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效验良方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发作、阵发性剧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半侧面部疼痛最为常见,局部无红肿,好发于中年以上女性,起病突然,常以口-耳-鼻-眶区剧烈如刀割或电击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颔痛”“頬痛”“面痛”范畴。中医认为诸经脉皆上走于面,“不通则痛”。凡外邪(风邪为主)侵扰,邪气留面;情志内伤,气郁化火生风上扰;脏腑失调,痰瘀内生,上阻于面,壅塞面部脉络,气滞血瘀等,均可导致面痛。
【治疗思路】
临床治疗应遵循“通则不痛”的原则,以调气活血通络为法。由于本病基本病机为风、火、痰、瘀,因此临床应注意视其邪气所在而用药。祛风常用防风、荆芥、全蝎、僵蚕、蜈蚣、白附子、天麻、甘菊、白蒺藜等;化痰常用胆南星、姜半夏、天竺黄、竹沥、牡蛎等;祛瘀用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当归、川芎等。清火用石膏、龙胆草、夏枯草、苦丁茶、菊药、黄芩、栀子、大黄等。
【辨证论治】
风寒夹痰 证见面痛、遇寒加重,恶风畏寒,舌苔白腻,脉滑。治当祛风散寒化痰,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荆芥、防风、羌活、全蝎、僵蚕、蜈蚣、天麻、细辛。
风热夹痰 证见面部灼痛、遇热加重,面红目赤,汗出,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治宜祛风清热化痰,方用芎芷石膏汤加减:川芎、白芷、白芍、防风、白芥子、柴胡、甘草、菊花、石膏、薄荷、黄芩、僵蚕。
肝郁化火 常因精神紧张、暴怒诱发或加重,证见面灼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胸胁满闷,尿黄赤,便燥结,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夏枯草、白芍、柴胡、生地黄、泽泻、车前草、栀子、黄芩、石决明、菊花、僵蚕、苦丁茶、连翘、生甘草。
胃火上扰 常因过食辛燥、酒后加重,证见面灼热痛、潮热面红、前额胀痛、口臭口苦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治宜清胃泻热,方用清胃泻火汤加减:大黄、黄芩、黄连、栀子、生石膏、菊花、僵蚕、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
气滞血瘀 证见面痛日久不愈,面色晦暗,疼痛如针刺刀割,舌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方用头痛逐瘀汤加白芷、白芥子、丹参、全蝎、蜈蚣。
【病案举例】
李某,女,51岁,干部,2000年4月7日初诊。患者于15天前出现左侧面颊部发作性、放电样剧烈疼痛,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在1分钟以内,曾在某人民医院就诊,头颅CT扫描检查无异常,脑血流图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硬化、左侧大脑中动脉痉挛,诊为血管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予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刻诊:左面颊部呈突发性、放射样剧烈烧灼疼痛,疼痛牵及牙齿疼痛,每天发作3~7次,伴头晕目眩、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面色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血压160/95mmHg。西医诊断为左三叉神经痛,中医诊断为面痛(肝火上扰)。治以清泻肝火、通络止痛为法,方用龙胆草、白芍各12克,石决明、夏枯草各15克,白芷、菊花、当归、地龙、赤芍、柴胡、七叶莲、生地黄、泽泻、车前草、栀子、黄芩各10克,生甘草5克。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渣外敷患部,用药5剂。
二诊 疼痛明显减轻,1~3次/日,持续时间缩短,口干口苦减轻,舌略红、苔黄稍腻,脉滑。继予上方5剂。
三诊 偶感面颊部隐痛不适,每次不超过10秒钟,无口干口苦,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守方加减:龙胆草、白芍各12克,白芷、菊花、当归、地龙、赤芍、柴胡、七叶莲、生地黄、泽泻、车前草、栀子、黄芩各10克,生甘草5克。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渣外敷患部,用药5剂而愈。(石海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