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水源头在绛县(晋,进、箭〈晋见〉之义,仅从字面无法了解"晋水"到底在哪儿)

​【曾经绛地遍晋水】你知道吗

运城新闻网

2016-09-14

关注

  运城日报 黄河晨报 运城新闻网 官方发布平台

  晋水源头在绛县

王伟栋 郭柏林

  晋国在哪里?司马迁说:“河、汾之东,方百里。”这就告诉我们,晋地不外乎现在的绛县、曲沃、翼城等百里地域。

  近日,同我省考古专家田建文一起,我们翻资料、查遗迹,登山峦、钻密林,终于在绛县磨里峪一个名冠大晋堂的小山村,寻到了绿草如茵、开阔平展的晋源坪,见到始建于明代早已坍塌的晋水庙,在距庙不足20米的地方,惊喜地看到了一泓清泉。大家依据眼前的地名、遗存及史书记载,确切地感到:这里是“晋水源”。

  

  晋源坪一角

“唐”因晋水而改“晋”

  历史上绵延600多年的古晋国,无疑是山西人永远的骄傲。

  早在公元前1040年前后,周成王“桐叶封唐”,将“唐”国交给其弟叔虞掌管。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把国号由“唐”改为“晋”。为什么要改国号为“晋”,这个“晋”是地名,还是历史事件?是不是一条河水的名称?带着疑问,早在今年6月拜访田建文先生时,就当面请教过,他说,只从“晋”的本义讲,我们无法找到答案,“晋”字自身有两层含义。其一,进。专门解释汉字的《说文解字》中说:“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今天我们还在说“晋升”“晋谒”“晋见”等。其二,箭。近代学者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的《释晋篇》中说:“晋者,箭之古文也……像两矢插入器中之形。”东汉郑宏在为《礼仪·大射仪》一书作注时也说“古文箭作晋”。

  那么,燮父改“唐”为“晋”,和晋水什么有关系呢?在田先生的引导下,我们在相关的古籍中发现了端倪。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说唐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郑玄在《诗谱·唐谱》说:“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唐代司马贞在《史记·晋世家·索隐》中也说:“而唐有晋水,至子燮改其国号曰晋侯。”

  还有一种改“晋”的说法,唐叔虞向周成王进献嘉禾,得到了成王的嘉奖,儿子燮父以此为荣宠,以“进”为荣耀,便将其国号唐改称为晋国了。现在,进献“瑞麦图”的石碑,仍保存在绛县博物馆院内。显然,第二种说法较为勉强。

  关于晋水,赫赫有名的太原晋祠水影响也较深广,我们认为,这同晋国六卿之一的赵鞅营筑晋阳城有关。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起因是赵鞅讨伐邯郸赵午,拉开了晋灭范氏、中行氏的序幕,先建晋阳城,后将城西南流过的水称为晋水。赵鞅此时的这些举措,比燮父手中诞生的晋国,至少迟了500年。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晋”地有晋水,晋国因晋水而得名,晋不是一个事件而是地名,这该是不争的事实。

尧墟之南有晋水

  确定了晋国的疆域,已知有晋水,那么,晋水在晋国的哪里?

  史书载:“(唐)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于是,展开晋南地图的指向,我们先确定了尧墟位置,然后以紧靠晋侯墓的唐城村和故城村为尧墟的中心,仔细地开始向南寻找。

  从晋侯墓地向南10公里,是晋南境内最大的浍水河,地处绛翼两县交界处,海拔只有475米。在河南岸的绛县尧都村,一位老者告诉我们,历史上浍河水势大、水面宽、水位深,经年不息,来往通行还需乘船。村干部听说了我们的意图,将我们领到一座依河而建的古庙址上,鸟瞰浍河上下,两岸相距上千米,河岸崖壁垂立上百米,河槽像一条蜿蜒的巨龙袒胸伏卧,其走势广袤而辽阔。

  浍河的上游,是绛县大交村,《水经注》记载:“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这里是自东向西,自高而下两支河流交汇处,村北一支来自翼城东南早已枯竭的季节性河流,因地处尧墟之内而不可能是晋水;村南的一支承纳了来自绛县东南弧形排列的续鲁峪、磨里峪、里册峪中的诸多泉水,可谓是“尧墟南”的“诸水”之宗。与《水经注》所述也相吻合,应是晋水的主要源流。

  步入晋水腹地后,在当地熟人的帮助下,我们越沟攀崖,涉河爬坡,发现大体有三股水源。一是被称为“五水归宗”奇观的绛县大郡泉、贺水泉、程景泉、范璧泉、晋峪泉,据1978年山西统计资料显示,全省流量大于0.1立方米/秒的有52处,上述五泉均在其中。二是绛县境内的续鲁峪、里册峪、磨里峪等季节性洪水和山泉的注入。三是出自绛县西南沸泉村的绛水。

  弄清了晋水的基本脉络,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既然浍水就是晋水,且文献多有论述。为何晋水的称谓会在历史的记录中悄无声息了呢?我们分析,习惯有时也是真理,这一带本来就是多支水流“浍交”的地方,人们只称“浍”而忽略“晋”,也属习俗导致的必然。伴随着三国分晋历史大幕的开启,晋水的名讳在岁月的沧桑里被淡忘便不足为奇。

  晋水源头的远古水冲刷之印痕

曾经绛地遍晋水

  “尧墟南”的绛县境内,有多处冠有“晋”字的泉水,如“晋峪泉”“晋水庙”“晋堂水”等,还有冠有“晋”字的古村落:北晋峪、东晋峪、西晋峪、大晋堂等,这些无声的遗存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符号,要拉开沧桑岁月的帷幕,我们须从这里登程。

  在历史的记载中,绛县东北隅的安峪、大交一带,素有“绛北江南”之称,除了前边提过的“五水归宗”外,还有浍南、磨头、晋峪等多处泉眼,县志上载:“网水遍野,沃土万顷”便是真实的写照,这里水多,自然与晋国相关的故事也多。

  早在今年清明时节,我们来到绛县最北端的续鲁河边探秘,这里紧靠山峪,河床宽畅,沙石遍地,是浍交南支“诸水”的上游。

  “晋峪泉”就依在河的南岸,当地老人告诉我们,上世纪70年代前,源头还有一亩多地大,水面上泉眼遍布,喷涌不息,注入不远处的续鲁河后流入浍河。每到冬天,热气蒸腾,架起一道道彩虹,十分壮观。古时候这里曾有东西南北四个晋峪村,数百年来,当地农民依水而居,取水而用,嬉水而乐,一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自从对面建起大型企业后,“晋水泉”很快干枯了,村民们推测,是工厂的深井吸走了“晋水泉”。

  从北册村西行两公里,是磨头村。多股泉水自南向北自然交汇后,形成一条灵动清秀的灌溉渠,渠旁芦苇繁盛,庄禾芬芳。前不久,田建文先生曾对我们说,磨头村大有来历,说他曾在这里捡到过标有晋国符号的陶釜,上边有戳印文字“降亭”,这里若不是晋国都城,起码也是叔虞或燮父的行宫,不然,这种东西不会出现在这里。同行的村民也告诉我们,磨头村的来历也同燮父有关。当年竖立在村头的大石头,据传就是晋侯燮父为镇邪所立,因那块石头硕大,且酷似磨盘,磨头村便由此而得名。

  历史在向我们证明,晋国因水而晋,依水而兴,晋河无疑是晋国赖以绵延的母亲河,离开这条河,历史上的晋国或许不称“晋”。

晋水源头觅沧桑

  跋涉在尧墟之南,我们在排除了数条灭迹、干涸、断流、改道的晋水支流后,把寻找晋水源的方位,定格在绛县磨里峪的大晋堂。

  8月30日,我们同田建文先生一行13人,驱车从县城出发,前往大晋堂。

  步入晋堂峪不久,领路人王泰说晋源坪到了。这是密林围裹的一片绿地,地势开阔平坦,绿草平展如茵,方圆约十几亩大,是北方标准的高山草甸,站在嫩绿的青草坪上,迎面是一株千年古松,粗壮挺拔的树杆向上3米,分成两股树枝杈,呈迎客姿态,很是让人惊奇,古松脚下,是股欢快奔跳的溪流。

  在晋源坪歇息片刻,我们又踩着布满青苔的路石钻入密林,向晋水的源头找去,半个时辰后,我们来到大晋堂村,诧异之间有股清新、湿润的气息向我们扑来,我们预感晋水源头快要到了。拨开绊脚的树枝荒草,王泰领我们来到一座破败的庙院,他说,这就是曾经的“晋水庙”。

  我问王泰:“庙在此,晋水源还远吗?”王泰神秘一笑,说:“看你身后。”顺着他的指向,扭头来到身后10米远的地方,真的有一股清泉从山间的石缝中流出,在3米见方的地方聚水为潭。我们一群人几乎同时跑了过来,踩着青苔,依着树干,围到清澈的泉水旁,有的品尝,有的试温,有的照相。

  难道这里就是融川归汾、入河纳海的晋水源头?不敢相信,又确信无疑。轻轻掬一捧泉水,送入口中,一股甜润的清爽,顿消旅途的倦意。数千年来,这股不知疲倦的泉流就像母亲鲜红悠长的脉管,滋润古晋大地,孕育三晋儿女,见证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哲理。

  王泰告诉我们,喷涌晋泉的背后大山,当地人称之为十陵背,传说有十位晋国的君王葬在这里。田建文先生说,那要考古发掘才能确认。我们想,倘若真是这样,晋水与晋国的故事还将延续。

(0)

相关推荐

  • 【山西】刘云霞丨散文/绛地晋缘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刘云霞,军转干部,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侯马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侯马市作协副主席. 先后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健康 ...

  • “晋”的由来——“晋”源于古羌语“箭”之意

    原创 牛汝辰 晋国得名实缘于古唐国范围的晋水.晋国始封的中心地带,据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教授估计:"在翼城的翔山以西,曲沃县的汾水以东,浍水以北,翼城.曲沃二县的崇山一带,东西长约三十千米,南 ...

  • 【灵璧家园】灵璧县北这个村出土了一座古石桥……

    唐氏的来源 文/王元顺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唐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出处.一处出自祁姓,乃帝尧之子丹朱之后. 帝尧是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他姓伊祁,名放勋,因封于唐地,故后人称其为唐尧.帝尧是黄帝 ...

  • 【诗社活动】晋社|寻根之旅

    2015年4月10日至12日,晋社社员一行9人,前往临汾寻根采风.三天里,大家跨越临汾.曲沃.吉县.蒲县分别拜谒了尧陵,参观了晋国历史博物馆,饱览了壶口瀑布,游览了人祖山.东岳庙等风景名胜.采风后创作 ...

  • 《水经.汾水注》里的运城

    <水经.汾水注>里的运城 汾水又迳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绛中地坼,西绝于汾. 绛县故城,绛县故城今侯马市凤城乡凤城村,有战国至汉代古城遗址(山西考古研究所 ...

  • 《水经.浍水注》考略

    ○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 浍水东出详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 ...

  • 雄浑厚重话绛山

    绛山之渊源 绛山,又名紫金山,峨嵋山,东连太行,西接吕梁,南与中条照应,北与霍山对峙,逶迤连绵200余华里,是隔离涑水.汾水两大流域,横跨运城.临汾两个盆地,连接秦晋.晋豫的一条重要山脉. 关于绛山由 ...

  • 90后夫妻坚持喝蒲公英水,丈夫没事妻子进医院,医生气笑了

    原标题:90后夫妻坚持喝蒲公英水,丈夫没事却把妻子喝进医院,医生气笑了 现在估计不少人都已经知道蒲公英是一种具有养生作用的植物了,常喝蒲公英水对于我们身体是比较有好处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容易生肝火, ...

  • 桑植是个好地方,澧水源头藏天堂

    桑植旅游宣传片分为三个篇章,绿色海洋美.红色故土亲.多彩民俗奇,搭配三首桑植民歌,向世人展示桑植旅游的三道盛宴. 展示了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天峰恋景区.溇水风景名胜区等景区景点的自然资源.原始 ...

  • 高士忠,水云居士,卢进国三位老师作品欣赏

    喜 讯 喜 讯 <草根诗人>已新鲜出炉,正在快递中,不日将抵达贵处,请文友们注意查收! 另:<诗百家>一书征稿开始,欢迎文友老师们继续参稿留念!谢谢! 草根诗人 思归文集 作者 ...

  • 冯声水起 | 裂缝中照进的阳光

    本文版权归<开卷有理>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再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 创建人民军队 到抗日战争爆发 前十多年间艰苦奋斗的历程 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苦难辉煌>带你从苦难 ...

  • 诗人样本||中流击水:把往事倒进酒杯

    "  中流击水专辑 复 活 秋高气爽 落叶在风中飘扬 黑土地被犁铧割开胸膛 人们正准备把你埋葬 你总是不声不响 无论平原还是山岗 不计肥痩不讲条件 一头扎进寂静的土壤 黑暗如此漫长 你默默地 ...

  •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的秦家大院

    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的秦家大院.通讯员 黄尚彪 摄 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的秦家大院距离兴安县城27公里.村内住着110多户380多人,大多为秦姓族人,"秦家大院& ...

  • 她把掉水里的手机放进大米中,结果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家里囤着的大米除了能煮饭, 其实它能施展拳脚的地方可不少, 低调的大米也有无限的潜力, 看完后,保证你惊呆~ 试油温 ▼炒菜时总是不知道油热了没,教你一招,放几粒米进锅中,油够热时,米粒处便会沸腾,这 ...

  • 山尽水源头,柳岸花明处,山水留白有奇笔张...

    山尽水源头,柳岸花明处,山水留白有奇笔 张大千先生画山水,在一片苍茫之中,常会留一点"奇笔". 在画面最孤绝之处,或远远地出现一名闲庭信步的高士,或绘一造型古拙.线条典雅的小寺庙于 ...

  • 茶叶水残渣,直接倒进花盆里,对花卉有利还是有害?

    在平时养花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朋友把平时喝剩下的茶叶水,连同茶叶渣一起倒入花盆里,认为茶叶水中含有丰养分,既能为花卉浇水,又能补充营养.那么这种方法能不能为花卉补充养分呢?其实这种将茶叶残渣直接倒入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