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宰相孙偓:被罢相后在沉默中度过22年

唐懿宗曾因听信谗言,将自己的妹夫宰相于琮贬到岭南,而且牵连很广。

但作为于琮的外甥,孙偓却没有受到牵连。换了别人可能觉得舅舅拜相了、舅妈是公主,我也能威风一下,但孙偓早就带着兄弟们跑路了。当事人都说孙偓有先见之明。

孙偓的父族也不差,其父是天平军节度使孙景商。现实证明靠山山会倒,但孙偓凭自己的本事争取到了前途。他梦见自己在积木上走来走去,会解梦的高人说:你在众材之上,那不就是状元吗?

乾符五年(878年),孙偓果然高中状元,时年三十五岁。此后,他出仕宰相府,又在尚书省历任户部巡官、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工部员外郎,出任集州(在今四川南江)刺史,又任比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刑部、户部司封郎中,都从六品上或从五品上的清要官职。

黄巢之乱发生后,中和元年(881年),崔安潜受任为京城四面诸道行营兵马副都统,兼领租庸,署孙偓为判官,奏为御史中丞。期间京郊的博野军、奉天军发生兵变,唐僖宗召孙偓为谏议大夫,与变军谈判和解。僖宗出奔西川时,孙偓作为郎官随驾。后来僖宗派孙偓出川征兵平乱,孙偓因而与当时的党项族首领取得联系,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黄巢之乱虽然被平定,但由于节度使们趁机坐大,朝廷对天下失控了。朝廷需要用钱,想征收两川贡赋,但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攻打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入贡的道路断绝了。百官认为,唯有富有理财经验的孙偓才能胜任。孙偓果然征收到了贡赋,让唐僖宗入土为安、唐昭宗祭祀圜丘的开支都有了着落。这可能也因为陈敬瑄并不想和朝廷对着干吧。

孙偓又任右补阙,虽然随即被陷害贬官,但后又被起用为长水县令、赐绯色官服,两年后任秘书少监、太常少卿、谏议大夫,又宣抚南方各藩镇。乾宁元年(894年)在湖南衡州、永州时,因为军阀刘建锋入主湖南而前往湖南军部潭州安抚,后回朝为给事中。

次年,孙偓家堂柱生出槐枝,又次年,也就是乾宁三年(896年),槐枝茂盛了。古人迷信天人感应,觉得这是孙偓的吉兆。

这一年,京畿微有旱灾,孙偓趁机为被跋扈军阀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邠宁静难军节度使王行瑜逼宫所杀的宰相李磎求得平反归葬。同年,由京兆尹入为中书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孙偓认为自己的哥哥孙储是礼部尚书,应该避嫌,上表推辞,未果。

但这是乱世,如果皇帝的地位都没有保障,宰相的地位也就更堪忧了。当初王行瑜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以勤王为名消灭了,但昭宗担心李克用坐大,同意了李茂贞的求饶。李克用班师后,李茂贞故态复萌。

孙偓才拜相还不到一个月,李茂贞就逼宫了,昭宗君臣只得出奔。

按史书记载,昭宗这次的目标是去并州投靠李克用。其实具体地说,昭宗去并州还得经过一些其他的藩镇,并且得预先确保这些藩镇可靠。孙偓为昭宗规划的路线,就是走鄜州保大节度使李思孝及其弟夏州定难节度使李思谏的地盘。这两位都是党项族的领袖,而党项族正是孙偓昔日联络讨伐黄巢的伙伴。

然而,昭宗虽然同意前往鄜州甚至还下了诏书,但当京城附近的华州镇国节度使韩建表示愿意迎驾后,昭宗觉得前往并州路途遥远,去了又不知道何时能回来,就改主意前往华州了。相比于和李茂贞多次合作的韩建,孙偓当然更相信自己的老朋友,因此与昭宗产生分歧,然而他屡次上表,昭宗就是不听,孙偓干脆辞职,昭宗还是不听,还给他加官银青光禄大夫、充集贤殿大学士、兼判户部事,封乐安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又改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判度支、兼诸道盐铁转运使,爵位也进为侯。

等到了韩建的地盘上,孙偓等宰相就不敢决断了,孙偓自己肯定清楚自己不信任韩建,而且韩建随时有可能知道自己的态度。唐昭宗发现了宰相们的顾虑,就特批韩建一同参议朝政,但韩建坚决拒绝了。

昭宗雄心不死,已经流亡到了李茂贞的朋友韩建的华州了,还宣布要亲征李茂贞。孙偓说,陛下不必亲征,我来统兵吧。于是昭宗任孙偓为主帅,李思谏为副帅,总算相信了党项兄弟是好人,并让另一宰相朱朴负责军费事宜。孙偓领命,也积极与将领们商议出兵。

韩建当然不干了,指使李茂贞上表自辩。次年,韩建又解散昭宗禁军,讨伐李茂贞的战斗终究不了了之,孙偓和李思谏的正副主帅也不用做了,孙偓的兵权当然也就没了。不久,韩建又诬陷处决了昭宗近臣天文学家太子詹事马道殷和将作监许岩士,并趁机攀诬孙偓和朱朴,导致二人都被罢相。

单看史书,孙偓和朱朴是难兄难弟。但其实,他们不是一路人。孙偓至少有一些实在的才干,而朱朴虽然也有振兴朝廷的志向,却不仅没有过人的本领,还放卫星说一个多月就能让天下太平,结果当然是天下失望。孙偓并不喜欢这样的同事,也屡次上表请求让朱朴滚蛋,可没想到最后却是韩建让他俩一起滚了。孙偓刚被罢相还保留了礼部尚书,但随即有谏官跟进,说他堂堂宰相不能救世,把他贬到南州当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去了,总之是让他去现在的重庆江津区吃闲饭。

孙偓拜相的时间不长,能做的事也有限,但他的私德还是说得过去的。他性情通达节俭,不爱打扮,说没必要拿自己好衬托别人差,而且以发怒只会徒增困扰为由,哪怕在会客的时候有仆人彼此吵架了,他也不责备。

由于李克用没空出手,韩建暂且威风了一把。但第二年,更大的大佬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发话了,李茂贞和韩建害怕了,甚至不惜和李克用谈合作,并赶紧修复了京城迎回昭宗。昭宗大赦天下,孙偓也被赦免,升任荆南军下属的归州刺史,也就是去现在的湖北秭归当长官。

再后来,朱全忠武力劫驾,迁都洛阳,掌握了朝政。朱全忠听信诬告杀了自己的嫡系太常卿张廷范后,太常卿的位子就空了出来。为了收买人心,朱全忠召孙偓来洛阳顶这个缺。

如果孙偓的家族不曾搬迁,那么孙偓去洛阳上班正好和家人团聚。

孙偓没去。

朱全忠取代唐朝建立的后梁也曾七次召孙偓去做官。

孙偓还是没去。他纵情山水,吟诗喝酒,读书弹琴,时不时怀念唐朝。期间母亲去世,他在守墓草庐前写佛经,土地公都被感动得长出了芝草。

后梁起初还任孙偓为御史大夫,迁刑部尚书,加右仆射,后来看孙偓老也不来,也懒得自我感动了,梁末帝贞明三年(917年)在南岳衡山找到孙偓,就地拜为司空致仕,也就是让孙偓以司空的职称退休了。

这一年,孙偓已经七十四岁了。第二年,他想沿着汉水回北方,却赶上朱全忠的养子蒲州护国节度使朱友谦闹独立,他就躲到了邓州;又次年,去世了。

孙偓的孙子孙璨为他撰写了《唐丞相梁司空致仕赠司徒乐安孙公墓志铭并序》,墓志上仍然重提了孙偓在唐朝的官职,甚至还有早已被罢免从而根本不可能带进坟墓的“凤翔四面行营都统”一职,可见孙偓对那段未曾出师的挂帅统兵的经历的珍视。由墓志也可见,孙偓生前的封爵最终为乐安郡开国侯,食邑达一千户,当然实封肯定少很多。史书记载的孙偓生平到他罢相也就差不多了,但根据墓志可见,他在罢相之后还活了22年之久。孙偓的墓志也有助于还原晚唐年间党项族节度使们的忠唐立场。

大概史官们修史的时候,只看到了孙偓对世事无可奈何的沉默而无从判断他是否还在人世,而不曾看到他的墓志吧。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