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你把不合格的猪留下,你就得养好

这是我到一个大型猪场管理后的第一个措施,是对一个保育主管说的话;当时的猪群实在太糟糕了,每栋猪舍都有大量的病弱猪;我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先从保育阶段开始,把病弱猪清理走,然后再转入的猪都是健康的,保育猪群也就健康了;保育阶段成功后,就会对其它阶段产生影响,说明猪是可以养好的;猪场员工有了信心,就会配合技术措施,猪场成功也会变得容易。

从保育舍挑选病弱猪的任务给了当时的主管,但这个主管心太软,一些轻微的病弱猪,他给保留了下来;看了这种情形,我当时就对他不客气;就说了开头的那句话,如果剩下的猪成活率达不到标准,那就是他不称职。

从此后,他不但对原来的猪挑得更细了,而且从产房转来的猪也严格把关;半个月过去了,猪群状况逐渐好转;保育阶段的员工心态稳了,其它阶段也开始效仿,猪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这是一个两千多母猪的猪场,在我们介入管理的半年时间内,猪群的状况全面好转,总存栏数从原来的一万二千头,增加到两万二千头,而存栏母猪数却减少了三百头左右。

今天介绍这个案例,有以下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第一,选好突破点;在各阶段猪群里,保育阶段是最容易看到成绩的;只要能将成活率提上去,任何人都能看得到;而保育阶段也是最容易改造的阶段,即使有病,往往也很单纯,不像成年猪的病那样顽固;这一策略,是我服务过程中一直坚持的,而且效果最理想。

第二,严格执行;许多措施效果不理想,并不是措施不当,而往往是执行不到位,该有的效果没出来;特别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时候,吵架的有,动手的有,甚至还有半夜偷换其它猪舍猪的现象发生;我们没有精力给员工做思想工作,只能强制执行;看到管理人员的态度,员工也只能配合,以后的工作就容易开展了。

第三,心要狠;在淘汰猪的过程中,我们也知道冤枉了一些好猪;但如果不那样,一些似病不病的猪留下来,就很可能成为锅中的一块臭肉,整锅汤也会坏掉的;当然,这些被淘汰的病弱猪,也不是马上被处死,而是低价卖了出去,只是猪场少收了一些钱而已;心狠,并不只是单纯对猪,对员工和管理人员也是一样的,不合格的人员也会毫不客气地辞退;关于心狠的事,我们也曾遇到阻力;当发现场里的玉米质量有发霉现象时,要求立即停用,同时把场内储备的六百吨劣质玉米低价卖出,却高价买来好玉米;这件事,如果不是坚持,老板这一关就过不去。

养好猪,态度很重要,执行更关键;让一个成绩差的猪场,在短时间内改变面貌,技术措施很重要,执行到位更重要;养猪也要学会“舍得”,只要得到的远远超过舍弃的,那就是一个好的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