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26】思考│童蒙诗作思无邪

【写在前面】

近期的课前演讲,精彩不断!有同学言及北京三色、江歌案件,有同学畅谈豫章书院、小学教材……演讲内容几乎涵盖了近期的热点事件、焦点话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人云亦云,也不听信盲从。

比如,谈及群体性事件,同学们会引用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的名言:“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比如,谈及网络暴力,有同学引用《人民日报》的评论:“很多人心绪难平,这正是正义的力量。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也需要道义,某些人道德失重,人们明辨是非曲直,这就是一种对社会底线的自我保护。但也要知道:道德审视不能替代法律审判,道义谴责更不应极化。毕竟,拼狠比恨的字句,无法塑造社会之善。”

作文语文老师,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教学相长,感谢我的学生们,他们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

童蒙诗作思无邪

近期,一组童诗火爆网络,传遍朋友圈。

比如,下面这两首:

《灯》(作者七岁)

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光》(作者六岁)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童诗缘何引爆民众的热情?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提及“灯”,我的第一反应便是“热得发光”或是“电子能级跃迁”之类的复杂原理。但那位小朋友,仅用区区九字便贴切地道出了“灯”的奇妙:它将黑夜“烫”了一个洞。这个“洞”长什么样子?有什么东西会进来呢?黑夜又会不会“疼得哇哇直叫”呢?干净而又意犹未尽的语言,令人浮想联翩,赞叹孩儿思域的广阔与想象力的磅礴。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童诗,没有妖艳的外表,没有背后的商机;未经出版的“熏蒸”,更不知其作者为何许人也,却为何能凭借短短的几句文字,成为当下的“网红”呢?我以为,这一切在于“思无邪”三字。

所谓“思无邪”,正是纯净而不加矫饰的心灵境界。它激发人们对于这世界固有的好奇,唤醒心底对自然中一草一木、生活中一人一事的善意的关注,拓宽想象的领域、不受成见的约束,提出富有生命气息而不含套路、心机的想法,正如“我拄着一束光”是种发乎于情、脱口而出的“无邪”之想一样。

听到这里,诸位也许会问:“既然'无邪’是人类的'初心’,为何今日还得视其为新意、特加讨论呢?”那是因为,社会加速进步,人心亦有“邪”生!写作解题的“满分套路”、职场官场的“勾心斗角”,不正是矫饰人心、使人生出心机算计的“邪”吗?日前“剧情”一再反转的“山东某初中生被麻省理工录取”事件,即便所谓“证据”实为伪造,但消息仍在第一时间“赢得”官媒的竞相转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有“片面追求建功立业”的“邪思”在其中作祟。由此可见,当下所缺的,不是愿花时间、流量大肆传播“别人家孩子”那些真假难辨的证书的人,而是敢于跳出程序限定、能像孩童一样以无邪之思探究世界的人。在他们眼中,一道光、一阵风,似乎都具有灵性;文学瀚海、数学世界仿佛都是硕大的宝库……

然而,再好的诗句变成考场作文,也会遭到误判;再真的想法脱离修饰优化,也不过“泯然众人”。譬如英语写作,倘若不将“你真棒”写成“当我得知你获胜的喜讯之际,我由衷地为你点赞”,恐怕就难以脱颖而出了。我的一位诗友感叹:“谁又不想回到襁褓,多呆那么一会儿?”可是,回去便成了不伦不类的“巨婴”;不回去,又只能随波逐流。怎么办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为受够了“有邪”的世界,人们才会将情感诉诸无邪的童年。换言之,童年的我们,向往着的也许是丰富刺激的生活——至少我六七岁时,想象的是驾机远航之类的事,哪有时间去“怀念”啊!孩儿的思想是纯洁的,但却是感性的;成人的思维是程式的,但又是理性的。就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一样,孩儿的“无邪”思是精神根基。从某种程度上说,考场作文并不排斥诗意、严谨解题并不排斥猜想——此时,在“套路”“程式”的冰层下,游动着的是我们的真知灼见,融合了纯粹的孩儿思维与老练的成人思想。

《人民日报》评论道:“这种返璞归真的呼唤、对'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的坚守,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重唤幼稚而任性的感觉,而是历尽世事,也要常怀一颗善良无伪、天真无邪的心。”因此,孩儿“诗意”,以其“思异”;我们不必“失意”,而要在生活中发现“新意”。

感谢您的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