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40年 | 第三集:新写实与先锋派
四十年
文学
我 们 共 同 见 证
触摸时代的脉搏,感受文学的力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娱乐广播自9月7日起推出10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节目《文学40年,我们共同见证》。
悠悠四十载,赏文学之美,忆时代风华。
第三集:新写实与先锋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十多年,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学也展现出新的气象,一批文学作品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语态反映现实,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被评论家概括为——“新写实主义”。
那么“新写实主义”究竟新在哪里?在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看来,“'新写实主义’就是不升华、不拔高。在以往的作品中动不动就会拔高升华,这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习惯。而在80年代的文学中,有了一种新的态度,有什么说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态度。”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
“新写实主义”作品的主旨不在改造超越现实,而是认同接受现实,凸显人生平庸的真相。做个比喻就是,以往的作品要让趴着的人站起来或者给趴着的人以站起来的希望,而“新写实主义”是写他趴着,并且将继续、一直趴着。这类作品往往以操劳庸碌的小人物为中心,大量展现平淡琐碎的原生态生活,借此,读者可以读到并无多大希望的人生。这可能有些残忍,但却很真实。小说《一地鸡毛》就是其中代表。作者刘震云曾说,这部作品对于他有转折性的意义,他在小说中描摹了大家熟悉的生活,而读者恰恰在这其中发现了不为人知的情感。
这种异于以往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深刻剖析,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不仅感到新奇,还感到很大的困惑。当时看过《一地鸡毛》的读者吴淼说,“读完以后其实是非常崩溃的。看到书中的小林的境遇,开始怀疑以往的认知,知识可能也无法改变命运,命运的本身还是那样乱糟糟的一团。”
电视剧《一地鸡毛》剧照
除了《一地鸡毛》,同类型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池莉的《烦恼人生》叙述了印家厚这个普通工人一天的生活流程,一桩桩、一件件杂乱焦心而又不得不去应付的事情纠缠着他,使他的这一天显得如此漫长和难耐。方方的《风景》,则以内心独白意识流式的方式呈现反讽荒诞效应,更具有现代意味。她的另一篇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将视线转移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重心是对父亲的解剖,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一部心灵变迁的历史。这些作品不仅作为文学现象存在,也作为那个时代的印记永远地保留了下来。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国门重新向世界敞开,各种西方现代思潮涌入中国。刚刚度过了文革十年思想匮乏年代的知识分子,对来自西方的文化思想如饥似渴地吸收。一时间,西方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著作风靡全国,人们从中接触到了康德、黑格尔、马尔克斯,接触到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中国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在那个时期大开眼界。作家格非说:“我进大学的时候刚好是80年代初,正好是西方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化著作翻译到中国来,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是空前的活跃,我们当然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影响。”
作家格非
从1985年开始,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等一批作家渐渐崭露头角,他们从作品风格、叙事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都有着对传统的否定和对新技法的吸纳与探索。这一类小说被评论家概括为“先锋派小说”。这个时期的文学现象被称为“85新潮”,一批先锋作家的作品在引领当时文坛的方向。比如,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被评论界定义为“马原的叙事圈套”;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融入了奇幻色彩,在语言运用上做了体验式的创新。这批作家,后来都成为中国文学的主力,活跃至今。
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来思潮的浸润和社会生活的激荡,文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语言更加灵动新奇,作品与人、与生活贴得更近。这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思想层面的解放与再认识的成果,也是当代文学十分难得的一个收获期,为之后文学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娱乐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