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恢宏精巧的塞上禅林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侧,原名为迦叶如来寺,建于宋代的西夏时期,它是在历史上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元始祖忽必烈。南宋宋恭宗赵显被虏后为避祸在该寺出家,成为一代名僧。
意大利马可·波罗来到张掖,被大佛寺精美的塑像所震撼,曾留居一年之久。涉及大佛寺的传闻还有许多许多,扑朔迷离,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正如大佛寺山门上的楹联: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大佛寺正门对面的“塞上禅林”牌坊,正面刻有“张掖大佛”藏头联:张万里丝路,大道有成开盛世;掖千年宝刹,佛法无边渡慈航。背面刻有张掖六县藏头联:月临白塔,山幻丹霞,看鹫影飞来,高卧莲台拜塑像;霖泽甘州,民熙乐土,听驼铃唱远,低吟丝路媲南天。
走进大门,迎面是座造型优美的牌坊,颇有立体感,昂头交错有致,翘翼张翅欲飞。这座牌坊与江南一带常见的扁平状牌坊,有着明显的区别。牌坊正面写着“佛法无边”,背面写着“佛恩护佑”,在牌坊的两侧还分别设有钟楼和鼓楼。
谈到佛教寺院,我也到过了许多,大多数寺院都是香火缭绕,人声鼎沸,喧嚣俗尘扑面而来。但走进大佛寺,却被寺内恢宏的气势、精巧的结构所吸引。这座寺院现已改为张掖博物馆,所以少了缭绕的香火,却多了几分肃穆庄重、静谧和谐,让我进入宁静淡泊的心境。
大佛殿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坐东西面,为两层楼结构,重檐歇山顶。雄伟的大佛殿前那一扇扇雕满奇异图案的大门和屋檐,更让我惊叹不已。大佛殿四周木构廊庑,殿檐下额枋上雕有很多的花卉、瑞鸟、瑞兽。
大佛殿二层的隔扇上整个也全部都是雕有花卉、树木、瑞鸟、吉兽等。在这些雕刻中的凶猛动物,也显得非常的威武凶猛,而且线条非常简洁明快,这些雕刻代表了西北地区的雕塑工艺和水平。
驻足雄浑庄严的大佛殿门前,映入眼帘的是大佛殿两侧镶着的贴金砖雕,这两块砖雕是由数十块小方砖雕组合而成的一幅完整的图画。左侧的砖雕名为“登极乐天”,右侧的砖雕为“三入摩地”。看到两幅砖雕我惊叹不已,在这偏远的地方,能有这么高超的砖雕艺术。
在这两幅砖雕里面人物众多,而且有七宝池,有金翅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所有的人物,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还有菩萨,还有宝塔,正面都是贴金的,显得富丽堂皇,而且雕工非常的精细,人物非常的逼真。
走进气势宏伟的殿内,一股艺术的灵光扑面而来,呈现在眼前的是闻名遐迩的张掖卧佛。卧佛呈头西脚东侧卧,安睡于大殿正中的佛坛之上,这尊卧佛像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卧佛金妆彩绘,头枕莲台,两眼半闭,端庄怡静,嘴唇微启,神态自如。
卧佛的右手展于脸下,左手伸于身侧,姿态恬静安详,胸前饰斗大“卐”字符号。卧佛几乎占满了整个大殿,卧佛神态自若,安详的面容和悠然侧卧的姿态,给人以视之若醒,呼之则寐之感。卧佛的嘴角向上翘,仿佛在做一个长久的美梦。
卧佛建造的艺术手法也十分洗炼,据说是先搭好木骨架,在外围钉上木板,然后裹塑泥肤,金妆彩绘而成。我曾拜谒过许多佛像,亦曾站在乐山大佛的面前,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但却没有像这次引起我心灵的震动。虽然室内光线幽暗,但挡不住佛像那折射的艺术光环。
再看卧佛的身后,立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旁边还站着两个俗家弟子。大殿南北两侧还坐着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间隔得体,色彩协调,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四壁上绘有壁画,内容涉及《西游记》和《山海经》等佛经故事。
大殿四壁上的壁画线条流畅,色泽清丽,与殿内的佛像浑然一体,古色古香。这些佛像不仅是佛教的一个内容,更是博大精深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佛教艺术的释演中,能够窥见到古代社会的时尚、风俗及悠久历史文化的变迁。
大佛殿的后面是藏经殿,木质结构建造,殿内藏有总数达六千七百多卷篇目繁多,且内容极为齐全的佛教典籍。在这些收藏的典籍中有明代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唐西域记》等佛经珍品。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典籍是明英宗皇帝特敕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这部经书全部采用手写汉文木雕印刷,书法隽秀,刀工精美,图文并茂,装帧工艺高超,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珍宝。
藏经殿的后面则是一座喇嘛式的土塔,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该塔建于明代,由塔座、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四周有两层木构塔廊。塔座之上有两层须弥座,在须弥座上还有8座小塔。
弥座之上是覆钵形塔身,塔身中部又有一层须弥座,座四周各开有5个小龛,龛内供有佛像。相传土塔为天竺高僧迦摄摩腾灵骨安放处,历代以来土塔作为信士檀越供佛、礼佛的场所沿袭至今。
大佛寺虽处于闹市,却仍能独享着远离尘世的宁静,“塞上名刹,佛国胜境”的古寺内大树参天,山光塔影,碧草成茵,在这的幽静环境里观西夏的卧佛,明代的弥陀千佛塔,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整个身心仿佛经历了一次炼化,让人精神为之清爽干净。