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互联网大调整:证明自己,请先盈利!

2008年1月,当乔布斯从纸袋子中拿出Macbook Air的时候,人们都震惊了,也激动了,笔记本还能做得这么薄。

不久之后,当主编看到不远万里来到国内的Macbook Air的时候,高兴地说,“快去找一个纸袋来!”

不得不说,在不久之前,科技领域还在一个比拼创新的时代,索尼的vaio p,kindle DX,谷歌眼镜……但不久之后,这些创新就被实用主义所取代,不成熟的技术迅速从人们视线中消失,规格统一的批量化产品热销全球。

可以说,很多公司更注重对股东的回报,而不是去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务实之风盛行。但务实模式还不是终极模式,再往后,就是我们看到的,著名的烧钱模式了。

有多辉煌,就有多尴尬

在东四环从南向北,经常会路过当年的乐视大厦,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个“为梦想窒息”的时代,近似乔布斯的贾跃亭,最终没有带来一个创新的苹果。

如今,乐视的牌子早已经不在楼上,讨债的帐篷也不在了,一切都归于平静,但尴尬依然在互联网圈不断上演:

从年前的便利蜂做数学题,到排队到1000万人退ofo押金,从有赞强推996,到滴滴开始大规模裁员,从易到用车被指提不了现,到人人车传闻四起,从途歌每日只退15个用户押金,到爱屋吉屋关门大吉……当时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尴尬。

很多事情似乎都表明一个现实,资本已经不愿意为未来可能的盈利而疯狂投入,去支持企业,资本更愿意看到现在不太烧钱,有较好盈利表现的企业。

记得当年共享单车最火的时候,国外就有人评价这是一项愚蠢的业务,模式上走不通,如果10万台自行车还不能带来正向收益,那么1000万台就可以?

国外品牌的优势在于其没有那么多用户,很早时间,他们就会考虑如何精细化,如何盈利,因为用户总量是很有限的,靠海量用户翻盘的现实条件不具备。但这也让其得以精耕细作,从而打造出放之四海都有竞争力的模式。

企业当然要到一定规模才能开始盈利,比如唯品会,一旦扭亏为盈就连续盈利,但这个一定规模肯定不是触达用户群的天花板,而应留有余地。不过,如果烧起钱来,不是用户的消费者也变成了用户,用户规模这个次就经常性地接近总体互联网人口了。

毕竟,给便宜谁不要?

证明自己,请先盈利

曾经,资本喜欢投入大的互联网项目,因为太小的市场,想象空间也小,容纳不下那么多资金,但太大的如液晶面板的项目,风险也很大,回报也很长,也不是理想选择。

这样,能迅速爆发,聚集用户,并有转化方法的互联网项目,就让人青睐了。

只不过他们渐渐发现,在投资理财上被割韭菜的普通用户,其实也挺愿意来薅企业羊毛的。你有你的上市方式,我也有我的安慰方法。

不断地输送羊毛可能会让用户最终积攒成一件毛衣,但却不能养成用户正常付费的习惯,用户依然喜欢去买欧美化妆品,依然认可神仙水,依然愿意买苹果手机和笔记本,依然愿意去来一杯星巴克……国产企业,无论在产品还是品牌上,都任重道远。

实际上,国内企业不仅在资本的催促下过于着急,还在管理等内功上做得不足,很多方面都是如此。

首先,就是管理问题。

最近京东表示,将于2019年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引起了舆论关注,但这不是大型企业避免落入劳而无功,丧失增长动力的常规方法吗?不这么做的企业能高速发展吗?

在大型企业中,拥有一定权利的高管,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往往会做出很多对业务无意义,对用户无意义的事情,可能只对KPI考核有意义。

公司没有想清楚的一些业务,在一些高管的鼓动下,可能就朝着错误的方向进行了,比如当年的百万赢家问答,现在还有哪个企业在做呢?

一看到业务机会,就让人力马上招人,虽然很多项目不用投资厂房设备,但这种决策方式真的比传统制造业、农业先进吗?

其次,就是细节问题。

很多国内大企业肯定可以制定非常完美的品牌策略,并且确实收到很多效果,但与国外品牌比,依然差距不小。如果在国外消费类企业工作,就会发现其对细节的要求有多严格,想得有多全面。

现在,国内电商正在准备新零售,线下突破,但看看细节,可能还有太多要提升的地方。但现在很多企业最看重的是速度,规模,认为口碑可以通过优惠获得,对细节的忽视随处可见。

粗糙的管理与盲目的自大,在资本充沛的时候,可以被掩盖下去,但在现在,资本更为理性的时候,就会显示出很多不足和伤害。在这种状态下的企业,要发展,要盈利,都变得更为艰巨。

问题是,能烧的钱总是有限的,地主家也不会一直有余粮,比如易到用车的大股东韬蕴资本近日就发布内部通知,称公司因耗费大量资金挽救易到,融资自救难以到位,目前已无法支撑现有团队继续运营……

与其让企业在拿了无数轮融资后说一句sorry,不如让其马上就变革朝着盈利方向使劲。

2019年科技互联网的大调整已经开始,证明自己,请先盈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