。潘氏整日以泪洗面,不久便染病离世。

纵是生离死别,日子终究还得照常。永乐二十二年冬,年逾五旬的王乡绅,续娶乡村女子姜氏为妻。次年,姜氏诞下一女,取名春娇。王乡绅老来得女,自是百般疼爱。

这春娇自幼体弱多病,王乡绅夫妇便常到五峰山药王庙祈求护佑。说也奇怪,他们每次进香回来,春娇身体便能安稳一阵子。因此,王乡绅愈发觉得灵验,从春娇三岁开始,便每年都要上山进香,从未间断。

时光如过隙白驹,转眼间,春娇已经长到了十三岁。这年又要去药王庙进香,姜氏便对王乡绅说,女儿已经长到,也该亲自进山还个愿才行,也不枉药王爷的多年护佑!王乡绅深以为然,遂点头依允。

第二天,王乡绅置下香烛供品,与女儿春娇分坐两乘小轿便往五峰山而来。众人来到山脚下,由于秋雨刚过山路湿滑,城里轿夫不敢冒冒失失前行。此时,山脚处正有十余乘小轿停在路边,轿夫正在招揽生意,一看也都像惯走山路的乡民。

王乡绅无法,只好与女儿换坐两乘村民小轿上山。山路泥泞难行,王乡绅的轿子在前,管家步行跟随。春娇的轿子,走着走着便落在后边,王乡绅与管家却浑然不知。等到了半山腰,管家见春娇所乘轿子迟迟没跟上来,便沿路下来寻找,结果却是踪迹全无。

管家这下才慌了手脚,又折返回半山腰给主人送信。王乡绅急得手足无措、胡须乱颤,询问身旁轿夫可知去向,一个红脸庞的轿夫回道,女眷所乘小轿,轿夫今早才上山,他们彼此原不认识,也不知轿夫抬轿去了哪里。

王乡绅无法,只好一边命管家去县衙报官,一边分派家人四处寻找,自己老迈乏力,只好到镇上客栈等候消息。傍晚,家人陆陆续续回来,都称没找到小姐。王乡绅失魂落魄,一夜不得安眠。

第二天清晨,王乡绅正在房中呆坐,忽然从窗外射进一支冷箭来。王乡绅惊呼一声,踉踉跄跄推门察看,却又空无一人。王乡绅返回屋中,才发现箭上拴着纸团,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若想救人,备好纹银二百两,以红布包裹,午时放于镇东十里亭下,迟则杀人!”

读罢,王乡绅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女儿落入歹人之手,恐怕凶多吉少;喜的则是总算有了下落。王乡绅命人赶紧兑换银两,准备交付赎金换回女儿。恰在此时,管家领着县衙的李班头,还有八名衙役也赶了过来。王乡绅将绑匪索要赎金之事诉说一遍,李班头详加布置后,管家与衙役等人便分头行动。

巳时刚过,管家便将银两放于十里亭下。不一会儿,便从山窝处冲出一个男子,夹起装有银两的红布包便往山窝处的马车跑去。

几名换了村民服饰的衙役,未见春娇身影不敢贸然抓捕,只好远远跟踪这辆马车。哪曾想,走出不到五里,男子从车上跳了下来。他将红布包藏于一座亭子下,之后便往附近村庄跑去。

李班头见状,命四个衙役藏匿起来看守红布包,一旦绑匪同伙来取银两,便将他们擒获。自己则率其他衙役进村搜寻下车男子。

看守红布包的衙役,过了很久之后,依然不见有人来取银两,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众衙役打开布包一看,里面只有一堆石头,银子早已不翼而飞了;而此时,李班头也将男子擒获。一番审讯后,男子竟自称是货郎而非绑匪。

李班头气得七窍生烟,正准备严刑拷打男子时,县令马跃亲来处理此案。李班头赶紧将案件经过一五一十禀告县令,马县令听罢李班头所述,手拈须髯说道:“好一个金蝉脱壳之计!赎金必在马车之上。”随后,马县令命人给男子松绑,并对他说道:“我知你并非绑匪,可将今日所遭所遇如实讲来,方恕你无罪!”

男子闻言连连叩首,称自己只是一个货郎,镇上的人也都能做见证。巳时时分,他正在行走叫卖,便见路边一个老妇人坐在车旁哭哭啼啼。货郎上前询问缘由,老妇人哭诉道:“我女儿昨日被歹人抓走,他们要求将赎金放于桑家村的七里亭,便可放了我的女儿。哪知我那胆小怕事的女婿,竟将银子错放在了十里亭!我说了他两句,他竟然赌气逃走了。我又不会赶车,腿脚又不灵便,如今可如何是好啊?”

说罢,老妇人哭得更加凄惨。货郎闻言不辨真伪,一时冲动,便答应帮助去送赎金,老妇人自是千恩万谢。于是,货郎赶车取走十里亭的银两,到了七里亭又将布包放在亭子之中。货郎正要告诉车里的老妇人,银两已经放好,哪知老妇人竟赶着车逃走了。

马县令听罢货郎所述,便对众衙役说道:“绑匪人数众多,分工明确,计划周密,加之车辆物资俱全,必是惯犯无疑。而镇上百姓又不熟悉,可知必是附近山贼所为!”于是,马县令调集百余名民团乡勇,便到附近山上搜寻!

果然,数日后众人在五峰山一处山洞中,将十名山贼尽数擒获,春娇也被救了出来。最终,县令将山贼全部处死,附近百姓无不拍手称颂!一桩明代疑案,就此侦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