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的贵阳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贵阳处于贵州中部,四周被山环绕,是名副其实的山城,故还有“山国之都”的雅誉。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清末时期的贵阳,来自于一名法国摄影师的摄影作品。本文选取了数张有代表性的贵阳老照片,和大家共同欣赏。

图为清末时期的甲秀楼,一群身穿长袍马褂的读书人在南明河畔、甲秀楼下游赏风光。甲秀楼,地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设有浮玉桥衔接两岸。甲秀楼取“科甲挺秀”之意,有意思的是,从甲秀楼兴建开始,贵州一共出了三位状元,一位探花,七百多位进士,六千多位举人,真可谓是人才辈出。

清末时期的水口寺普济桥附近。水口寺桥北起贵阳水口寺街上,南至红岩路口,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建,历史上称为普济桥,又名广济桥。

清末时期贵阳城南道路上的油榨街牌坊群远眺,背景处的山丘是大团坡。油榨街在贵阳城南面,清初,因这里有几家油榨房而得名。又因这里是通往湘、桂的重要关口,扼城南要冲,设有重兵把守,又称油榨关。据史料记载,贵阳城内有八十多座各类牌坊,而贵阳南门外的油榨街这座小镇上就有二十多座牌坊,因此被称为“牌坊街”。

清末时期的贵阳弘福寺塔林,弘福寺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位于贵阳黔灵山群峰中心,是十方丛林,为贵州首刹,向有“黔南第一山”之称。

清末时期的贵阳北天主堂,北天主堂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因地势高峻,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天主堂背后是大罗岭和关刀岩。

清末时期的贵阳郊外,一座五级六角石塔,周围坐着几个在休息的人。关于这座石塔的来历,摄影册并未详细说明,只说是“僧侣的坟墓”。

清末时期的贵阳郊外,几个农夫正在给稻子脱粒。背景处贵阳城东的狮子山和相宝山。据《贵州图经新志》记载: “狮子山有三,一在治城东里许,昂首扬吻,形态宛然。一在治城西里许;一在治城南三十里,形似尤切”。

清末时期的镇远古镇,一座许多舟船停泊的码头。镇远古镇,在史书中有记载,古时候被称为“竖眼大田溪洞”,镇远古镇坐落于山水之间,环境优美,静谧祥和。

清末时期的贵阳城郊外,一人一牛正在水田里耕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