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 “砣工” ——懂这两项 ,古玉收藏十拿九稳 !

打钻图

一、桯(ting)钻

桯钻工具--箭头

桯钻,就是我们俗称的'实心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近代。最早的桯钻工具为玛瑙、火山燧石等制作的箭头,人们用其直接在玉器上带动潮湿解玉砂进行旋转打孔。后来出现了弓,利用弓来带动钻头加工,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

桯钻痕迹1

桯钻打孔过程中,需要加潮湿解玉砂,早期会留下较大的马蹄孔,回来出现了青铜材质的桯钻,孔就越来越小,因为是手工转动,难免不能一鼓作气在同一个点上钻动,必须要反复起钻,加上钻的磨损,同时进入孔的解玉砂的粗细不同,就会留下不规则的孔壁,和粗细不同的螺旋线痕迹,现在的打孔也会有螺旋线,只不过两种螺旋线特征不一样而已(划重点)。

桯钻痕迹2

新石器时代玉器桯钻常会出现喇叭孔,主要是被磨制物体的硬度,与钻头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比较接近。当进行研孔时,被磨制物体与钻具之间,会相互磨损消耗,使较粗的钻头前端慢慢被磨细,无法再下钻。这时候钻头后部,直径粗的部位开始与孔口接触研磨,使孔口的倒角度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喇叭口(划重点)。

桯钻喇叭孔痕迹

牛鼻孔
人字孔
T字形桯钻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
石钻
凌家滩文化出土
民国时期,使用砣机为动力的桯钻加工

桯钻加工,还有一种以线绳来回拉动为动力钻孔的形式,例如我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还能见到的锔瓷锅、瓷盆用的工具就是。故宫博物馆藏,重达5.3吨的乾隆时期《大禹治水玉山子》,推测就是使用这种工具为主加工而成。

图1
图2
锯弓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常见,锯瓷锅、瓷盆用的“锯弓子”
石钻
红山文化孔洞里外包浆的统一性

边缘:是指孔洞口沿和玉表的夹角部分。由于正、反转运动以及研磨砂的作用,往往这里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变得圆润,就像机加工的倒角工艺。年代越是久远,这种现象越是明显。

上部:孔洞上口,整个深度的1/3处。这个位置同样由于研磨砂的反复进出、摩擦,孔壁相对比较光滑,几乎没有旋痕。年代越久远,特征越明显中部: 孔洞中间部位。这个部位相比上部而言,由于通道较窄,孔壁开始出现旋痕。但旋纹宽窄、深浅、疏密不一,比较杂乱。

下部: 孔洞下方1/3处。由于这个部位是孔洞最窄处,也是研磨砂积聚最多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在孔壁留下明显的旋痕。旋痕特点同中部是一样的,只是相对于中部要多一些而已。

但是,无论哪个部位存在旋痕,由于正、反转运动及研磨砂的不规则,孔壁永远不会留下闭合的旋纹,这也是鉴定的关键。

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老改件,可以清晰地看出杆式钻具加工孔洞的现象特征

(c)沁色、钙化、土蚀土咬、灰皮、裂和孔内的相互关系

也就是说,孔洞边缘部位发生的任何入土特征,在孔洞内部都会有延续的发生和变化。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二、管钻

管钻痕迹1

管钻一般用来打较大的孔,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使用,比如玉璧的孔和玉琮的孔都是用管钻来打的,管钻的特点是可以打大孔,中间是空心的,可以加速冷却,不容易磨损钻头(优势所在)。

管钻痕迹2

管钻的原理不同于桯钻,桯钻是将孔道内所有玉料磨去,适用于小孔;而管钻是古人智慧的绽放,只需要利用管状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磨掉管壁一般厚的圆圈,即可下料成孔,相当于线切割(划重点)。史前管钻中,常出现双面对钻而残留的台阶,如上图。

汉代管钻玉璧内孔

到了汉代,使用铁制大型管钻工具加工玉璧,内孔及外缘全部用管钻制作。加工过程中,由于潮湿解玉砂颗粒大小不同,会在孔壁残留间距不等、深浅不一的螺旋状痕迹,如图所示。

汉代管钻玉璧外缘

管钻留下的痕迹特点

孔壁的放大图,这是管钻留下的痕迹特点

管钻加工玉琮的大孔留下的玉芯

管钻未完成的出土品

一、砣具下的阴线

台湾故宫汉代玉蝉

汉代砣制阴刻线工艺,当属汉八刀。汉八刀并非八刀制作,而是代表刚劲简练的技艺。汉代常见的八刀工艺,常出现于玉蝉、玉猪握、玉翁仲及分区玉璧中。

台湾故宫汉代玉蝉

台湾故宫汉代玉蝉

汉八刀工艺砣痕拼接痕迹不明显,且后期经过仔细打磨,阴刻线中常见平行浅细划痕,这是砣具带动潮湿解玉砂返复砣工痕迹。

砣具工艺

砣具是固定在砣架上,砣具下的工痕硬朗挺拔、犀利、流畅,没有杂乱无章的错位划痕。阴刻线常见中间深两头浅形状,下刀处比收刀处相对深一些。

砣具转弯刻痕

阴刻线转弯处砣工犀利、流畅,能看到解玉砂的划痕,呈现磨砂状。没有明显的底子凹凸不平,这与砣具的快速运动有关,属于半自动化,超越了纯手工刻划的效率。

二、手工刻划下的阴线

手工刻划痕迹

手抓握尖锐刻画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在玉器表面进行加工。典型特征是细若游丝、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大的分区玉璧中,游丝毛雕体现地淋漓尽致。

冲出痕迹明显

手工刻划阴线的工艺是徒手发力与解玉砂共同作用,对玉器进行刮蹭摩擦。由于人手的发力不均,且难以固定,刻划工具容易在玉表打滑,因此常见阴刻线条冲出痕。

转弯处接刀痕

对于谷纹等需要转弯的制作,手工刻划是一刀一刀拼接,且一般不对拼接痕进行打磨,阴线沟底常见凹凸不平的磨砂状,这与砣具下的沟底呈现差别很大。沟边较为锐利,常见冲出划痕。

机器工仿拼接痕

仿品刻划痕,使用高速旋转的金刚砂,快速削磨,沟底干涩生硬,沟边易产生崩口,与真品的转弯处手工刻划痕迹完全不同。

砣工与刻划工并存

在汉代兽面纹或凤鸟纹分区玉璧中,常见砣痕与刻划痕并存的现象。一般用砣具深砣几道明显的纹饰骨架,然后用游丝毛雕工艺进行装饰。体现了汉代工匠们高超的工艺,粗细布局,极具章法。

汉代玉器

徒手抓握磨石等工具刮蹭产生的视觉效果,可以看到,线条周边毛糙,未经后期打磨修饰,沟底也表现出粗糙之感,这种常见于葬玉,一般来说器物不够精美.

此工艺为加工后期经过仔细打磨,将毛躁的冲出痕迹修磨掉,一般出现在比较精美的玉雕之上。很多朋友根据阴刻线是否有拼接刀痕来判断真伪,这是很容易打眼的。拼接痕迹并不是古人喜欢的,如果是精品,古人一般都会进行打磨,并不会刻意残留。而往往现在的仿品,才会刻意伪造断续的拼接痕迹。

汉代玉器

上图或许很多人会看成仿品,因为线条毛躁,未经修饰,不够流畅,沟边锐利,似乎还有崩口。关注公众号:古代艺术 。这是一件汉代古玉真品的痕迹,因为是葬玉,急就而成,后期未经打磨修饰。一定要区别于现代仿品的拉锁状崩口,仿品是高速金刚砂制作,在接触玉器的时候,会发生刚性碰撞崩口。

仿品有拉锁状崩口及干涩的沟底

微痕在鉴别古玉过程中十分重要,但不能单纯靠痕迹鉴定。一定要结合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六个方面,才能综合辨伪。

(0)

相关推荐

  • 【每天美玉】——科技检测在古玉辨伪中的作用(2)

    03 技术研究 我们今天所说的古代玉器仿品或称赝品,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为了谋求金钱利益,制假造假,生产出的古玉仿品,大都是用电动工具大量制造,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玉质低劣,纹饰粗鄙. 我们可以将电动工具 ...

  • 明清时期玉器工艺鉴赏

    玉不琢不成器,俗话说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古人琢玉必带祥和吉意!在没有任何电动工具的时代,可想而知完成一件带着复杂图案琢工的玉件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 当今玉易得,古代玉难求! 如何快速评判 ...

  • 《古玉学步》目录

    (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2):图说古玉惊裂纹不可仿 (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 (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6):古玉的光气不可仿 (7):古玉的熟旧感难仿 (8):图说古玉皮壳难仿 ( ...

  • 古玉收藏第一步 ,就是先把馆藏玉器搞懂!

    古玉收藏第一步 ,就是先把馆藏玉器搞懂!

  • 古玉收藏

    在玉文化中,古玉是很多资深收藏家非常喜欢的一件收藏品,在古玉中还有级别比较高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高古玉,古玉是指清代以前的玉称作是古玉.然而,高古玉是我们汉代以前的古玉所称作为高古玉,所以从年份上 ...

  • 古玉收藏 ,是最高雅的趣味!

    中华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质天地所生,自然之美,雕琢工艺造型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这种人文美的蕴含,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并且包蕴了中国人的精神智慧创造.所以才有古人生前 ...

  • “南非大众汽车之父”的古玉收藏

    欧德赞男爵 - 克劳斯:德国人,生于1894 - 瘁于1991.著名的汽车工业家,被誉为"南非大众汽车之父".欧德赞男爵夫人 - 艾琳:生于1908 - 瘁于2007.中文说写流利 ...

  • 想要成为古玉收藏高手,这三条习惯要着重培养!

    古玉表面最多的纹饰 就是阴刻线 学会鉴定阴线真伪 至关重要 想要成为古玉收藏高手 这三条习惯要着重培养 远观:真品线条流畅自然,如书法作品,古人治玉,细致严谨,一气呵成.线条有力,不软弱.仿品往往呆板 ...

  • 古玉收藏梦一场

    刚开始玩古玉收藏 想买几件红山玉猪龙 带工的夏代玉器 等等 结果呢 吃了一鼻子灰 红山文化晚期 勾云型玉佩 14.2X19.1X0.55厘米 辽河之西.燕山之北的广漠的草原上,常翱翔着成群的鹰雕:从而 ...

  • 美国小博物馆的海量古玉收藏!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删除!

  • 没有审美,何谈古玉收藏?

    没有审美,知识也解救不了.       一个具有良好的审美感悟或审美意识的古玉藏家,他对于古玉的鉴赏,一定有着比别人更佳的条件和优势.因为作为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他在其藏品身上所发现的,首先应该是一种作 ...

  • 王者玩具-古玉收藏看门道

    古玉收藏的看门道,你知道吗? 关注公众号:王者玩具 若以新石器时代为始,中华之玉文化已历经八千余年,其间,虽经世事纷攘,风雨苍桑,朝代更迭,而国人崇玉好玉之风尚却至今犹存,. 从远古时期各具地域文化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