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请拒做一个复读机,论“黎明九十年代最红”的正确解读方式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粉丝和明星的关系,微妙难言。
关于追星这件事,很多人哪怕年龄已经不小,心态仍如少年,热血而冲动。
比如在各评论区随时可见的关于“谁更红”的争端。
撇开那些低素质言论。
其实为偶像正名的拳拳之心并不可耻。
但还是需要有方法。
比如关于“黎明九十年代最红”这句话,该怎样去正确打开?
其实并不需要刷星爷电影的梗“我爱黎明”。
应该谈论作品。
而不是一味去做一个复读机。
先从头回溯。
1985年,时年十九岁的黎明回到香港,去参加了一场“碧泉新星大赛",拿了冠军但无人问津。
第二年他又瞄准了TVB的新秀大赛,这个比赛是为华星唱片输送人才的,一如“香港业余歌唱大赛”,那个比赛的冠军一般会被收入宝丽金帐下。比如张学友和李克勤,前后脚一年大赛冠军出道,也都当即与宝丽金签约做了歌手。
这一次黎明如愿以偿,虽然只是第三名,但好歹够到了华星的门槛。
多年后回忆说,家里本身不同意自己进娱乐圈,但留下的一线机会是可以尝试,如果失败就不再给机会,结果是他赢了,进入了心心念念的娱乐圈。
但平心而论,黎明凭借的是高大身材和年轻样貌的优势,唱功真的非常普通。
进入华星后被扔在一边,连出唱片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不管怎样,抓住了机会,浑噩也好、无聊也罢,六年后封了天王。
而四大天王,都是一时俊杰,各擅胜场。
他们以绝对的市场销量表现和恐怖人气为根基。
一跃而为娱乐圈顶流。
1991年的《是爱是缘》是一颗重磅炸弹。
黎明凭借这张专辑获得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销量冠军大奖,对于歌坛出道两年、仅发行第二张唱片的新人来讲,完全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这时候就该谈谈作品了,而不是说颁奖礼现场有多少荧光棒、欢呼声有多高。
坦白说,这个时候黎明的唱功还显稚嫩,从咬字、颤音与转换,都显出技巧的欠缺。但市场表现从来就不是以唱功定论高下,黎明的优势是音色和浑厚声底,以及宝丽金为他量身打造的“情深王子”形象,综合之下就撩动心思无数。
其后连续推出《今夜你会不会来》、《我的感觉》和《亲近你》以及《堆积情感》多张大碟,唱功在缓慢进步,气息和转换控制有所加强,尤其咬字开始变得更为自如。
直到1993年的《夏日倾情》、《深秋的黎明》和《梦幻古堡》。
黎明开始有了一个天王的自信。
从这时候开始,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歌曲的驾驭能力有增强,从咬字、发声到颤音处理,都褪去了新手痕迹,也开始应用共鸣增强声音的质感和力量,也开始有了能力和胆量去尝试个人风格的探索,尤其《梦幻古堡》,曲风开始多样。
专辑中的《不可推搪》和《寂寞的古堡》、《热舞一族》都堪称精品,《寂寞的古堡》低音尤具魅力。而从这张专辑看,他的快歌其实要胜过慢歌,可惜没有郭富城的一身舞蹈功底,不然也会有极大助力。
这一年他拿了TVB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也算是风头无俩。
自此蜕变为成熟歌手。
他的电影路也呈现一个慢热情况。
从1985年只有一个镜头的龙套电影《我愿意》开始,他客串和配角出演了九部电影之后,在1991年的《YES一族》中开始适应了商业电影的表演,从而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商业片演员。
其后又经历了九部电影的历练,就跟唱功打磨一般,慢慢褪去生涩,形成自己的表达,其中最有光芒的角色不是主演作品,而是1992年一部客串的《龙腾四海》,一个用性命去救自己父亲的杀手,那场雨中戏份的爆发力特别足,而《飞狐外传》的技巧层已经不再有问题。
1994年的《都市情缘》对黎明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作品。
他将角色的青涩叛逆特性抓得很准,恰到好处的痞气、年轻人的冲动与不顾后果以及情意深长,包括与吴孟达的父子情,这些都在黎明很豁得出去的表演中逐一浮现,虽然后半段的呼机喊话情节略显刻意和煽情,但总体来讲质量颇高。
然后略过《仙人掌》和《堕落天使》,就到了1996年陈可辛的《甜蜜蜜》。
黎明与角色的贴合度几乎满分,将黎小军的天真、羞涩与简单纯粹、复杂心绪都在故事中一一道来,但最终电影横扫金像,张曼玉更是金马、金像双料影后,黎明却颗粒无收。
但这个结果也完全合理,因为对手太强。不但戏里的张曼玉和曾志伟强,遇上的对手也强,《三个受伤的警察》里的郑则仕,就连张国荣和刘青云都要饮恨。
而后他又相继拍了《半生缘》、《一见钟情》及《玻璃之城》等文艺爱情电影,皆反响不俗。
但个人而言,更欣赏他与刘青云拍的那部《真心英雄》。
有一种快意恩仇的潇洒不羁。
横跨九十年代,作品不多,但良品率极高。
其实作品剖析远比粉丝争执来得有意思。
与其复读机式宣扬,不如多去欣赏那些歌影作品,到得妙处击节而歌。
岂非才有真正意义?
因为,只有作品才有恒久的力量。
这才是“黎明九十年代最红”的正确解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